社区学校家庭体育健康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
2016-11-28李志君
李志君
(辽东学院体育部 辽宁丹东 118000)
社区学校家庭体育健康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
李志君
(辽东学院体育部 辽宁丹东 118000)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调查法,结合体育、教育、社会、哲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对我国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家庭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的现状以及实施一体化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社区、学校、家庭体育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具体实施途径和措施。
体育 健康 体育健康教育 一体化 途径
健康教育是关系到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个重大问题,体育的本质功能决定了它在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当今社会,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再是由单一的学校教育来完成,还有赖于家庭、社区乃至于社会大环境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才能使青少年健康教育得到全面持续发展,一体化体育健康教育正是适应社会的发展提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1]。它的建立将充分发挥体育的整体功能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体育健康教育资源,更加有效促进青少年体育动机和意识的形成以及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行为的养成。
1 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现状分析
1.1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状况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来,“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理论被正式提出[2]。众所周知,我国学校体育长期以来受原苏联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一直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主要体现在:第一,融合程度不够。《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文件下发后,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即更名为“体育与健康”,但大部分学校因缺乏“体育与健康”教材、理论授课时间,“体育与健康”课主干依然是“体育”,健康教育处于“边缘”地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在质量上无法得到提高。第二,重视程度不够。虽然“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在各地各级学校得到广泛传达,但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的重视度不够,系统、规范性的教学指导体系没有形成,所以,要实现体育与健康教育在广度和深度上的高层次结合还很艰难。第三,健康认识不足。我国健康教育起步较晚,人们对健康知识、方法和技能、效果评价的认知还处于起步阶段。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学校体育教学健康教育的比重非常小,体育教师对健康学、社会学、哲学以及保健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欠缺,对健康知识的传播和健康活动的指导就显得力不从心了。第四,教学模式未建立。当前各地各级学校体育器材大都是运动教学所需要的各类场地、器材、设施,而体育与健康课所需要的健康与体力诊断、体质检查与评价、健康理论教学时数则非常匮乏,因此,我国各地学校完善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模式一直没有形成[3]。
1.2 社区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状况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兴起,社区体育得到了广泛发展,但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社区体育、社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在很多方面也存在着不足。第一,宣传力度不够。目前,全国各地大众传媒对社区体育的宣传报道力度不够,社区缺乏免费的体育健身讲座、健康咨询、技术指导以及实用性的体育健身指导用书和墙报,导致人们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不足,缺乏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第二,指导力量薄弱。根据我国体育人口的比例计算,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缺口非常大,并且主要由业余和离退休人员组成,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无法满足社会体育的需求,而掌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取得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根本无暇参与社会体育的指导,因此,各级体育局应加大对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从专业上、数量上、结构上满足社会的需求。第三,体育组织松散。虽然我国体育人口比例与发达国家比相对较低,但各类社会体育组织却很多,这些组织多处于组织混乱、管理松懈、缺少专业指导、水平低下的自由状态,加之缺少资金和舆论的支持,往往都处在解散的边缘。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要求,让更多人直接参与体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各类社区体育组织的管理和支持,使之成为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基础力量。第四,与卫生部门结合不好。社区体育与社区卫生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社区群众的健康,社区体育是一种积极的、保持健康的手段,社区卫生是一种被动的维护健康的行为[4]。现实中,社区体育与社区卫生工作大都是分开进行的,两者结合的不是很紧密,社区体育孤立发展,缺少卫生依托,缺少科学的运动处方,体育群众得不到科学的健康行动指南。因此,社区体育与社区卫生应在制度上、健康教育上、人员合作上加大结合力度,为社区体育活动者提供有力的健康保证。
1.3 家庭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状况
家庭体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以家庭成员活动为基本形态的活动,是家庭成员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按照一定的体育要求所进行的以增进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为目的的各种体育锻炼活动形式的总和[5]。随着家庭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家庭体育活动在当前也得到了广泛开展,但其与健康教育的结合还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第一,健康观念的错误理解。很多家长认为“不生病”“不虚弱”就是健康,把健康单纯理解为“没病、没伤残”,体育锻炼参加于否无所谓,随孩子兴趣,与健康没有特定关系。第二,家庭体育氛围不浓。很多家庭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从不观看电视体育节目,从不谈论体育赛事、体育明星,从不购买体育杂志和书报,甚至从不为孩子购买体育服装鞋帽,不支持孩子参与体育活动。第三,家庭体育消费微薄。当前由于部分家庭对孩子健康的重视度不够或经济收入相对低下,并不具备购置健身器材和购买体育服务的能力,因此,无法为孩子提供体育健身消费。第四,家长忽略孩子心理健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本来就是隐性的,许多家长因工作或生意繁忙,没时间经常跟孩子一起活动,对孩子缺少沟通和交流,孩子的身心健康自然也就被忽略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
2 体育健康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可行性
2.1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十分明确的提出了“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人们对体育和健康的认识是片面的、分开的,认为体育就是竞技,健康就是身体没“毛病”,两者互不相干。这种错误的观点必将被发展的客观现实所否定。体育健康教育相结合,是一项重要的学校教育改革措施,是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发展,是端正体育思想,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6]。
2.2 经济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同时,我国也加速了城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体育配套设施完美的生活住宅小区为人们日常从事体育活动提供了空间和场所。经济的发展使学校、家庭、社区的体育投资均得到了相应提高,从而为学生在家庭、社区、学校三个不同空间坚持体育锻炼,完成体育健康教育目标,发展一体化体育健康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3 健康观念的转变
学校体育改革和家长健康观念的转变为体育健康教育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可能。学校体育的目标已由增强体质转变为身心全面发展、树立终身体育思想,教学内容也由竞技项目向健身、娱乐、游戏、讲授健康知识和方法等方向发展,这些改革措施为体育健康教育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共享资源。家长健康观念的转变使学校体育向家庭、社区延伸成为可能,过去,家长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体育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剥夺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和权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传统思想逐步得到了改变,意识到了家庭体育、社区体育、学校体育密切配合,是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可能。
2.4 社会的高度认同
随着人们对体育功能的认识和健康意识的逐步提高,社会、学校、家庭传统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巨大转变,普遍认为把孩子培养成社会所需的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已不再是学校教育的唯一责任。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和家长对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体育健康教育的理念和学校体育向社会、家庭延伸的看法达到共识,认为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发展以社区为依托、家庭为基础、学校为中心的一体化体育健康教育,为学生、家长、居民提供更完善的体育服务,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3 一体化体育健康教育实施途径的探索
3.1 成立课外体育专项俱乐部
学校根据该校学生的兴趣爱好、场地、器材、师资、经费等条件,成立学生课外单项体育俱乐部,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棋类等,学生可以不受班级、性别、年龄的限制,自由选择符合自己身体状况和兴趣的活动项目。俱乐部活动时间可以选择在放学或假日,与体育课时间不冲突,这样,不但提高了场地器材的利用率,还能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加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间,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3.2 开办假期体育培训班
寒暑假,学生的空闲时间比较多。由社区宣传组织,利用学校或社区闲置的体育设施,聘请体育教师或社会体育指导员举办体育培训班,对学生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专门指导的有偿体育专项培训,如:暑期的游泳、冬季的滑冰,都是青少年较为喜欢的体育运动。通过学习,不仅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还能在学习中结交朋友,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3 举办家庭体育比赛
家庭体育比赛上指利用节假日,由社区牵头主办,小区居民以家庭为单位参与,学校提供场地、器材和技术服务,把比赛项目、方法、规则适当调整,淡化竞技,强调娱乐健身,使比赛趣味性更强,便于更多家庭参与。这样的比赛不仅充分利用了学校、家庭、社区的体育资源,为孩子、家长、居民创造了共同参与的体育锻炼机会,也促进了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联系。
3.4 成立家长体育辅导班
家长是家庭体育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利用学校或社区体育设施举办家长体育辅导班,聘请体育老师、医务人员或社区保健人员,向家长传授运动技能和科学锻炼方法,普及体育健康知识,提高家长体育参与意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可以直接影响家庭成员的体育行为,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把体育作为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5 开展亲子体育活动
亲子体育活动一般指的是家庭成员中进行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体育休闲、游戏娱乐活动[7]。学校利用节假日、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在社区、家庭配合下,邀请并指导家长到学校和孩子共同参与体育活动,做亲子游戏,如:跳绳、篮球、羽毛球、排球、乒乓球、沙包等,这些活动趣味性强,便于组织和操作,教育效果良好。通过家长体育辅导班学习和参加亲子活动,可以提高家长对体育活动在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中作用的认识,把体育活动作为亲子内容,能让全家人在运动中寻找快乐,在欢乐中得到健康,从而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科学的生长环境。
3.6 开展“体育健康传播实践周”活动
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体育健康传播实践周”活动[8]。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运用自己掌握的体育健身方法、保健知识,带动和指导家长和社区邻居进行体育锻炼并做好记录,每周一次,内容不限,老师根据学生记录情况给予学生理论指导和技术辅导,并做出评价,鼓励帮助传播活动顺利进行。通过学生对体育的传播和带动,提高了家长和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促进了家庭和社区体育的发展,同时增强了家长、学生、社区居民的体育健康意识。
4 结语
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体育健康教育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大教育系统,是全面贯彻“健康第一”体育指导思想的具体措施,是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体育活动为主,以育人为目的,充分发挥家庭、社区、学校体育的基本作用,三方面资源互补,相互支持,结合健康教育知识,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在学校、社区、家庭都能自觉进行体育锻炼,学习健康知识提供时间、空间和技术保证,同时树立全社会重视体育、参与体育的新风尚,提高健康意识,实现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任杰,平杰,舒盛芳,等.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干预策略[J].体育科学,2012(9):12.
[2]陈玮君.广西中学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
[3]赵东平.对我国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体育健康教育的探索[D].四川大学,2004.
[4]王保侠,胡秀英,韩军生.山东省城市居民社区体育活动现状调查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6(2):16.
[5]张永保,田雨普.“家庭体育”新释义[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9.
[6]王悦.学校体育与卫生保健相结合的理论研究[J].才智,2015 (2):15.
[7]黄美蓉.论体育生活化[J].体育与科学,2013(6):20.
[8]毛振明,毛振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知识传授问题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6):6.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4.199
G807
A
2095-2813(2016)12(a)-01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