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休闲体育需求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2016-11-28吴国宁沈纲
吴国宁沈纲
(1.南京体育学院 江苏南京 210014;2.常州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我国休闲体育需求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吴国宁1沈纲2
(1.南京体育学院 江苏南京 210014;2.常州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通过查阅国内外休闲体育理论和休闲体育产业相关文献资料,针对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了休闲体育与消费者的需求特征,并从社会形态、经济基础、消费条件、城市进程及人口状况等方面揭示了休闲体育消费的制约因素,并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对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休闲体育 需求特征 影响因素 因素分析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攀升,但从总体来看仍属于发展中国家,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同一地区人们消费能力差异化也较大,休闲、休闲文化、休闲体育产业都处在初级阶段,特别是中国的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大型休闲体育项目还处于发育阶段,休闲旅游、休闲娱乐、休闲度假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然而中国拥有十分巨大的休闲体育产业市场,潜在的市场机会和风险并存,通过对休闲体育供求关系和影响因素的探讨,力图为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1 中国休闲体育与消费者的需求特征
1.1休闲体育的消费需求的特点
1.1.1消费者休闲消费的周期性和时尚性
休闲消费需求是消费时间影响很大,在我国休闲体育消费需求具有较强的周期性。由于近几年人们收入不断增长,消费能力不断提高,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不断变化,同时,我国目前带薪休假制度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人们缺乏对休闲时间自主选择的权利,形成了每到节假日扎堆休闲出行,“假日经济”逐年升温,休闲体育消费需求除了生存的本能需求之外,同样受社会体制、人们物质条件和思维意识的影响。休闲体育消费既是经济现象,又是心理现象,受各种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追求自我、展示自我的时尚休闲体育成为消费者休闲消费的又一特征。
1.1.2消费者休闲消费的个性化和团体性
休闲消费是消费者在自我支配的时间内采取的消费行为,受个体成长环境和个人身体条件等因素影响,消费者在休闲消费中为满足自我需求采取的方式和方法存在着个性差异。对于体育休闲而言,消费者在运动项目、运动时间、运动强度等各个方面都互不相同,表现出较强的个性化特征。与此同时,由于休闲体育的外向型特点,促使消费者更热衷于参加团体活动,希望在团体活动中找到归宿感和存在感,促进休闲消费呈现长期性和规律性。最近几年出现的“暴走团”“毅行团”“驴友团”等形形色色的群体,充分说明了休闲体育消费呈现出个性化和团体性相互并存的特点。
1.2消费者的休闲体育需求特征
1.2.1不同年龄展示出不同的消费需求
体育休闲就是一种身体运动,不同年龄的消费者对于休闲体育的需求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化。从总体而言,青少年消费者更偏向于选择冒险、刺激的休闲体育项目,喜欢参加激烈对抗和运动强度大的活动,中年消费者则会选择强度适中、相当安全的休闲体育项目,老年人消费者则更喜欢运动量小、简单易行的休闲体育项目。由于老年消费者有足够的休闲时间,又有一定的消费能力,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巨大的人口基数,将会形成强大的消费群体,成为休闲体育消费群体的主力军。
1.2.2不同性别体现出不同的消费需求
虽然提倡男女平等,女性在体育运动中展现出更多的天赋。但在休闲体育消费中,不同性别显示出不同的消费需求。当前由于参与体育运动的男性有多于女性,男性的休闲体育消费需求要优于女性。但随着女性对于休闲体育认知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女性消费者参与到休闲体验消费中来,由于女性家庭地位和社会分工不同,更多的女性消费者拥有空闲时间多于男性消费者,因此,可以预见,未来的休闲体育消费市场更多的要关注女性消费者。
1.2.3不同职业出出不同的消费需求
职业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的分工现象,不同职业的工作时间、工作量、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同职业消费者休闲体育消费需求也有很大的不同,企业老总更倾向于如高尔夫、骑马等休闲体育项目,白领阶层喜好选择如网球、户外等休闲体育项目,而蓝领阶层更喜欢选择运动量较小的娱乐休闲体育项目。整体而言,脑力劳动者消费需求要高于体力劳动者,高收入职业的休闲能力和消费需求更强。
1.2.4不同文化水平表现出不同的消费需求
休闲体育消费本质上也是一种精神文化消费。不同的文化素质对于休闲体育功能与意义理解不同,从而导不同文化水平消费者参与休闲体育消费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存在较大差异。在接受相同的消费宣传中展现出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不一样,高文化素质的消费者参与休闲体育消费的消费需求将更大。
1.2.5不同身体状况展现出不同的消费需求
尽管休闲体育有助于消除疲劳和体力的恢复,但几乎任何一项休闲体育项目在进行时都需要消耗一定的体力和精力。因此,不同身体状况的消费者进行休闲体育消费也不同,身体条件好的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而身体条件差、体质弱的消费者只能视个人情况量力而行,选择娱乐性的休闲体育项目。因此,在休闲体育产业中,不仅要考虑的消费者是否有钱和有闲,也要更加不同身体状况提供不同的休闲体育产品供消费者选择,以满足不同身体状况消费者的休闲体育需求。
2 休闲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2.1社会形态是影响休闲体育消费的前提条件
安定稳定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空气质量与和谐文明的人际关系是休闲体育消费的前提。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国家政局稳定,人们安定团结,优良的我国休闲体育的发展与国家政局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关系密切。因此,只有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周围,齐心协力搞好经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休闲体育消费市场才能不断扩大,体育产业作为第三产业才能异军突起,为美丽中国和幸福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2.2经济水平是影响休闲体育消费的根本条件
休闲体育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只有到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才可能产生休闲体育消费,因此,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休闲体育消费的物质条件。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当恩格尔系数达到65%时开始出现娱乐性消费,当达到50%以下时,其消费呈稳定持续性增长态势。从目前我国7%左右经济增长速度来看,人均收入依旧会不断增长,经济增长水平在客观上为休闲体育消费奠定了物质基础。
2.3余暇时间是影响休闲体育消费的必要条件
首先,随着休假制度的不断推进和完善,五天工作制的不断普及,人们的工作时间不断缩短、节假日时间不断增加,可支配的空闲时间越来越多。其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家庭生活中机械化、电子化合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再加上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三口之家),使人们在家务劳动时间大大减少。最后,老年人平均寿命增加,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人均寿命已达到76岁。目前我国男子60岁退休,女子55退休,也就意味着不与老年社会的中国,大量老人有很长的休闲时间。以上这些因素都为人们参加休闲体育活动提供了更多的余暇时间,也为休闲体育消费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保障。
3 促进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健身意识
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对休闲体育的宣传力度,利用电视、电台、报纸、书刊、黑板报等各种传播媒体进行宣传,增强全民健身意识,使休闲体育步入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让更多的国民选择绿色、低碳、环保的休闲体育生活方式。
3.2加快运动场馆设施硬件、增加体育惠民资金投入
政府部门应该对群体性休闲体育活动增加财政拨款,并形成制度,每年按一定的比例增长,以用于扩建体育场馆及相关辅助设施等,但仅靠政府的拨款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社会的力量,要鼓励和提倡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对群众性休闲体育活动进行赞助等。
3.3以市场为导向,加速休闲体育娱乐专业人才的培养
加快我国体育休闲娱乐专业人才培养,是解决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人数。事在人为,没有专业的休闲体育人才,就不可能提供高质量的休闲体育服务,也就不会加速休闲体育消费。因此,休闲体育娱乐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快速发展休闲体育产业,改善体育产业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学历层次,同时也有利于改变了社会体育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层次单一、课程设置窄、就业渠道少的现状。
3.4借鉴国外经验,尽快建立符合中国特色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运行机制
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社会运行机制在不同的国家里有不同的实践方式。美国采用完全社会化的行业协会和单项俱乐部的运行模式,而欧洲多以俱乐部为基础,以等级联赛为杠杆,以社会化、商业化为支柱的自我协调管理形式,日本和韩国的体育产业发展在受制于政治体制和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的同时,主要以市场规律和商品交换原则进行市场化运行。国家目前还需推行在以省市体育局为主要管理部门指导下,社会体育团体和组织市场化操作的运行机制。
3.5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建立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从事休闲体育产业的场馆设施都是国有资产,如何推动国有资产的社会化服务和市场化运行,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体育产业法律保障体系,做到产权分明、责权清晰的市场化法律保障体系,做到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有法可依,更多从事休闲体育产业的人得到法律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为休闲体育产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只负责制定政策,以法律的形式促进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的市场化进程。
总之,休闲时代已经来临,休闲经济已经呈现出蓬蓬生机,休闲体育方兴未艾,需要不断探索,大胆尝试,休闲体育产业一定会向欧美一样强大,为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和绿色GDP做出更大贡献。
[1]Lisa Pike Masteralexis,Carol A.Barr,Mary A.Hums,[M].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port management,1998:36.
[2]James E.Bryant:Sociological Dynamics of sport and exercise [M].The Administr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sport,and leisure programs,1996:58.
[3]鲍明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办体育的基本特征研究[C]//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体育软科学研究成果汇编,1999—2000:11-12.
[4]郑胜华.休闲业及其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02 (1):153-155.
[5]徐锋.国外休闲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加快我国休闲产业发展的对策[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9):56-58.
G8
A
2095-2813(2016)05(b)-011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