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整体性的关键

2016-11-28邱晴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00

人间 2016年4期
关键词:整体性马克思主义

邱晴(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试论如何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整体性的关键

邱晴
(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多学科理论结合、具有丰富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特征。在对其内容进行分解式的解读之后,虽然提高了其专业性,但是却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研究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整体性的关键极为重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对不同的学习研究主体界域进行区分,以及对逻辑主线、总体性范畴进行探究,从而实现对马克思主题基本原理体系整体性的把握。

关键词:整体性;基本原理体系;马克思主义

一、前言

目前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整体性的学习主要是将其划分为三方面的内容进行学习的,即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但是这种方式并没有将其整体性问题真正的解决,因此亟待研究出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整体性的关键,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应用发展。

二、对不同的学习研究主体界域进行区分

(一)专家学者界域。在这一界域进行研究的主体对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人员、研究人员,这些研究人员具有马克思主义学科专业背景,他们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长期的系统学习之后,已经可以根据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际需要,从而不同角度出发提出自己的观点,还可以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因此从他们的观念来解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的整体性往往是争鸣的和开放的。而且在遵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所有人都可以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进行个人化的构建,构建的理论体系只需要保证逻辑贯通其中的思想和观点,就可以成立体系的整体性。但是这种根据个人理解构建的体系整体性不可以应用到大学生教育和大众教育中[1]。

(二)社会大众界域。在社会大众界域中主体对象是广大的需要和希望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进行深入学习的人员。这些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的会请教专业的教师指导,也有的会通过自己研习来学习相关知识。但是他们通常不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专门的研究或者是创新,更多的是利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促进自身理论素养的提高,或者是对自己的实际工作进行正确的指导。因此在这种研究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的框架需要具有稳定性、统一性、规范性。但是这并不表示在学习的时候不可以使用这方面的其他书籍、教材,主要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一个理论框架可以链接个性化的内容以及使用差异性的方法进行理论叙述[2]。

(三)受教育者界域。在受教育界域的主体对象主要是指接受高等教育的中学生或者是大学生。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时,不但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内容框架体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规范性,在课堂讲授的时候还需要专业的教师讲解,这种理论传输方式,就会造成理论体系转换为课堂教学体系,这就要求每位教师设计个人的教学课程体系。或者在教学中使用现代教学设备,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制作关于教学的教学视频,然后在实际教学时根据教学视频的内容进行讲解,并在其中适当的加一些说明。可是在尊重教师个性化的教学体系的同时,也应当对其进行统一的规范,有机的结合个人教学体系和马克思理论体系[3]。

三、对逻辑主线、总体性范畴进行探究

(一)逻辑主线。逻辑主线是指对主要组成思想理论体系部分的基本方法、核心观点、基本范畴等进行融会和引领的,其表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思想目标逻辑、内容关联逻辑、理论建构逻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的重要逻辑主线就是人类解放,在以往的思想理论中大多是对社会的“政治解放”进行论述,最多的是讲述资本主义发展的必要性,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则说明了可能实现剥削制度灭亡的合理性,从而进一步论述了人类解放的可行性途径[4]。而且人类解放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述的核心问题。科学主义在论述人类解放问题时,主要是从社会制度、社会力量的角度论述其制度目标、解放路径;政治经济学对人类解放的研究主要是从社会现实矛盾、资本主义经济角度研究其解放条件、现实性。其中人的关系决定了一切物的经济现象。而且阶级对抗关系、雇佣的剥削关系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而这种关系中蕴藏着的矛盾,在不断积聚的背景下创造的社会关系基础、物质经济条件,推动了人类解放;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解放的论述主要是从历史规律和世界观等维度,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社会是变化发展的,不会在某一种社会形态中永远停留,从而表面了人类解放的必然性[5]。

(二)总体性范畴。总体性范畴主要是指在某个学科的主要内容、某个思想理论之中,能够实现导向整个内容体系的目标、建构整个内容体系的方法论作用,形成整个思想理论的逻辑系统,并将整个理论包含在这个范畴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范畴就是实践,马克思在基本原理理论中明确指出没有用实践的角度去分析现实问题和社会对象就是过去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所以马克思从实践范畴角度解释世界,人的实践世界是人类能够认知、生活的世界,而且世界的运动过程和性质等都与人的实践品质密不可分。

总结:综上所述,通过对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的整体性的关键的深入研究,从中可以了解到正确的把握其整体性,有助于实现全面的、准确的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且把握其整体性的关键在于正确的认识其总体性范畴和逻辑主线,以及正确的认识理论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内容。从而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发展,充分发挥其理论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袁银传.整体性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8:31-36.

[2]唐昆雄.在教学中科学把握和全面贯彻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9:25-28.

[3]张建云.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的方法和原则[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08:112-122.

[4]李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间内在关系及其教学衔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5]龙小平,张华波.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3,03:18-20.

中图分类号:A8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43-01

作者简介:邱晴(1991-),女 ,汉族,湖北武汉,研究生,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整体性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社区合唱的整体性研究
浅谈如何上好中学语文期末复习课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探究式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原则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