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共产党员样子”说开去

2016-11-28阚平

中华魂 2016年11期
关键词:党性修养彭德怀党性

文/阚平

由“共产党员样子”说开去

文/阚平

1949年,彭德怀任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时,警卫员给他送来一件新衬衫,说:“您穿戴应该要像个主席的样子,这是专门为您订做的!”彭德怀听后严肃地说:“我彭德怀只有一个样子,就是共产党员的样子,其他什么样子也不要!”最终,他让警卫员退掉了衬衫。

彭德怀的“只有一个样子,就是共产党员的样子”,在“两学一做”全面推进、纵深挺进的关键阶段,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党员的样子,说到底是党性问题。事关人民的信任和认可,事关党的事业兴旺发达。

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作风出问题,根本在于思想出问题。纵览党的十八大后打“虎”拍“蝇”榜单,“思想蒙尘、信念缺失、精神失守”是腐败分子从破“纪”到破“法”的共同“病灶”。如果“总开关”没拧紧,各种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习近平总书记曾谆谆告诫:“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

抉择于心,践诺于行。每个党员是社会成员与共产党员的角色统一,担负着“一岗双责”:在社会岗位尽职尽责,又在党组织中发挥作用,但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员”字前面就是党。在党的面前,个人决不能忘了自己是其中的一员。党员就是党的“形象大使”,是“我们”中的一个代表。

时代变迁,我们扪心自问,与革命先辈比一比,我们有没有差距?个别党员已不知不觉地出现了精神懈怠的现象:在一些原则问题上“嘴上无杂音,心里有问号”;在顺境中表现忠诚,在逆境中有所动摇;在大是大非面前能保持警惕,在小事小节上却不大注意。

古人云:“操守要有真宰,无真宰则遇事便倒,何以植顶天立地之砥柱?”作风是叶,党性是根。无论是纠“四风”,还是反贪腐,要取得决定性胜利,必先强党性、固根本。加强党性修养和锤炼,是一个伴随党员终身、永无止境的过程。“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为什么要入党?答案就是“信仰”二字。常想“我为什么入党”,就要给思想常“除尘”,给精神常“补钙”,给灵魂常“充氧”,“善养吾浩然之气”。必须经常叩问灵魂,消除信仰“亚健康”。

信念如铁,方可忠贞不渝、百折不挠;信念如铁,方可排除万难、走向胜利。人天生易有自我懈怠、自我放松的习性。而生活中,经常会有形形色色的诱惑、这样那样的“馅饼”、难以抗拒的人情,如果不能自我巡视、自我省察,不加强党性修养、党性锤炼,就会丢掉党性原则和党性立场,作风之弊和行为之垢就会越积越多。等到了写忏悔录时,再想起党性锤炼,一切都晚矣!

我们不能把信仰只当口号喊,更要用践诺去坚守、用行动去体现,树立起让人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现实标杆。“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谷文昌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以“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决心,给东山人民一个青山绿水的未来。“要像泡桐那样,抓紧时间,迅速成长,尽快地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焦裕禄这样说,也这样践行。他在

兰考的475天,一刻不停歇地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时代在前进,有些东西可以变,有些东西永远不能变。对每名党员来说,《党章》就是一面镜子,是党安身立命的根本,指引党成长壮大的旗帜,也是共产党人心目中最神圣的经典。“心有所信,才能行远。”只要真看齐、真追随、真跟上,就一定能够在立根固本上达到新高度。

猜你喜欢

党性修养彭德怀党性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彭德怀:一把扯下自己的画像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的历史逻辑
不愿照相的彭德怀
不愿照相的彭德怀
论党性修养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汲取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