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增加开放实验的探索①
2016-11-28李芳成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李芳成(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甘肃兰州 730030)
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增加开放实验的探索①
李芳成
(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甘肃兰州 730030)
由于该校运动生物化学实验课内时间有限,很多实验都没法开展,增加运动生物化学课外开放实验项目,开展综合型、研究型实验,能够巩固基础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科研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开拓创新精神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他们对运动生物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用实践和科学研究指导体育锻炼、运动健身和竞技体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运动生物化学实验 教学 开放实验 探索
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是运动生物化学理论教学的延续,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验证,同时也是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目前该校运动生物化学实验主要进行人体的一些基础生化指标的测试,实验主要为验证型实验,实验教学方法、内容、手段都比较单一,且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时数只有8学时,时间有限,加上体育专业的学生对实验教学的不重视,对于运动生物化学实验的掌握程度有限,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因此,实验教学中补充课外开放实验教学,弥补课内实验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并真正把所学运动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体育运动的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运动生物化学是体育与生物化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性学科,专业性很强,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讲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可以监控、评价运动人体机能状态,科学地指导体育锻炼和运动健身。现阶段该校运动生物化学实验主要进行基础生化指标的测试,如,血清酶指标、血红蛋白、血乳酸、血尿素的测定等[1],而对于这些指标的综合运用的实验较少,这主要由于实验教学时数较少,只有8个学时,很难开展其他的实验项目。由于学时数少,加上学生对实验课程的不重视,很大部分学生不能独立进行一项生化指标的测试,实验基础技能较差,对一些生化指标的含义理解也不深入,在体育运动的实践中自然也不能够完全的理解应用,实验教学效果不显著。为了巩固基础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科研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开拓创新精神,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除了课堂实验教学之外,可以通过该校现有的实验室开放政策,增加开放实验项目,提高学生对运动生物化学的实验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最终提高他们的对运动生物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 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增加开放实验项目教学的研究
2.1开放实验教学现阶段具备的条件
现阶段该校体育类实验室实行实验室开放政策。学校教务处统一管理,学院教学院长负责,实验室主任实行具体领导的管理制度,课余时间实行对全校师生开放,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除大型仪器设备之外,在经过培训之后都可以使用,实验室人员负责登记、监督,确保仪器设备的安全,实验室的安全。大型仪器设备由专人负责操作,供全校师生使用。即利用现有师资、仪器设备、环境条件等资源,在完成计划内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为学生提供课外活动的实验场所和相应的保障措施[2]。开放实验室的管理中,要对各种安全情况进行教育和管理,包括用电安全、防火安全和财产安全、实验试剂、器皿的安全、仪器设备的安全等的教育。一般在课内实验的时候已经给学生讲过了,但是在开放实验时还会在学生进入实验室的时候由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人员分别讲述需要注意的事项,确保实验安全进行[3]。
2.2运动生物化学开放实验内容
2.2.1开放实验内容的选择
每学年教务处、学院、实验室会组织教师、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科研兴趣,申报一定的开放实验项目。这些项目可以是课内实验的延续、教师科研课题、学生自己感兴趣的科研课题或是服务类项目等,这些课题均是有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的项目,每个项目一般至少三四个学生为一组进行,学生们通过讨论、分析写好实验方案。实验方案从实验样本的采集时间、地点和采集目标以及对样本的处理和检测方法、原理等,每一步都要详细写清楚。指导教师仔细检查学生的实验方案,严格把关,并给出自己的建议,学生根据反馈再修改实验方案,直到得到可行性方案,再通过实验室、学院、教务处审核研究,只要符合开展的开放实验项目,每个项目给予一定的实验经费,用于购买试剂等易耗品,做到实验资金的保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开放实验项目的实验准备、操作和完成实验项目总结等工作。
2.2.2开放实验内容分类
(1)基础实验操作和验证型实验。
在开放实验中还继续进行基础实验,主要是由于部分学生在课内没有完全掌握基础实验操作过程,比如:熟练掌握各种实验仪器的使用、样本的采集与处理、离心分离技术和分光光度法等生物化学技术[4]。甚至有些学生连基本的实验原理也搞不清楚,由于课内实验少,实验学生也较多,有些学生不重视实验,实验基础很薄弱,这都可以在开放实验中加强和巩固。还有一些是对实验感兴趣的学生,在课内实验中一般教师配好了各种试剂,分光光度计也都是预热好的,在开放实验中学生可以自己操作这些,感受一下完整的实验操作过程,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基础实验操作中还可以补充一些在课内没有时间开展的验证型实验,如,尿蛋白、尿肌酐、血糖、血脂等的测定可以在开放实验中开展,让学生全面了解运动生物化学中的生化指标的测试原理、方法等,全面提高学生的基础实验技能。
(2)综合型实验。
开放实验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点进行实验操作或是实验设计,利用所掌握的基础实验的方法、手段进行综合实验。比如:短时间剧烈运动运动强度的评定,需要测试血乳酸、心率、尿蛋白等指标;长时间耐力运动后运动状态的测试,主要测运动员的血红蛋白、血尿素、尿蛋白等指标。这些实验需要学生学会采血、离心机分离,并利用相关指标的测试原理、方法进行测试,锻炼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实验过程中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每一种实验的测试方法、原理,并利用这些指标的含义和内容去综合评价运动人体的机能状态,得出一定的实验结论。
(3)研究型实验。
研究型实验是在基础实验、综合实验的基础上更高一层次的实验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引导学生发挥个性、自主选题、自行制定实验项目,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学生的课题可以是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项目、教师科研项目、也可以作为该校一些训练队的跟踪测试。该校有许多的运动训练队,通过实验室开放,学生可以为这些训练队做科研服务,帮助他们的运动训练,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创新项目也可以作为研究型开放实验的项目。这些实验对大部分学生来讲比较复杂,实验主要针对实验基础较好,理论知识扎实且有兴趣的学生,他们组成一个科研团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型实验项目的整个实验过程。这些项目对该校短跑训练队的运动监控和训练效果的评价等、中长跑运动员训练中的身体机能状态的评价或疲劳状况的评定等,这些都与该校的运动训练队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学生们很感兴趣,他们自己也可能是其中的运动员,他们很想知道自己的训练效果怎么样,身体状态是不是很好。最后把测试的结果反馈给教练,他们就可以进行适当地调整以适应运动员的身体状态,达到很好的训练效果。研究型实验的最终结果可以作为学生的毕业论文,也可以撰写论文发表或申请大学生创新奖等奖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研究型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查阅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他们归纳问题、分析问题、观察判断问题的能力。在每个研究型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互相之间的沟通交流,分工合作,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5]。
2.3运动生物化学开放的人员安排
该院的实验室都是开放的,每个实验室都有专人进行管理,且实验室是独立于各个教研室的,实行统一的管理,所以,学生可以很便利地使用各个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由于开放实验需要大量的时间,所以,需要指导教师和实验人员长时间的指导,为了解决实验室值班人员的问题,我们在学生中选择一些基础好,责任心较强、实验能力较好的学生辅助实验室的开放工作,减轻一部分实验教师们的负担,同时也可以很好地锻炼这部分学生。
2.4运动生物化学开放实验时间
由于该校暂时还没有建立开放实验的网上预约平台,所以,学生们的实验都是学生自己和指导教师们协商好实验的时间,通知给大家,教师们给学生们准备好实验的试剂、器皿、仪器设备,学生自己来使用,指导教师和实验人员跟随指导和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确保实验的安全进行。因为实验过程中遇到一些实验药品的安全性,还有设备的安全使用等问题,有些药品有毒性,是要严格把关的。
3 运动生物化学开放实验总结
在以后的开放实验中我们应该建立自己的开放实验网上预约平台,便于学生进行预约,同时应该制作包含基础实验操作方法、实验注意事项、研究型实验能力培养中需要的文献资料的查阅方法、数据统计方法等实验技能的多媒体课件,发到网上便于学生查阅,同时也减轻指导教师和实验人员的负担,提高实验操作能力。随着开放实验的进行,也对指导教师和实验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人员要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在以后的开放实验中可以适当的加入实验动物,便于实验取材,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动物解剖能力和实验能力,并进入到更深层次的科研学研究中。
通过增加运动生物化学实验的课外开放实验,解决了实验课课时少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6]。开设综合型、研究型实验,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以前的被动实验过程,变为主动实验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能力。同时在开放实验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们面对失败的心理承受力,增强了他们的毅力和耐心。指导教师用严格的实验精神教导学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探索精神,即使是体育人,也要有扎实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用科学研究指导体育锻炼、运动健身和竞技体育。
参开文献
[1]张蕴琨,丁树哲.运动生物化学实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9.
[2]潘巧明,胡伟俭,任清褒,等.关于地方性高校开放实验室体系改革的思考[J].丽水学院学报,2010,32(2):121-123.
[3]吴文全,朱善林.电子技术开放实验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实验室科学,2015,18(1):181-183.
[4]伍淑凤,翁锡全,林文弢.浅谈体育院校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7):236-239.
[5]胡仁杰.营造开放的实验教学环境,开展开放式自主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7):822-826.
[6]刘鸣,毕玉玲,赵美蓉,等.实行开放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探索精神[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4):91-94.
G804.7
A
2095-2813(2016)08(a)-0148-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2.148
李芳成(1978,10—),女,甘肃平凉人,硕士研究生,实验师,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