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评价现状研究①
2016-11-28任丽杰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任丽杰(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
济宁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评价现状研究①
任丽杰
(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济宁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的课程设置情况、考核评价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济宁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的考核评价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对策与建议,进一步提高该院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的教学质量水平。
济宁学院 排球普修 评价现状
1 济宁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课程的设置情况
1.1普修课开课时间
济宁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排球普修课都安排在大一的下学期,符合主干课程教学时间的安排原则。同时,学生在上学期学习的田径和篮球课程提高了他们的运动水平,为今后进行排球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1.2普修课教学时长
济宁学院排球普修课的教学时长是1个学期,这样安排教学时间说明了该校排球教学集中的想法。提高教学密度能够帮助缩短教学时间的长度。球类运动技术性的动作很多,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去练习和体会,集中的教学能让学生有充裕的课余时间加以熟悉。
1.3普修课教学学时
济宁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的教学学时为54学时。其中理论部分(前四章)为6学时,实践部分为48学时。有效保证了排球普修课的教学质量,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大纲。
1.4普修课教学内容
济宁学院排球普修课有统一的大纲和教材,教学内容主要分为理论和技战术两个部分。理论部分包括排球运动概论,排球战术原理与分析,排球竞赛组织与裁判工作。技战术部分排球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其中基本技术包括准备姿势与移动、发球、垫球、传球、扣球和拦网;基本战术包括各种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
2 济宁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评价现状调查
2.1当前我院排球普修课考核评价的制定情况
教学大纲要求成绩考核应包括理论、技能和技术(技评与达标)三部分,各部分的比例为:理论30%,技术60%(达标20%,技评40%),平时成绩10%。在技术部分考核时,应尽量使技评和达标同时兼顾进行。
济宁学院的考核评价通常情况下都是该校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集体商定的,同时选用统一的评价方式和考核标准。学校要求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全部达标的其排球课程才算及格。
2.2济宁学院排球普修课考核评价的内容
济宁学院的考核内容主要是理论和技术部分,理论部分的考核包括排球运动概论、排球站术原理与分析、排球竞赛组织和裁判工作。对于技术能力的考核主要是基本的技术动作——垫、传、发、扣为主,每个技术环节只考核一个动作,垫球环节主要考察正面双手塾球,传球环节考核正面传球, 发球考核正面上手发球,扣球考察4号位的一般高度扣球。
理论考核和技术考核的内容是由我院的任课教师集体讨论一致决定的,釆用一致的考查方式和评定标准。考试内容制定的比较符合我院学生学习状况,同时考核的内容也避免了个人客观原因出现的各种问题。
2.3济宁学院排球普修课考核成绩的评定情况
该院排球普修课考核成绩包括理论成绩和技术成绩,以及平时考成绩,各部分比例为30%,60%,10%。
理论课考试是由几名任课教师统一制定考试内容并共同阅卷。外堂课的考核主要是排球基本运动技术,垫、传、发、扣为主,由任课老师现场评分。外堂课考核包括技评和达标,在考核过程中采用技评采用主观评价,达标采用客观评价。对于技评方面的考核不够严格。平时成绩主要参考平时的考勤。最后将各项考核结果按一定比例计算到总成绩。
3 济宁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
3.1评价的目的比较单一
济宁学院考评的目的主要是针对学生排球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而不是为了单纯的技术进行考核。考核评价的目的比较单一,没有体现出考核的作用。济宁学院排球普修课在考核过程中把理论和技术考核综合在一起的,排球理论考试考察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技术考试是考核学生对相关运动的基本技术。这两种考试虽然可以很好地考核学生当时的学习效果,如学生对技术的掌握情况等,但考虑到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能力,例如将来学生走向中小学体育教育岗位时的教学能力,这种考核方式明显不够全面。除此之外,对于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对于实践错误的纠正能力,以及对于比赛的规则判断能力都应该是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的,但是都没有被重视。
3.2教学评价标准单一
当前该院在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对课程的评价标准较单一,通常以最终的理论考试成绩和技术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重视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
3.3评价的内容比较单一
济宁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考核主要是针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考核两个方面。排球技术主要有无球和有球两类技术,但是排球普修课的技术考核内容有有球技术的考核,而缺少无球技术的考核。
实践部分对于裁判组织工作能力和比赛实战能力的考核没有涉及,很多学生的比赛能力很裁判组织能力没有得到体现和提升。由于没有这方面的考核,加上学生主观性因素的原因,在学习能力、身体条件等方面不一致,对各方面能力的掌握也不同。例如,部分学生在排球竞赛组织和裁判工作方面比较努力并且具备了不错的能力,但并没有在成绩考核中展现。部分学生具备很强的比赛实战能力,也没有在考核评价中出现。因此,打击了部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学生普遍认为考试成绩的组成中应该有专业技术和理论考试,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同时大部分学生也认为应该把技战术运用能力,组织编排与裁判工作能力,学生自评,出勤率等纳入考试成绩所含内容。调查中有50%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带练教学和比赛中具备了出色的能力,所以也应将这些内容加入到排球课的成绩中。
4 结论
(1)该院排球普修课教学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总共有54学时,但许多裁判和比赛的能力欠缺,更不用提技战术的运用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院的教学质量。
(2)该院普修课考核内容由几个教师或者教研组制定,考试内容和方式具有公平性,能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
(3)该院普修课考核方式比较陈旧,目前是理论知识和技术动作的考核。只注重对有球技术的考核,忽略了对无球技术的考核。
[1]龚元方,徐金玉.高校排球课教学评估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4(3):403.
[2]刘传进,顾伟衣.对我国体院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修课考评体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4):107-110.
[3]梁建辉.对排球教学特点和规律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9 (8):317-318.
[4]张海华.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排球普修课教学现状的调查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5]叶明,王天聪.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考试改革新探[J].四川体育科学,2004(2):147-149.
G812.4
A
2095-2813(2016)08(a)-008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2.082
任丽杰(1990—),女,汉,山东聊城人,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