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以为常的“亚腐败”
2016-11-28许家祥
文_许家祥
习以为常的“亚腐败”
文_许家祥
在人体健康与疾病之间有一种“亚健康”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人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如不及时调治,就会发展到“不健康”状态。与此类似,在腐败与廉洁之间,也有“亚腐败”,试举一例:
《中国经营报》2015年8月29日报道,在G1322次高铁上,5名自称铁路工作人员的男子欲无票乘坐一等座,在乘务员检查其工作证时,殴打乘务员。经查,5人是铁路正式员工,有铁路部门开具的通行票,但根据规定,只能冲抵二等座或站票。此事将惠及铁路部门200多万人的“内部票”曝光在公众面前,这一原本为了方便铁路一线职工工作设立的内部政策,被越来越多的铁路部门领导和副业单位(包括建筑业、后勤服务业等)享受,而且已享受了60多年,他们自己认为应该享受,其他人也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此类行业福利不局限于铁路,很多部门都存在,他们将自己掌握的行业资源无偿或者廉价地向本行业职工和家属提供,如电力职工免费或优惠用电,燃气部门职工免费或优惠使用燃气,医院职工免费或优惠看病,电信移动职工免费或优惠打电话……
这些福利多是资源垄断下的特权,“花的都是纳税人的钱”,具有以下鲜明的“亚腐败”特征:
蔓延的广泛性。当今的“福利特权”呈现出扩散和泛化趋势,在不同行业间交叉传染,从一个行业扩展到其他行业,甚至扩展到了党政机关的要害部门。比如有些管钱的部门优先花钱,有些管干部的官员优先提升。“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打上了全民烙印,越来越具有普遍性。
参与的群体性。从“横向上”看,参与者众多,默认的人也多,大家根本不去想“这也是腐败”,而是彼此心照不宣,“你好我好大家好,你腐我腐一起腐”,反正“法不责众”,“集体福利”不要白不要。有了这样的“群众基础”,“福利腐败”便不断地滋长蔓延,渗透到了不同的人群之中。
谋利的“合理性”。与明目张胆的贪污受贿相比,“福利腐败”不过是“毛毛雨”,小意思。因为它以福利的名义出现,所以很容易被社会接受,尽管多数情况下是无奈地接受。时间长了,不能上台面的东西慢慢地拿到了桌面上,成了没有风险的“合理腐败”。
极大的破坏性。“福利腐败”的实质是利用行业优势谋私自肥,形成了行业不当福利和不正之风,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出现了行业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集团化、集团利益个人化的怪现象。既加快了腐败扩散速度,也加大了反腐难度,最终可形成一种腐败文化,导致人们的是非标准和道德界限产生模糊甚至错位,麻木不仁,听之任之,对腐败产生“认同感”。
其实,“福利腐败”就是一种典型的“亚腐败”,尽管尚未达到触犯刑律的地步,但离腐败只一步之遥。它是诱发严重腐败行为的温床,发展下去,就与腐败“接轨”了!
古往今来,从“亚腐败”走向腐败,进而“亡党亡国”的悲剧很多。商纣王在刚开始请工匠用象牙做筷子时,他叔父箕子就开始担忧和恐惧:既然使用了稀有昂贵的象牙做筷子,与之配套的杯盘碗盏必然换成犀牛角、美玉打磨的精美器皿,进而千方百计享用山珍海味,穿绫罗绸缎,住高楼大厦。果然,仅仅5年光景,纣王就到了穷奢极欲、荒淫无耻的地步,王宫内的兽肉多得像一片肉林,盛装美酒的酒池大得可以划船。纣王的腐败导致天怒人怨,最终被周武王所灭。
事实证明,“亚腐败”不但是一种腐败,而且是一种更可怕的腐败,因为它是“隐形腐败”“集体腐败”“习惯性腐败”,也是难以根除的腐败。它如同潜伏在健康人肌体上的病毒,一旦发作,就会由小病向大病转变;它“随风潜入夜”,如幽灵般游荡,如苍蝇扑面挥之不去;它是腐败的“母体”,也是数量最多且最难以攻克的腐败堡垒。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亚腐败”就是那小小的、容易被人忽略的“蚁穴”,如果我们不高度重视,其结果就可能导致“千里之堤”的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