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体育高考学校训练工作之我见①

2016-11-28李广立汾湖高级中学江苏吴江215211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选材计划心理

李广立(汾湖高级中学 江苏吴江 215211)

江苏体育高考学校训练工作之我见①

李广立
(汾湖高级中学 江苏吴江 215211)

由于各省体育高考政策不同,该文只根据江苏省的高考政策,针对体育训练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对以往的工作进行一个总结,也对将来的工作有个引导。该文内容涉及体育生的选材,思想教育,制定训练计划及心理训练四大方面。

体育高考 选材 思想教育 制定训练计划 心理训练

高考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工作都要尽量做好,对工作负责也是对学生将来的负责。通过自身的经验和相关文献的参阅,把以往的体育训练方面的工作做一个总结。涉及到体育高考的选材、思想教育、制定训练计划、心理训练等方面。类似的文章很多,该文阐述的观点主要是针对体育高考的整体流程。

1 研究方法和对象

该研究采用观察测量研究法、阅读文献资料法。通过参阅高考训练方面的论文和专著,同时在高三实际的训练教学中,了解学生的训练积极性、训练态度、以及个人特点和影响高考训练和高考成绩的因素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阐述自己的观点,得出结论。

2 结果分析

通过这些年的训练经验积累,包括参阅高考训练方面的文章,总结出影响高考训练成绩主要有几个方面。

2.1 选材

选好材和选准材是成功的一半,当学生本身的身体素质比较好,这时通过后天的训练取得相应成绩会更容易些。否则短板太多,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结果往往还得不偿失。选材的时候,也需要注意学生的文化成绩,毕竟体育高考是看体育和文化的综合得分,哪一方面达不到要求都会影响最终的高考成绩。

2.2 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统一思路,落实目标

毕竟素质再好,不通过后天的努力也不一定能取得相应成绩。高考的训练也不等同于平时的体育课锻炼身体,它量大强度大,机体和心理都要承受相应的压力,这必须在心理上先做好面对高考训练的准备。

2.3 合理安排训练计划

合理的安排训练计划是取得理想成绩的保障,学生的个人情况不同,专项不同,这就需要不同的对待,扬长补短,整体成绩得到提高。

2.4 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训练

在不少比赛中都可以知道,经验往往成为比赛至关重要的因素,一个比赛中情况是千变万化的,如何灵活应对并保证自己能充分发挥,这往往就是靠经验,因此把心理训练也要放入实际的训练中来,确保能获得稳定或者超长发挥,取得最好的成绩。

3 解决方法及应对策略

3.1 选材

选材最好是有三年长期目标,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自愿报名,另一方面根据体质测试或者运动会成绩确定大概人选,然后在通过和学生本人交流了解情况等确定相应人选,然后在两年时间里,把学生的基本素质情况弄清楚,比如耐力爆发力等,同时在两年时间里也有充分的时间来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比如性格特点、学习情况及家长态度等,这有利于高三集训时候各个项目的确立,训练时候做到有的放矢。3年选材计划基本可以分为3个步骤。

3.1.1 海选阶段

主要针对高一年级,体育教师通过体育课、体育活动与体育比赛的观察与了解,把身体素质好,乐于参加锻炼的同时文化成绩不太差的同学作为选材的目标,并加以关注。

3.1.2 初步确定阶段

经过一年的身体发育和学习,在高二开始的时候,对于高一目标生进行跟踪观察和确定,同时也要注意是否有新的苗子产生,同时可以在学生中间进行一定的宣传,欢迎身体素质还行而且有意愿的学生加入选拔。

3.1.3 最终确立名单阶段

这个往往是在高二下学期进行,经过一年半的了解和观察,一般来说目标生的身体素质问题不大,但由于体育生的文化分也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所以这个时候也要进行文化选拔,对于有希望的学生,这个时候就要和学校打好招呼,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协调好,同时和学生及家长沟通进行确认,填报志愿时候也要开始注意兼报选择。四是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可以在学生小高考结束后进行两个多月的试训,通过试训奠定一点基础,同时对于名单的最终确定也有参考价值。名单确定之后,与学校和相关老师及学生和家长联系好,高三开始就可以正式进行训练,确保时间充足和队伍的稳定。也有利于体育生取得好成绩。

3.2 思想教育,明确目标

高考训练由于项目比较多,同时量和强度都很大,尤其冬训的时候,是积累训练效果的最佳时机,也是训练要求最严的时候,对学生思想和意志的考验也最严重,因此在前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有个心理准备必不可缺,但也要注意,教育过程中可以有一定的压力,但是更要有鼓励和支持,避免还没有开始,学生已经对高考产生畏难情绪。

3.3 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有针对性和目标性

由于高考是看几个项目的综合得分,而不同的项目训练方式方法也不相同,而且学生的身体素质也不是完全统一的,这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只有这样在最终才能在满足学生个体得到发展同时也使不同的项目得到训练;同时时间不同对应的训练计划也要加以调整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学生不同时期和水平的训练要求。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几个方面。

3.3.1 准备活动要充分,预防伤病,同时做到准备活动的自觉执行

不管是什么训练内容,避免伤病是最重要的任务。不受伤就可以一直按照计划完成下去,一旦受伤不但打断了训练的进程,同时也会影响前面的训练效果。所以在正式训练之前的准备活动必须高效而严谨的态度来进行。一般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相结合,来保证不受伤的前提下达到训练效果的最大化。而这种相对固定的内容尽量让学生实现自动化高效化,既保证训练安全又能节省时间,同时进入相对封闭的考场学生也能独立完成,不至于影响比赛发挥。

3.3.2 训练过程中要有相应的清晰的训练计划

训练过程中,天训练计划要和周训练计划相结合,周训练计划要和月训练计划相结合,每月的计划要和整个学期包括学年计划想结合。而冬训和赛前训练也要有清晰详细的计划,这涉及到学生的成绩提高幅度和比赛是的发挥,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训练的时间要和学校的学习活动时间相协调,训练计划还要和学生的基本情况相结合。由于高考体育训练是属于比较短期的集训类型,训练尽量围绕高考项目展开训练,不论什么样的训练方式方法都尽量带上相应的项目特点,不同的项目训练也尽量糅合在同一内容中,这样即使在发展基本素质的时候也能使对应的项目得到发展。

3.3.3 注意学生训练的身体心理等各方面信息反馈注意放松和饮食

在训练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学生的饮食,这样对体能恢复也是一个保障。也要注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变化,毕竟训练是要消耗体力和意志的,当出现不适应时候要尽快调整训练计划,避免因此训练不当引起成绩难以提高和运动损伤。同时每次训练结束,尽量都做到充分放松,这样有利于机体恢复,为接下来的训练奠定基础。

3.4 在身体训练的同时,辅以心理训练和调整

在体育高考中,总会出现一些考生发挥失常的现象,总结来看,心理失常是主要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平时的训练中不够重视心理训练或进行了相应的训练但因方式方法问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二是大多考生欠缺体育比赛或考试的经验。对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3.4.1 通过实际或模拟的比赛来克服心理障碍

可以参加校运会,中学生运动会等来磨练。通过这些真实的或者模拟的场景,对学生进行心理的训练,使其有习惯成自然的改变,当真正到考场上,就能减轻焦虑怯场等症状,这样有利于水平的发挥。同时在日常训练中,也可以进行高考的模拟考试进行训练,从考试的程序到考试的具体规则要求,包括有不良天气等因素,也可以综合起来进行训练。每次训练都要让学生自己体会不同之处,并把这种感觉牢牢的记住。就是在赛前,条件允许的话,项目的时间和场地都可以到考场进行实地训练,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另外为了使学生的心理有一定的压力或者增强自信心,在训练的成绩上可以有所出入,或多报点或少报点,都是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实施的。

3.4.2 在训练中进行暗示或者注意力转移

暗示一定要有积极性的,可以老师进行也可以学生自己进行。在有些时候,也许体力状态或者精神状态欠佳,但是又不能不继续进行比赛,这个时候往往需要进行激励调整。感觉有些疲劳的时候,可以跳一跳,吼一下,做做深呼吸,自己对自己说感觉很不错。有时候也可以给定一个稍微高点的目标,通过努力就真的实现了。有时因为压力而焦虑,那么可以做些比较感兴趣的事情,把注意力转移一下,对于心理也是一种调整。

3.4.3 通过想象放松或者按摩放松也是调整的一种方式

当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中,可以试着进行按摩放松,身体得到放松心理往往也能得到放松,与此同时尽量不去想对应的事情,再辅以深呼吸等,往往能使紧张情绪得到改善。

3.4.4 高考过后思想不能过分放松,避免影响文化成绩

因为高考是体育和文化并重的,任何一个达不到预定分数都是全盘皆输,经过紧张的训练考试之后,学生的思想会有一个放松状态,同时每天训练的生活节奏也发生了变化,而这时候文化高考也很快到来,若是不能及时调整投入学习,往往会对文化考试产生负面影响,所以体育考试结束后,一定要注意及时调整状态,全力投入到文化学习中去。

4 结语

(1)在高考体育中要注意选材,有长期计划,这是高考成功的重要前提条件。

(2)对于高考学生要进行思想教育,确定清晰的目标,为训练奠定思想基础。

(3)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注意计划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妥善解决。这是训练取得成绩的保障。

(4)注意心理训练,力争在体育考试中能正常甚至于超常发挥,避免失常发挥。而且体育考试后和文化学习能顺利衔接。

[1]牛强.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矛盾的成因与对策[J].黑河教育,2007(1):9.

[2]张江.山西省高考体育生膳食及营养状况的调查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0(5):62-63,75.

[3]黄明洋.高考体育生易发生的运动损伤及其防治[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0(11):48.

[4]张勇胜.中学体育专业考生身体素质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0.

[5]唐广锋.关于高考体育生短周期训练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2):251.

[6]秦艳玲.浅谈高考体育生心理训练方法及研究[J].华章,2011 (5):180-181.

[7]张军.普通体育专业高考高三阶段年度训练计划[J].中国学校体育,2012(10):71-72.

G807

A

2095-2813(2016)03(b)-000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8.008

李广立(1978,7—),男,汉,江苏苏州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选材计划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短道速滑运动员科学选材要素与评价
我国冬季残奥项目“跨项跨界”选材的策略分析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我国“轮转冰”跨项跨界选材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冬奥会项目跨项科学选材依据与对策研究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