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现存问题成因与改善策略的研究

2016-11-28赵勇卢依娟湖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浙江湖州33000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浙江金华3004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23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普通高校教学内容

赵勇卢依娟(.湖州市体育运动学校 浙江湖州 33000;.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浙江金华 3004)

我国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现存问题成因与改善策略的研究

赵勇1卢依娟2
(1.湖州市体育运动学校 浙江湖州 313000;2.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4)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该研究以如何合理制定教学目标作为切入点,对高校健美操教学内容、方法、评价几个方面进行审视,认为造成现存问题的原因有两方面,(1)源于教师的传承——学习与传授目标不清;(2)源于教学简单化——方法与内容单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改善策略,根据目标的设定,对各方面进行改革,改革方向为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教学。俱乐部模式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面比传统模式更加符合健美操课程目标的要求。

普通高校 健美操课程 目标 改革

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健美操愈加成为普通高校的公共体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高校健美操教学的调研与相关研究文献的整理与分析,发现存在如下典型问题。

其一,教学内容单调。例如在教学内容(实践)方面它们的内容主要分为四大部分:下肢动作、基本徒手动作、基本技术和大众等级健美操,极少有现在很流行的瑜伽、普拉提、街舞、有氧搏击等活动的参与。辅助教学内容中大部分高校的健美操课程教学中形体训练、轻器械练习、组合器械练习、垫上肌力练习等辅助教学内容几乎还没有成为学校主导,有的学校甚至就没有这一内容。

其二,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教学方法方面实际运用的教学方法并不像个别文献研究的那样令人耳目一新,存在着方法单一现象。如讲解与示范法、完整法与分解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是大多数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其次是重复练习法,对运用游戏法与比赛法进行教学的比例相对较少。

其三,评价方式不能起到反馈和激励效果。考核方式方面主要以一套规定操内容,主要围绕一个“教什么,考什么”的传统思想来进行,重结果、轻过程、重技术、轻创新、重团体、轻差异,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在脱离老师之后,学生难以自己利用健美操进行身体锻炼,对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非常不利。

其四,理论内容被忽视。健美操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没有受到重视,有的甚至没有理论知识讲授的安排,认为“健美操只要跳跳动作就可以了”的思想还影响着大多数的教育者。

体育教学目标既是体育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其最终归宿,贯穿体育教学全过程。由体育教学目标的这一特征可以推断,出现以上四个问题,与体育教学目标设定有很大关系。于是,该研究将以体育教学目标的设定作为切入点,对我国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现存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并进而提出改善对策。

2 我国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的现状

当前的健美操教学现状体现出来的一个方面就是以技术教学为主,与体育院校健美操专业的学生教学方法相类似,笔者联想到普通高校的健美操教学与体育专业院校的健美操教学培养学生的目的是否一样。如果培养的目的不一样,那么当前健美操教学的现状与目标要求不符合就是导致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以技术教学为主的一个关键原因。以下将以目前教学现状与目标为线索从两个方面阐述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的成因。

2.1源于教师的传承—学习与传授目标不清

黄爱峰在《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与改革》中提到当前对体育教师养成和体育教师发展始终占主导地位的是“运动技能专业化”价值取向[1]。的确目前体育专业院校在对体育专业健美操学生培养中,一方面为了使健美操专业的学生在比赛中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另一方面为了使学生在毕业后的教师招聘中能有更好的技术水平,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过渡强调技术规范的熟练,强调技术发挥的水平。然而却忽视了教育学生如何运用技术组织教学。导致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性高,对如何运用技能组织教学的能力却很低。

健美操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教就将体育专业院校教师教授自己的方法移植到自己教普通健美操练习的学生上,将自己所学的技能一味的传授给学生。 没有发现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的目标与体育专业健美操课程目标是不同,自己教学所面对的对象是普通高校健美操学习的学生而并非是体育专业院校健美操学习的学生。

正如波斯纳所言: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充其量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正因为普通高校的健美操教师没有考虑到面对的对象不同,教学的目标也就不同,因此教学的方式也不同这层关系,没有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的目标联系起来思考,所以导致了目前的健美操教学现状。

2.2源于教学简单化—方法与内容单一

不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考核评价归根究底的一个原因就是简单化。根据《大学体育》中健美操课程的内容、方法、考核方式再反观当前的教学现状就发现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导致这个差异的原因最大的一个方面就是内容的设定太单一化与目标的设定存在一定的偏差。

首先,教学内容安排方面。教学内容是以第三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三级规定动作为主,与《大学体育》的要求相比缺少了力量练习,还有瑜伽、普拉提、街舞、有氧搏击、有氧拉丁等知识的拓展。

其次,教学方法运用方面。教学方法停留在讲解与示范法、完整法与分解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缺少了组合动作教学法( 组合动作教学法包括递加循环法、连接法、过渡动作法和层层变换法)、瑜伽教学法(瑜伽教学法是指在健身房健美操教学的开始和结束部分,运用现代流行的瑜伽动作进行热身和放松练习,并利用瑜伽的冥想部分进行健美操理论知识宣传和学习的教学途径和手段)等创新的方法,显得太过单一。

还有,教学评价效果方面。考核内容主要以考核一套有教师上课教授的全国健美操锻炼 标准大众三级为主,缺少了教材中要求的2×8的编排动作,三次以上的队形变化等考核内容,太过单一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师对目标的认识不清使得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单一化,最终导致了当前的健美操现状。

3 我国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的方向

3.1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与程序

该研究将对各版本《学校体育学》的体育课程目标、体育教学目标,以及《学校体育学》中的体育教学目标进行归纳与分析。从中探寻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与程序。通过对各版本《学校体育学》中的体育课程目标进行整理分析,主要包括身体、技能、心理、社会4个方面。在各个版本《学校体育学》的体育课程目标中都把身体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放在首位,其次才是运动技能的发展,可见重视学生体能发展的的重要性。除了人民体育教育出版社《学校体育学》中的体育教学目标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放在首位外其余两版都将体育教学目标都是笼统的进行概括,没有明确的提出运动技术与学生体能哪者优先发展。大学体育必须在教学目标上突出其学科体育教育的特殊性,提出清晰的课程目标,避免面面俱到和含糊其辞的做法。对于公共体育的学生,学业压力大,锻炼时间少,身体素质普遍较差,所以应该突出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体能的教学目标,但并非强调技能学习不重要。教师在教学时,运用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要围绕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标,在这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我国高校体育的目标经历了“技能—体质—健康”的演变过程。传统的高校体育课程以运动技术传授为中心,以提高竞技水平的手段来达到所谓的“增强体质”的目的,这种目标定位下的高校体育造成的结果是:片面强调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等的培养。通过对高校的健美操课堂的观察发现,目前公共体育健美操的教学也出现了以重技能为主的现象,教学的目标与考核主要以一套操为主,这与各版本《学校体育学》的体育课程目标产生了矛盾。体育课程目标是学校体育总目标之下的一个分支,当课程目标与当前教学的目标产生不同时,可以追根朔源到学校体育的总目标。学校体育的总目标为有效的增进学生的健康;较为熟练的掌握和运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形成运动的兴趣爱好和坚持锻炼的习惯;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提高少数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3]。在学校体育的总目标中,将有效的增进学生的健康目标排在了首位,这与体育课程目标和体育教学目标是相符合的,由此可知目前多数高校的公共体育健美操的教学与制定的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偏差。

对各版本的《大学体育》中的发展目标进行了整理,主要分为五个方面。分别为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以及社会适应目标。回顾建国后历次颁布的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可以看出,它们都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当时的历史特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长期的体育教育实践和理论探索,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的教学体系已经无法适应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增强体质、提高体育能力和以健身为主的体育课程目标体系正在逐渐形成,这种课程目标体系代表着国际体育课程目标的发展趋势。体育学科是教育学科下的一个分支,体育隶属于教育这个大环境,在教育这个大环境下解释体育,能帮助教师更加准确、清晰地分析。

博比特先生认为课程目标是指那些儿童需要掌握和形成的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和知识的形式;奥利瓦认为是课程规划者希望学生在完成了一个特定学校或学校系统的课程计划的部分或全部后,达到这一取向或结果;黄政杰先生认为是课程设计的指导方向或指导原则,是预见的教育结果,是血色学生经历教育方案的各种教育活动后必须达到成的表现;廖哲勋教授说是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力图促进这一阶段学生的基本素质在其主动发展中最终可能达到国家所期望的标准[5]。

3.2改善策略

从“增强体质”目标出发。增强体质,在目前的教学系统看,教学主要以示范-讲解-模仿-纠错为主,课堂多半时间都是在以掌握正确动作技术为主,断断续续的,毫无规则, 导致课堂结束也没体会到辛苦或流汗的感觉。对于此现象,需丰富课堂的内容,提高练习密度和重复率的有效方法,让每个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辛苦却让人感到丰收的特别。

从“愉悦身心”目标出发。愉悦身心,也可称快乐学习,也就要求在一堂课上,教师要改变陈旧的思维,从各方面了解学生、理解学生,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善于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看到学生的闪光点,宽容学生的过错,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价值,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但健美操不同于其他,动作复杂,节奏快,无基础的学生很难完成健美操动作组合。不过凡是都是有规律的,健美操也不例外。教师把握规律,然后运用巧妙的方法教学给学生,可用健美操的特别方法,循序递加法、金字塔法、链接法逐渐的变化于重复之中,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一步步掌握复杂的组合动作,最终达到熟练化的程度。不仅增强了体质,而且愉快的掌握了教学内容。

从“掌握和运用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目标出发。 基本的体育知识,对选修学生来说,也比较重要,只有了解到健美操的基本知识,才能更好的去学习它,掌握它,才能用心去感受健美操的美,一种美的体验,美的享受,逐渐提高自己的审美标准,从而使自己的动作更“健”,更“美”。

从“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目标出发。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是最终目标,也是推动我国全民健身政策的实施策略。想要通过健美操课堂来提高终身体育意识,首先,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和探究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人们常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学习中有了学习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其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很好的把教学过程与练习过程结合起来,提高练习密度,不仅如此还有教创编的方法,来促进学生学习的能力。 最后,教师要与学生共同练习,与学生拉近距离,不时时机的鼓励、赞美,增加教师的可亲度,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

上述根据目标的设定,对各方面进行改革,不仅符合了教学目标,而且可以促进全民健身的发展。从上述所提到的教学改革,笔者也通过各期刊的查阅,发现有多种模式的创新:CDIO的教学模式、运动教育模式、俱乐部教学模式等等, 它们除了自身的特点,共性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能力。从中最符合教材目标,即增强体质,愉悦身心,掌握和运用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是俱乐部教学模式。

将健美操传统模式与俱乐部模式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俱乐部模式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面比传统模式更加的符合健美操课程目标的要求。“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出现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改变现存的灌输式的教学,教师为主体的现象。它与现存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教学过程中以伴奏的环境下不断的进行练习,具有提高心肺功能,树立终身体育思想的作用。动作的不断练习是通过递加循环法、金字塔法运用使组合动作有规律的进行练习,再加上老师的不断鼓励、赞扬使这看似复杂、无聊的课转变成有规律、气氛活跃的健美操课,提高了教学质量,优于现存教学模式。此模式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及全面发展为本,注重学生自身及社会的长远利益。随着学校体育的发展,现存教学模式已不能很好的满足学生及社会的需要,“俱乐部”教学模式将是改革的一大方向。

4 结语

(1)当前的健美操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上已不适合当前我国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的要求,亟需改革。

(2)教学简单化和教师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是引起我国普通高校当前健美操教学现状的主要原因。

(3)根据健美操课程的目标,我国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可以使用俱乐部教学模式。

[1]黄爱锋.面向21世纪我国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发展的历史回顾,展望及改革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1.

[2]任远.大学体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沈建华,陈融.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陈华卫.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演变与发展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1(3):57-60.

G831.3

A

2095-2813(2016)08(b)-0021-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3.021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普通高校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课程目标来源理论的批判与重建:从“小三源”论走向“大四源”论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定量评价研究
——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我省近两年普通高校专升本选拔考试第二批招生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比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普通高校冬季冰上课安全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