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普修课健美操音乐研究

2016-11-28赵友鹏刘亚荣

少年体育训练 2016年10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节奏情绪

赵友鹏,刘亚荣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高校普修课健美操音乐研究

赵友鹏,刘亚荣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高校普修课健美操是以健身为目的,以音乐节奏为支撑点,以锻炼学生身体协调性为主要特征的一项体育运动。因为其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相对不太高,对场地和器械等也都没有十分严格的要求,适应性较广,因此近年来在高校中开展得如火如荼,受到了很多师生的欢迎。同时,健美操运动因其表演性质而带有一定的艺术性,学生在音乐中完成风格多变的自身体育动作、队列变换、舞蹈动作和一定程度的体操动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增强他们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起到强身健体和提升学生艺术修养的作用,还可以使学生在整体的团队表演合作中培养团队意识,增强集体合作能力,充分展现出当代大学生运动与艺术相结合的刚健之美。

1 高校普修课健美操音乐的特点

1.1音乐类型

健美操的音乐多取材于一些节奏鲜明、鼓点清晰的摇滚、爵士和迪斯科等类型的音乐,这些音乐能刺激人的大脑皮层,给人兴奋愉悦的感觉。根据这些音乐的节奏和节拍再配以青春活力、舒展自如、刚劲有力的肢体动作,能够充分体现当代大学生青春昂扬的精神面貌和健康活力。高校普修课健美操音乐的选择多以现成的完整音乐为主,自己选择几首音乐合成为一套表演音乐的情况不多见,而选择的音乐也多以国外的一些经典迪斯科舞曲为主。近年来随着国内音乐地发展和音乐播放器材地不断更新,高校普修课健美操音乐的选择面也更加宽泛,更新频率有所提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健美操教学工作地不断发展和进步。

1.2音乐节奏

节奏可以说是一首音乐的骨架,支撑着音乐的整个灵魂。节奏也是音乐时间上的组织者,它能将音乐旋律与健美操的动作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训练中伴随音乐主要是为了听和记忆音乐的节奏,这样他们才能进行准确地练习,完成整套动作并保持动作的协调性和健美感,使动作的速度与力度完美配合。同时欢快的节奏可以一直刺激学生的神经系统,使他们在训练中始终保持高昂兴奋的精神状态,激发他们的运动潜能和兴趣。这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辅助教学工作的完成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1.3音乐速度

根据高校普修课健美操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将其定性为大众健美操。大众健美操的音乐长度需要控制在2min45s~3min之间,速度则为22~26拍/10s之间。音乐的速度和健美操的健身效果有很大的关系,速度快节奏也就快,对学生的体能和肢体协调性要求相对较高,也更富有激情,更能感染人的情绪;速度慢的音乐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相对不高。一个班级中的学生身体素质和自身的运动能力有较大差异,教师应在充分了解了全班学生的整体情况后选择能够基本符合平均能力的音乐,力求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健美操的动作,体会健美操的美感和魅力。

2 音乐在高校普修课健美操中的作用

2.1音乐是健美操动作的指令

在日常的高校普修课健美操课上,动作的编排和练习一般是靠教师喊口号来进行的,在训练时的动作也是被拆分训练的,这样学生在完成整套动作时可能会出现忘记动作的现象。由于有了音乐地配合,学生在练习时可根据音乐旋律地变化完成动作地变化,并根据音乐节奏地指示来表演动作。音乐在表演中也可替代教师口号给学生命令和提示,指导他们完成自身动作的舒展和队列变换。可以说音乐架起了一整套健美操的大体结构,旋律和节奏指导着学生在表演时可以连贯流畅、一气呵成。音乐和动作地完美配合与衔接是一整套健美操成功的关键,可以给观看者带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

2.2音乐可以加强对动作的记忆

音乐是身体动感最外在的表现形式,动作也是对音乐最好的诠释。音乐节拍和旋律的强弱起伏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人的联想,使他们迸发出与音乐相配的动作创作灵感并辅助动作的记忆与完成。节奏鲜明、欢快而奔放的音乐可以帮助练习者记忆不同的动作,找到自身的律动感。音乐的起承转合也可以提醒并使练习者牢记各个不同动作的衔接和变换。音乐可以将每一个节拍融入到每一个动作之中,使整体表演流畅自然,天衣无缝,表演者也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牢记每一个动作及其顺序,并充分释放出自身对音乐的理解,达到完美的表演效果。

2.3音乐能感染人的情绪

健美操的音乐节奏感强、动感十足、旋律欢快,基调热情奔放,可以在练习中烘托出一种活力四射的气氛,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鲜明的鼓点能刺激人的大脑,使练习者始终保持高昂和饱满的情绪,振奋他们的精神。活力十足的音乐、协调流畅的动作加之健美操表演者热情奔放的情绪表达,不仅可以完成一套优秀的健美操节目,还可以在情绪上感染到更多的观众,使他们产生跃跃欲试的参与感,并体会当代大学生青春洋溢、健康活力的精神面貌。

2.4音乐能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在健美操课堂中,教师会为学生反复播放不同的音乐来让学生理解和学习,在动作训练中学生会不知不觉地掌握到不同的音乐节奏和鼓点的变化,从而提升他们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水平。在优美的旋律中进行健美操的动作训练也能给学生的身心都带来一种美的享受,使他们在力与美的结合下强身健体、愉悦心情,起到放松压力的效果。这样不仅锻炼和培养了外在的形体美,更使学生在繁重的课业之余收获心理的放松,让他们始终被美的感受所包围,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多听多练多理解,一定会使每个学生对音乐和艺术的参透力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3 高校普修课健美操音乐的选配原则

3.1音乐与健美操风格特点相辅相成

音乐对于健美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它最重要的目的还是突出和展现健美操动作的美感。因此在选择音乐是必须保持音乐与动作整体风格的一致性,突出健美操健与美的特点。优美动听、节奏欢快、鼓点清晰的音乐无论是在动作辅助或情绪渲染方面都能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同时,健美操的动作设计有时也会带有一定的场景和剧情,音乐应根据其需要时而柔韧秀美,时而奔放欢快,与每一个动作的表达与情绪相统一。若选择多首音乐组合成一套音乐,要避免音乐的过渡跳跃,尽可能选择整体效果和谐的、同一地区和民族的乐曲,这样才能烘托主题,衬托健美操动作的运动美,并在动作地诠释下释放音乐的魅力。

3.2音乐结构与动作保持一致

一套较为完整的健美操动作在设计时必须有开始、主体和结尾,相应的音乐也一样。音乐的开始部分要清晰明确,节奏要缓慢却有力,不仅要帮助学生完成动作和舒展肢体,还要能在听觉上引起人们的兴趣,将人们缓慢引入到健美操想表达的情绪中来。主体部分是整套健美操的精华和高潮,这段音乐自然也需要节奏更加欢快、情绪更加饱满、充满动感和活力的音乐来相互衬托,这样也更容易调动表演者的情绪,引发观众的共鸣。结尾部分的音乐节奏同样要缓慢,曲调也要舒缓,让人从高昂的情绪中慢慢平静下来而不是戛然而止,做到首尾呼应,为整个表演做一个总结,画上圆满的句号。

3.3音乐与学生能力结合

高校普修课健美操的主要参与者为大学生,年龄虽然较为接近,但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和学习接受能力有很大的差异。所以音乐的节拍和速度要适中,控制在大部分学生都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对于大学生来说,节奏感较强、充满动感的音乐一般是可以接受的,他们的平均身体素质也允许其在动感跳跃的音乐下完成动作,所以选择20~24拍/10s的音乐比较合适。太慢的音乐无法调动学生的情绪和学习的兴趣,无法展现当代大学生的活力;太快的音乐会使学习产生一定的困难,阻碍教学工作的开展。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我国大学生来说,中文歌曲或单纯的音乐会比外文歌曲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外文音乐会加大他们理解和接受的难度,而熟悉的中文则更容易产生共鸣,达到更理想的表演效果。

[ 1 ] 刘金娣.音乐:健美操教学效果的关键[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4).

[ 2 ] 刘亚荣.浅析高校健美操创新教学[ J ].美与时代,2006(8).

[ 3 ] 健身健美操教练员指导员培训教材[ M ].北京: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2004.

[ 4 ] 王红芳.浅谈健美操中动作与音乐的关系[ J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1999(3):12-13.

[ 5 ] 郑鸿,江芸,朱昌义.健美操音乐节奏的内在效应探析[ J ].福建体育科技,2000(6).

G831.3

A

1674-151X(2016)10-080-02

2016-08-12

赵友鹏(1993~)。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节奏情绪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节奏
锻炼
轻快漫舞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