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体育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2016-11-28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技能体育

高 峰



河北省体育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高峰

本文以河北省高等体育院校为大背景,结合调查问卷数据和其他院校真实案例,从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特点、创业能力塑造入手,构建了体育专业毕业生创业能力素质培养体系和创业能力技能培养体系,并在八个方面详细地阐释培养体育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的方式方法,最终为河北省体育院校毕业生创业能力培养提供理论思路。

创业能力;体育院校;培养模式

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大力推进个性化培养,全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和创业意识、创造能力。合理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引导高校毕业生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出台了有关大学生创业的鼓励政策,各级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各高校对此做出了积极响应,大学生创业热情无比高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师生共同关注的话题。但是,河北省很多开设体育专业的院校仍然延续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缺乏前瞻性,人才社会实用性较差。导致体育专业培养与就业出现较大反差,毕业生竞争力不强,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就业率偏低,跨专业就业,甚至脱离本专业就业情况严重,不能发挥自身的特长。因此,对当前体育院校毕业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和研究迫在眉睫。

1 体育院校毕业生创业能力素质培养体系构建

1.1创业精神培养模块

创业精神是创业能力素质培养的核心构成部分,是创业成功的前提和条件。创业人才必须要有非常强的理念和执着的追求,而且要有坚持下去的恒心,这些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通过后天的培养。高校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创建良好的环境和浓厚的氛围,才能对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起到帮扶和引领的作用。创业精神的培养可通过如下途径:第一,开展创业思想教育课程,学生可以从教育课程中汲取正能量,以端正创业态度,树立正确的创业理想和目标,增强自身创业意识。从而将创业理想转化为自身自觉的行为活动,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创业实践;第二,广泛利用媒体手段进行宣传,宣传创业的典型、经历,弘扬创业精神。形成校园内以创业为荣的舆论氛围,引导形成鼓励创新、开拓进取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第三,开设创业心理辅导课程,教授心理知识,将创业心理辅导知识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品质。其次,开展创业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疏导各种心理问题,助其自助。

1.2创业知识培养模块

创业知识是创业能力素质培养体系的基础,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意义重大。主要通过创业课程得以体现,在选编教材上,应结合大学生创业实际和体育专业实际两个方面,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课程可以少,但针对教学计划、任务必要覆盖的内容不能省略。选修课程要多而全,以供不同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在课程成绩评定方面,卷面成绩占一部分比例,同时把实际应用的成绩加进去,而且应提高学生实际应用成绩的比例。另外,任课教师应从有实践经验或热衷于创业教育事业者中选拔,不应限制教师到其他单位兼职,通过实际锻炼,老师可以取更多的实践经验。还可以邀请知名企业负责人担任主讲人,针对创新创业问题与师生代表进行探讨与交流。邀请体育产业、体育管理等相关学科知名学者作学术报告,方便学生了解学科动态,更新知识储备。

1.3创业实践培养模块

在创业教育中,相对于理论的传授,实践被认为是更重要的培训环节。各体育院校应发挥其“实践型”院校的办学特

色,在学校的办学职能、服务对象、培养过程等方面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开放办学,强调与社会、市场的互动与融合;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应紧密结合地方经济、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岗位所需求的能力与素质来提炼实践课程体系,培养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实践教学过程则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现在实践课程设置与市场定位的各个方面,与时俱进,创新实践教学工作思路,适时修正培养方案;在实践教学内容注重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强化体育专业课堂实践能力的提升,并以此为外延基础,向课外实践延伸。让体育专业的学生从校内走向校外进行社会实践,促使他们眼界的开阔,接触社会中的新环境、新事物、新人物等全新世界,使观念得到更新,行为方式得到改变,产生更加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思维方式,进入专业实践的新境界,促进专业创新和创业创新活动。

1.4科研支持培养模块

科研是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支撑力量。让学生参与体育学科学术带头人的科研团队能有效提高学生科研水平、科学知识的应用和科研精神等能力和品质。培养方法主要集中在:以研究实践为载体,形成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以团队文化为局部小环境,营造创新人才培养氛围;以团队管理为约束导向,强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以“做中学”为主要学习方式,寓创新人才培养于创新活动之中。在真刀真枪的项目实践过程中培养创新人才,在崇尚创新的团队文化中陶冶创新人格,在团队灵魂人物的感染与教育中强化创新人格。

2 体育院校毕业生创业能力技能培养体系构建

2.1创业大赛培养

创业大赛会对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冲击,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对根除教育只是知识传授这种思想具有突破性的作用。通过举办和组织学生参加大型的创业比赛,可以锻炼大学生观察能力、商机的捕捉能力、缜密的思考和创业策划能力等,它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集中表现,是创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成果,是创业行为的开始和创业成功的必备条件和保障。

2.2创业技能培训

通过专业培训可以让大学生快速系统地获得创业过程中的专门性技能。创业技能培训主要提供创业意识、创业经营管理知识、项目选择、企业注册、融资、市场营销等创业知识培训,并提供项目推介、小额贷款担保、优惠政策扶持和跟踪服务。传授创业必备的一些技能,可以帮助创业者避免或减少失误。

2.3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创业孵化基地就是为大学生实施创业计划提供适宜的创业生长的环境,提供一些创业经验,为大学生真正创业打下坚实基础。体育专业大学生可以依托基地的资源,创新规划、制定政策,充分利用“优势体育项目”的影响力,进行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要积极引进体育策划、体育影视开发、赛事推广、体育培训、运动体验等体育创意创业活动,打造“赛事俱乐部”,提升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创业孵化器的功能,让学生的创业计划在校内创业孵化基地得以实施,成为他们今后创业的前期实战战场。

2.4创业实战培养

创业实战是创业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的体现,是具体的实践过程。它具有真枪实弹性,不宜贪大,应从小做起,从自己喜欢和熟悉的项目做起比较容易成功。应注重所学知识的运用,这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注重实战技能的运用,要与社会发展相融合,同时还需校方政策的支持与帮扶。例如,大学生顶岗就是一种实战练习,它是培养、锻炼大学生创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社会的复杂性,顶岗的大学生,必须学会独立工作、与人交往的技能,还要学会对事物的观察与分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是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实战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3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培养的主渠道是创业能力素质培养和技能培养,素质培养包括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实践和科研支持四个方面;创业技能培养包括创业实践大赛培养、创业技能培训、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和创业实战培养四个方面。体育类院校应及时转变工作思路,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理论+实践”的模式,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1]柴旭东.论高校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J].大学:学术版,2010,(4):33-41.

[2]王爱丰,王正伦,王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23(2):31-32.

[3]董世洪,龚山平.社会参与:构建开放性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0,(2):64-65.

[4]尹志华,汪晓赞,季浏.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体育专业教师绩效评价研究及其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25(3):51-54.

[5]朱健梅,向仲敏,李卓慧.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现状调查及对策[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6]黄宇新,王校园.我国研究型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探微[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in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s of Hebei Province

Gao Feng

With the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s in Hebei Province as background, combining with survey data and real cases of other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s, the paper constructs a training system of cultivating entrepreneurial quality and skills integrating the features of sports professionals as well as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training factors. The paper then interprets methods of training sports professional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from eight aspects in hope of providing theoretical approaches on training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for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s graduates in Hebei Province.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s; training mode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研合作课题(项目编号:JRSHZ-2016-01024)

高峰(1979-),男,山东梁山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 教务处,河北 石家庄050043

Academic Affairs Office,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43, Hebei, China.

G807

A

1005-0256(2016)010-0009-2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6.010.005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技能体育
某体育院校大学生急救知识认知调查与培训效果分析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微格教学法在体育院校速度滑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拼技能,享丰收
我们的“体育梦”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