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善之家”
——流动留守儿童的温馨家园

2016-11-28吴忠市关工委

中国火炬 2016年3期
关键词:吴忠市关工委流动

吴忠市关工委

“集善之家”
——流动留守儿童的温馨家园

吴忠市关工委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第八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流动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68.4%,人数达700多人。为了探索教育管理流动留守儿童的有效途径,2012年初,吴忠市关工委和利通区关工委在利通八小创建了流动留守儿童“集善之家”。4年来,以利通八小“集善之家”为平台,创新思维,积极探索,采取多种形式对流动留守儿童实行人性化、全方位的教育和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多方支持创建“集善之家”

利通八小“集善之家”的建设得到了自治区关工委和吴忠市委、市政府的关怀和重视,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自治区关工委领导先后到八小调研,向“集善之家”捐款捐物;吴忠市党政领导多次视察、专题研究“集善之家”建设,拨款20万元用于“集善之家”的改扩建工程,把“集善之家”的规模由初建时的60多平方米扩展到1800多平方米,由5个功能室增加到12个功能室。现在的“集善之家”拥有一座四层的楼房,内设图书阅览、手工制作、亲情沟通、心灵驿站、形体训练、围棋、绘画、电子琴、乒乓球、合唱、爱心超市、生活技能训练等功能室,室内布置精心,环境温馨宜人。

“集善之家”的活动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的下午四点半到六点。为解除进城务工父母的后顾之忧,学校依据父母早出晚归的务工时间,允许流动留守儿童早到校、晚离校,他们在“集善之家”的活动时间也相应延长。周六和周日“集善之家”分别安排了上下午各两小时开放时间,供流动留守儿童活动,解决他们无处可去的问题。

创新思维开辟育人新途径

利通八小拓展深化学校课堂教学,把“集善之家”作为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全方位教育,引导流动留守儿童全面发展,茁壮成长。

抓以德育人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升旗、广播、电子屏、小报、展板、演讲比赛,在学生中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入心入脑,融入到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使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情感,外化为自觉的行为规范。开展“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活动。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公益活动,到敬老院,孤寡老人家中献孝心。征集参与活动的优秀文章81篇,出版《童心如歌》一书。

抓以情慰心教育。一是举办流动留守儿童家长学校。邀请专家进行家教讲座,提升家长的家教能力,引导他们切实承担起教育子女成长成才的责任。二是开辟亲情沟通渠道。为“集善之家”配备了电脑和电话,让孩子们通过视频和电话与远在外地务工的父母交流感情。三是促进家校互动。成立家长理事会,建立流动留守儿童档案和家校联系卡,欢迎家长进“集善之家”参与孩子的活动,开展“走进家庭,携手育人”教师大家访活动,组织全校老师深入学生家中进行家访。四是开展师生结对帮扶活动。学校的43名党员教师与重点帮扶对象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对帮扶对象生活上照顾,学习上辅导,心理上疏导,使相对缺乏亲情关爱的流动留守儿童如沐春风。

抓以乐促智教育。流动留守儿童在课余时间到“集善之家”弹琴、唱歌、画画、下棋、打球,舒展心情,培育兴趣,享受生活乐趣,增长聪明才智。自“集善之家”创建以来,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创作了各类童谣500多首,创作的书法、绘画作品数以千计。

抓以技促能教育。学生们喜欢在“集善之家”阅览书报杂志,做手工劳动,既扩展了他们的知识面,又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学会了劳动和生活技能。利通八小每个寒暑假都在“集善之家”举办手工制作比赛,当场表演厨艺,当场展示作品,进行评选。还教给学生简单的洗衣、做饭、生活自理、安全防范等技能。这些活动,发挥了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和潜质特长,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抓慈善救助教育。吴忠市关工委联合相关部门连续两年到利通八小与流动留守儿童过“六一”,开展“中国梦·七彩梦”关爱流动留守儿童、“微心愿认领”、“我与孩子共午餐”等活动,深受孩子们喜爱。“集善之家”收到社会各界捐助的钱物共计7.5万元。学校用这些捐赠资助流动留守儿童和困难学生1100多人,奖励品学兼优学生400多人。开展“日行一善”活动,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采取手拉手、一对一、多帮一等形式,把日行一善落实到对流动留守儿童的关爱之中,形成人人献爱心、人人奉献社会的风尚。

加强互动造福更多流动留守儿童

经过4年的探索、实践,“集善之家”已成为流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温馨家园,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小雨的父亲说:“我从安徽来吴忠做生意,女儿在八小读书。学校对我们很关照,家里操不到的心做不到的事,学校老师都替我们想到了、做到了。学校还经常和我联系,告诉我女儿的学习情况。女儿在学校很安全,我也很放心。”2014年,自治区关工委把利通八小“集善之家”确定为“自治区流动留守儿童教育基地”。

吴忠市关工委和利通区关工委在创建利通八小“集善之家”,探索教育管理流动留守儿童的同时,也发挥“集善之家”流动留守儿童教育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与利通区城乡各级关工委的联系互动。比如,利通八小每逢寒暑假举办手工制作比赛时,都邀请城市社区和郊区村镇的一些流动留守儿童参赛。“集善之家”为参赛学生准备了材料和工具,当场表演展示作品,并进行评比表彰。每年春季全市举办关工委骨干培训班时,都组织参培人员到“集善之家”参观。还及时地把“集善之家”的做法,介绍给全市各级关工委,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社区、乡村,结合自身实际,探索流动留守儿童喜闻乐见的教育管理模式,使广大流动留守儿童都能分享到“集善之家”的温馨气息。

猜你喜欢

吴忠市关工委流动
水稻气候品质定量化认证模型构建
流动的画
赤水市召开企业关工委2018年总结表彰会
遵义市关工委:围绕示范抓巩固“五好”组织显活力
绥阳县关工委召开“评先”评审会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台江县关工委开展乡、村两级关工委成员业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