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中分层次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2016-11-28王坤
王坤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河北廊坊 065000)
高校体育教学中分层次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王坤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河北廊坊 065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体育教学也开始不断深化改革。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们都习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每个学生都制定相同的教学方案,确立相同的教学目标,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种方式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导致学生成绩千差万别,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分层次教学法是专门针对这一问题而产生的新兴教学方法,主要通过分层次的方式将体育教学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一一解决,可以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该文详细阐述了分层次教学法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同时深入分析了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高校体育教学 分层次教学法 教育
1 分层次教学方法的基本概念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使用分层次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分层次教学法从本质上来说是指根据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将分层次教学方法应用到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状况(其中包括:运动能力、身体素质、个人优势、兴趣爱好等等)的不同提出不一样的要求,同时制定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体育教学的相关要求,这也是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
2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分层次教学法的重要性
2.1将分层次教学方法应用到高中体育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由于成长、学习环境的不同,导致了每个人的品性、习惯也各不相同,个体差异很大。这些不同的差异是影响学生在体育课上表现不同的主要因素。分层次教学法关注的不只是学生的成绩,它可以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主性,同时促进因材施教的有效实施。
2.2分层次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将分层次教学方法应用到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组织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相应的进步。这样可以使学生们不断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经验,激发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体育老师采用分层次教学法可以很好地了解每个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解决。这样不但缩短了时间而且还提高了问题的处理效率,让学生们可以将更多的时间运用到其他学科学习当中去。
2.3分层次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提高体育任课教师的专业水平
分层次教学方法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来说,对体育任课教师的要求比以往要高出很多。在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运用分层次教学法的时候,体育老师必须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并详细掌握,然后对学生进行分层,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育管理要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和教学内容,这样才可以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与此同时,体育老师还必须要积极去研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所有问题,并制定好解决的措施。经过这样不断的实践,可以有效提高体育教师的个人能力以及教学经验,对提升专业能力来说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要想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必须要提高对任课教师的相关要求,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3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分层次教学法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3.1注意详细掌握学生个人状况,对其进行合理分层
要想保证分层次教学方法能够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这是保证分层次教学法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总体上来说,在对学生进行分层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分层的科学合理性,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个人的专项成绩、调查问卷结果、达标成绩等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在整个分层的过程中,根据掌握的各方面情况制定合理的分层标准,以此确定几个不同的层次。还有一点是一定要注意的,就是在对学生进行分层的时候老师们一定要注意层次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应该考虑到多方面的问题,包括个人情况、活动情况,以此为基础切合实际地进行调整,必须要保持学生所在的层次和学生自身情况能够一直完全相符。
3.2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并将其分层
在完成学生的分层工作之后,随即开始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分层,这是分层次教学方法的另外一个关键所在。这个过程原理同上,也是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状况而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体育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所制定的各层目标必须在学生的能力承受范围内,不能盲目地即兴发挥,目标的高度要适当,如果难度过大,很容易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之,若是难度过小,又起不到激发学生潜力的作用,对学生的日后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与此同时,在分层的过程中,还要保持层与层之间的递进性,难度要慢慢地增大,切记跨度不可突然增大,要按照相应顺序逐渐提高。
3.3将教学内容按照不同难度进行分层
正常情况下体育课的教学内容都是针对学生而设计的,因此在组织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把学生的整体情况放在第一位,并在对其进行详细了解的同时完全掌握,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整个过程中需要多加考虑的因素有3点: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的体育基础水平以及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能力和参与范围。除此之外,在教学的过程中,仅仅只设定一个固定的衡量标准是不行的,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同时结合学生的分组现状制定层次分明、难易适度的考核标准。也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身体素质,从而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3.4注重考核分层
在完成以上几点分层的同时,成绩考核的分层也是很重要的。体育老师要根据学生的整体水平制定完善的分层次考核标准,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对其改革和调整,高水平的学生难度适当提高,反之,就要适当降低考核难度,以保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公平、公正的考核。
4 结语
我国目前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绝大多数都不算特别好,尤其是最近几年,因此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要想保证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分层次教学方法是一个极为有利的措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时刻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正确的方法将分层次教学方法应用到体育教学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除此之外,在体育教学中一旦学生出现失误,教师要立即进行纠正同时给以相应的帮助,并根据学生所在的层次实施科学有效的处理措施,尽可能地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完成,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郭英,魏亚栋.体育课分层次教学法模式构建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3):94-96.
[2]陈苏赣,张旭.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4):123-124.
[3]陈小珍,诸爱琴.析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懂、会、悦”[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S1):213-214.
[4]吴雪丽,分层教学法用于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0(10):68-70.
[5]赵猛,李占平,高原.实施体育分层教学优化学生的个性品质[J].中国成人教育,2010(3):126-127.
[6]金山,张士春.体育基础课“分层教学”模式实验测评[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01-104.
G8
A
2095-2813(2016)09(a)-010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