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羽毛球爱好者运动损伤特征及预防措施①
——以湖南师范大学为例
2016-11-28石嘉蔚金育强
石嘉蔚 金育强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长沙 410012)
高校羽毛球爱好者运动损伤特征及预防措施①
——以湖南师范大学为例
石嘉蔚 金育强*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长沙 410012)
为全面剖析羽毛球运动员在运动中发生运动伤害的具体情况,该文结合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湖南师范大学为突破口,调查了1年以上爱好者的基本情况。除此之外还结合运动学的相关理论,进一步剖析了诸多易引起损伤的致病因素,找出引起业余羽毛球运动者运动损伤的根本原因,并结合具体问题,提出关于预防、减少业余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具体措施,以期能够从根本上减少广大羽毛球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损伤。
羽毛球 运动损伤 原因 预防措施
毋庸置疑体育运动是人类保持健康的最好方式与方法。而羽毛球以其特有的趣味性征服了人类,特别成为大学炙手可热的一个项目。如今羽毛球运动在大学里越来越受大学生的欢迎。然而在实际中,由于很多学生打羽毛球的方法和运动技术不当,都会给身体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损伤。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文章以湖南师范大学参加羽毛球运动1年以上的业余爱好者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法等对参加羽毛球运动1年以上的业余爱好者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损伤总体发生率与人均损伤次数
就该次调查结果来看,男生相较而言更加青睐于羽毛球运动,参与调查的爱好者中,男生损伤率达到97.35%,女生达到73%,男生在羽毛球运动中发生损伤的机率也要远远高出女生。男生人均损伤次数1.62次,女生1.38次。
2.2运动损伤部位特征分析
通过问卷统计,湖南师范大学羽毛球爱好者的损伤中以关节扭伤最高,达到35.17%。肌肉拉伤排第二位,达到28.27%,其中最常见的运动损伤部位为大小腿后群肌肉,特别是内收肌、股二头肌等部位更易遭受损伤。肌肉劳损排在第三位,共29例,占总受伤例数的20%;擦伤16例,占总受伤例数的11.03%;发生骨膜炎和关节脱臼损伤的较少。
通过对湖南师范大学羽毛球爱好者运动损伤原因调查的结果显示,除了不规范的运动技术之外,引起运动损伤的原因还包括过大的运动量;过于糟糕的身体素质以及缺乏运动前的热身准备。
2.3技术动作不规范
对于广大初学者而言,首先要在教练员、教师的引导下掌握科学的运动方法,其次还要注意多练习,才能掌握其中的技能和技术。
2.4运动量过大
羽毛球运动对体力的消耗是相当大的,许多业余爱好者没有科学地安排运动量,实际运动量往往超过了自己的生理负荷。
2.5局部负担过重
如果反复进行一个动作或者长时间练习一个动作,特别是当超出了人体所正常情况下所能够承受的负荷,那么即很容易造成慢性劳损。
2.6准备活动不充分
很多人都存在缺乏热身运动,即准备不充分的问题。简而言之也就是没有充分激发其神经系统以及肌肉的神经兴奋度,这样容易导致运动损伤。
2.7身体素质差
羽毛球业余爱好者大多没有进行过系统的专项素质训练,所以,在平时训练、比赛之余,业余爱好者更应该注意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
2.8其他原因
如果场地太粘、太滑,场地太硬,所穿的球鞋,或者使用的球拍以及其他用品不合适,那么也有可能引起运动损伤。除此之外气候、光线以及运动员个人的心理特征,身心素质等等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2]。
3 预防措施
3.1肩关节
练习者要强化肩关节的力量训练。运动方法是在肘部放一定量的物品,与肩同高、平举,并持续1~2min左右,如此循环4~6次。在间歇时间,一定要注意多放松。
3.2肘关节
强化肘关节的力量练习,具体可选择俯卧静力撑的方法。在练习时,科学制定练习量,练习中要注意稍微抬高肘部,每次练习直到手部支持不住;除此之外还可结合臂绕“8”字挥拍,小沙瓶负重绕“8”字练习等等。在练习期间应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3.3手、腕
即腕部屈伸练习,具体可选择沙瓶、或者小哑铃等等,在练习过程中手臂感觉酸胀为好。除此之外,还可适当加重球拍的重量,并呈“8”字练习,这样一来在不知不觉之中即可强化肌肉的活力[3]。
3.4腹部、背部
静力支撑,具体要求每组做3~5min为宜,建议1次做6组。除此之外,在间歇时可适当地做伸展性练习,绕环放松其腰部,并要注意做好腰部的保护工作。
3.5大腿肌肉
同时训练大腿肌肉的力量以及其伸展度。具体可选择前后交叉跨步练习杠铃负重。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注意做好提腿练习,比如向侧方向、向后以及向前等等,同时注意做好保护措施。
3.6膝关节
具体可强化负重静力半蹲或者静力半蹲等方式。操作方法建议从小的角度然后逐步增大做好膝关节的练习,注意其角度最好控制在90°以内。第一次练习时间建议控制在5min左右,而随着运动的深入可逐渐延长运动时间,直到每次30min左右。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湖南师范大学羽毛球爱好者中,男生发生运动损伤的人均次数要高于女生,主要损伤有关节扭伤、肌肉拉伤、肌肉劳损、擦伤。
(2)业余爱好者在具体的运动过程中或由于没有充分做好准备运动,没有落实规范的动作技术;或者运动量过大,运动员个人的身体素质较为薄弱等等都有可能引起运动损伤。
(3)湖南师范大学羽毛球爱好者对运动损伤知识的了解程度普遍不高。
4.2建议
(1)运动前、后一定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工作;运动后选择按摩放松、静力牵拉等练习,能够大大减少在运动过程中肌肉没有及时恢复而引起的损伤问题。
(2)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准确的做好技术动作,不仅有利于避免运动者在运动中受伤,更为重要的是还能够使整个运动看起来更加漂亮、舒服。
(3)加强力量素质的练习。强化运动负荷能力的练习,强化身体机能,特别是结合日常在运动过程中易受伤的身体部份,更要注意做好肌肉伸展运动,强化运动力量。
(4)注意运动环境因素对损伤的影响。运动场地与运动服饰及球拍的选择都应有利于运动。
[1]黄晶.对武汉市羽毛球业余爱好者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J].科教导刊,2012(12):167.
[2]赵勇,李建英.对高校羽毛球爱好者运动损伤的分析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25(2):126-128.
[3]张康平.大学公共体育羽毛球选项课学生常见运动损伤预防对策[J].科教文汇,2012(10):150-151.
G847
A
2095-2813(2016)09(a)-001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5.012
石嘉蔚(1994—),男,湖南长沙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金育强(1956—),男,辽宁沈阳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管理学、体育社会学,E-mail:jyq183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