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球发球技术系统观及合成协同训练体系研究

2016-11-28中国网球学院江苏南京210014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发球网球

中国网球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4



网球发球技术系统观及合成协同训练体系研究

Study on Systematic Tennis Serving Skill and Synthetic and Coordinated Training System

中国网球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4

蒋宏伟

JIANG Hongwei

摘要:通过分析我国网球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在发球技术环节上的差距,否定了有关发球可完全由发球者自由操控的片面发球观,首次提出应将发球视作为一个完整体系的发球系统观,指出优秀网球运动员的发球应追求合成与协调效应,具体包括:(1)从静态到动态合成和协同;(2)发球各个相关要素(学科)之间合成和协同;(3)由外在到内在合成协同。本研究在提出了“发球系统说”的基础上,构建了网球发球合成协同训练体系:(1)优先发展协调性,统摄发球诸环节,达成发球训练合成和协同效应;(2)注重发球与下一拍技术间的衔接,实现合成协同效应;(3)纵向一体融通,发挥身体的整体能力;(4)增效节“能”,升华合成协调效应;(5)形成个体最佳发球节奏。

关键词:网球;发球;优秀运动员;综合因素;合成效应

发球技术是网球整体技术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且难以逾越的环节之一[1]。纵观我国男女网球运动员,在发球技术方面与国外优秀职业运动员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在中国网球运动员对阵国外优秀运动员时,我们常常遭遇如此场景,即中国运动员即便在拥有发球权的局势下,依然无优势可言。发球技术成为中国优秀网球运动员的软肋,更是成为制约我国网球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的桎梏之一[2]。发球是网球技术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也是一项相对比较复杂的技术[3],就男子网球而言则对其发球的要求更高。在我国高水平网球运动员中,男子运动员的发球技术稳定性、成功率、持续性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他们中或自身不具备胜任发球基本素质,或是无法得心应手驾驭发球以应对复杂多变、对抗激烈比赛需求[4-9]。可见,中国网球若想在世界占得一席之地,发球技术应率先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因此,需要我们加大对此一环节的研究,找寻其产生差距的源头,并在训练及竞技中做出正确、有效的应对。

1对发球技术“独立性”的质疑及发球系统观的提出

1.1对发球技术“独立性”的质疑

长久以来,发球常常被大家认为是一项不受对手干扰、发球者唯一可以自我掌控的技术[10]。然事实却远非如此,比赛中的发球技术发挥既受竞技对手和环境因素的干扰,亦受发球运动员自身状态、体能、心理和动作结构等综合因素的影响[11-15]。尽管近些年来对于网球发球技术的重要性已经达成共识,在训练中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在效果上除了发球速度有较大提高外,在强对抗的比赛中,威胁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均没有达到主攻技术应有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目前多数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在发球“主体控制认知”的指导下,训练重点往往着眼于局部要素,习惯把发球技术分解成若干部分,从中抽象出最简单的因素,然后再以部分的性质去说明发球与复杂整体的关系,遵循的是单项因果决定论。这种训练方法和手段对发球技术初级阶段的训练者卓有成效,但随着运动员运动水平提高,比赛对抗强度增大,这种训练就很难使发球技术全面适应对比赛战术整体性的更高要求,更遑论发球技术与战术、发球技术与专项能力、发球技术与身体机能水平,发球技术与运动心理等方面有机联系产生很好的合成与协同效应。

网球比赛是一个动态、连续和变化的过程,专项技术和体能以及心理作为其中的诸多变量,都会在这个过程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本身也同属于网球项目专项特征的范畴,是其运动特征的独特体现[16]。就网球的发球而言也概莫能外,比赛时运动员的发球始终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是一个持续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因而绝不可简单地就技术动作论发球。

1.2发球技术系统观的提出

孤立的看待发球技术,并由此设计相关训练方法往往会陷入片面的泥沼,即所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其训练效果往往也难以摆脱“事倍功半”的尴尬境地。本研究拟以系统思维作为理论逻辑点,把发球视作为是一个系统,通过对发球整个系统一体化整体性研究,对其各个相关方面的要素进行整合和梳理,从一般性发球动作结构的角度,衡量各技术组成部分之间与比赛动态变化中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在进一步突破现有认识的基础上,推动网球发球训练方法手段的创新,使发球真正成为运动员比赛的利器,进而带动战术水平和比赛能力全面提升。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合成和协同效应”的概念引入网球竞技训练领域,首次提出将发球作为一个系统,并提出整体进行合成和协同训练的全新理念。

2系统观认知下网球发球合成与协同效应的演变

所谓合成和协同效应是将训练过程中的技术、战术、体能、心理等在不同方面、不同阶段、不同环节,共同利用同一资源(方法与手段)而产生的整体效应,从而有效地促进和提高发球在比赛中的总体质量和效能。通过进一步识别网球发球本身所具备的专项技术能力与战术体系相匹配的关系,进一步拓展教练员对突破发球的视野和思路。合成和协同效应如同向上延伸的纽带,把发球的各种要素有机联系起来,有效配置发球的各种要素、成分和条件,寻求突破发球更为合理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拓展发球提升空间,实现最佳发球的效果。

所谓协同是指通过技术、战术、心理、能力、体能等共同作用下,达到进一步降低运动员在比赛时的能量消耗,使发球动作做功的运动功能和功效得到最大化。发球的复合型和多元化合成和协同训练手段理念的提出,将为现代高水平网球训练采用复合型、多元化的方法和手段奠定理论基础。这里我们就四方面的合成协同展开论述。

2.1从静态到动态合成和协同的演变

发球始于静态,发球者稳定站立,开始依次进入发球各动作环节,最终完成击打球的结束动作。因而发球技术由静到动,需要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

当发球者立于发球线前,虽然尚未进入具体发球动作环节,但即便处于静止过程中,发球者也无时无刻不在观察对手的站位及移动,预判对手接发球时可能采取的处理方式,最终形成发球者自身的发球思维,根据以上观察与分析,发球者会选择具体发球技术及战术,从而做出明确的发球策略。

发球者由静转动的过程蕴含内容较多。首先,静止观察期间,发球者不仅仅将注意力集中于自身体能状况,分析评估本次发球的体力分配,还会时刻观察对手在发球前及发球中的站位与动作变化。其间的静态与动态的合成协调处于高频互动之中。其次,发球者通过观察对手站位以及发球期间对手的移动,形成其发球决策。而该决策往往是立体的,即如果不能够发球制胜,接下来的下一拍在战术上将如何衔接,这势必会成为其发球决策的主要判断依据。其中从静态到动态的合成与协调也必须在瞬间产生,瞬间完成,并直接影响本次发球质量。

优秀网球运动员一旦熟练掌握发球的静态与动态的合成与协同,往往会带动其发球战术思想和意识的逐步建立并日趋完善,形成个人丰富战术体系。

2.2发球各个相关要素(学科)之间的合成和协同

形成多元化训练的综合体,训练方法使发球要素之间实施有效链接和联动,实现效能更加合理有序转移和递增,从而建立以技术为基础,战术为核心,体能为前提,心理为支撑的发球体系。

通过运动员体能储备状况分析在实战比赛中如何学会合理分配体能,节省能量,并能有效控制能量来源。随着比赛的进程,由于体能下降因素,造成发球动作结构性自我“破坏”,抛球稳定性降低,腿部屈膝深度和背弓伸展不足,动作不能始终如一。找到保持发球系统完整性的深层原因,通过有效训练,使运动员不因对方接发球抢攻而急于回防,失去应有的完整性,不因比赛实力水平相当而缺乏足够力量耐力使得动作变形。

可见发球质量与效果好坏,不局限于单一要素,需要寻求各相关因素之间的合成与协同。

2.3由外在到内外合成协同的演变

2.3.1内部协同:发球自身动作的合成和协同

我们不妨将发球动作各个部分、单元之间的关联性分为三种类型:有形关联、无形关联和竞争性关联,关联度越密切,比赛竞争力越强。

(1)有形关联:所谓有形关联主要指我们肉眼可观察到的发球动作结构、发球节奏以及发球速度等。这些有着具体形态特征的动作均可通过运动生物力学手段对其合理性、有效性加以评估。

(2)无形关联:优秀网球运动员的发球技术、战术、心理与体能的有机合成与协同就构成了网球发球特有的无形关联。无形关联是发球在比赛中竞争力和威胁性强弱的具体表现,随着网球竞技水平的提升,相对于有形关联,无形关联显得更为重要。

(3)竞争性关联:发球技术与战术,以及发球技术和发球局接下来的战术体系应该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与统一性,即所谓发球的竞争性关联。研究证明,发球技术在比赛中的发挥,不但依赖发球动作完成质量,还在于运动员对比赛知识经验的合理运用。“以比赛为本”和“一切从比赛实际出发”的理念[17],鼓励优先发展高水平运动员的发球战术意识,判断能力和在比赛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2.3.2外部协同:与对手的合成和协同

发球方和接发球方是一对针锋相对的矛盾组合体,彼此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对于发球者而言,发ACE球是最佳之选,而一旦此目的无法达成,则通过发球,或压制对手,或打破对手接球节奏,或降低对手的接球质量则是发球的不二之选。矛盾双方的此消彼长,就构成了发球者与对手间的合成与协同关联。

3网球发球合成协同训练体系架构

3.1优先发展协调性,统摄发球诸环节,达成发球训练合成和协同效应

身体协调和配合能力在以协调能力为运动绩效特征的网球发球技术中尤为重要,能够保证运动技能执行更加高效,并能提高发球者发球技术动作本体感受能力,帮助运动员精确控制发球技术,形成特有技巧,把握和改善发球技术的时间和空间节奏。

极少运动项目能够像网球那样,对协调性有如此高的要求。考虑到神经系统的更为高级功能,协调性训练在发球训练中不容小视。发球技术只发展技术自身的协调性,而网球制胜显然不仅于此,只有把身体各种协调能力相互衔接,方能形成运动员牢固的基础。其内在机制在于完善运动中枢神经的协调性,开发身体机体的“智商”,满足发球技术对各种速度、旋转、落点变化需求,避免发球时肌肉受力的不平衡,发展双侧的对称性。

3.1.1抛球节奏的把控

发球抛球的稳定性极其重要,我们很难有机会面对两个完全一样的高度和位置,几乎每次抛球总有微小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就是时间与空间特征上的节奏差异。如何调控自身发球动作的节奏,在此就非常重要。对于这种节奏,则是要能做到选择-调整-实施。在这两种节奏的处理过程中,势必要动用神经对肌肉的控制,利用多方面的信息,通过对信息的综合决策,最终由身体做出精准的发球动作。因而,平时的训练水平必须保证在有效区域内进行技术动作的合理选择和使用。

3.1.2发球动作由慢到快的加速运行

发球动作在整个加速过程中,身体运动的快慢、用力的大小是肌肉收缩与舒张,时间间隔的长短合理交替的一种综合性特征。从肌肉运动的生理学角度看,技术动作节奏决定于肌肉收缩与舒张所产生的力,按照不同的时间间隔组合起来的力的合成就形成了节奏。从发球动作的表象上看,运动节奏是运动员技术动作自动化后的一种整体状态协调的呈现。比如费德勒的发球,常给人一气呵成,轻松自如的感觉,这种协调的整体状态,既是一种精确物理的控制,又与人们的知性表达直接相关,形成个体特有的合成协同效应。

3.1.3形成良好发球协调发力动力链

通过比赛录像资料的分析,能够发现运动员发球失误的原因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但其中大部分是时空节奏被自我打乱,造成击球动作不协调,意识和动作配合不一致,动作发力顺序被改变。

3.2注重发球与下一拍技术间的衔接,实现合成协同效应

网球高水平比赛中的强对抗,使发球速度越来越快,发球、接发球后的转换和制约能力越来越强。在发球局中,发球与下一拍之间的流畅衔接是发球局制胜的关键。发球技术有机组合以及发球后的战术意识的无缝对接是发球技术发挥合成及协同效应的至高追求,至此,高效发球的整个体系才算基本建立。

发球动作结束是下一击球技术的开始,需要培养球员学习处理发球与下一球之间关系的“结合”能力,或者叫做“启下”能力。在互保发球局,比分交替上升的关键时刻,如何在自己的发球局中,设计打乱对方的节奏战术,也就是我们常说发球的“做球”能力,是培养运动员战术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所以,高水平训练应该把重点放在提高处理发球与下一球之间关系的组球能力上,进一步强化通过发球技术,有效调节各种速度、旋转、落点变化的能力,利用发球获得主动性优势的能力,发球战术意识和技术动作协调配合能力,利用发球的变速、变转、变点,打破发球技术一贯常态,使发球更具突发性与威胁性。试想,即便运动员能够发出比较快速度的球,但如果只是在速度和节奏上也属于匀速运动,某种意义上讲,也降低了发球威胁性。

赛练结合的混合性训练可使运动员以多样化的手段,精选发球的有利方式,从中找寻最为有利的方法,达到发球的部分之间与整体之间的完美合成,取得竞争性的协同效应。从比赛竞争性的角度分析,围绕比赛制胜手段,利用发球牵制对手,发挥发球主控权,使发球局更具主动性和威胁性应是我国优秀网球运动员孜孜以求的上佳之选。

3.3纵向一体融通,发挥身体的整体能力

促进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的合成和协同,从整合角度分析,有效控制整合过程,突出发球各方面和各部分要素,找到它们之间的结合点,增加身体各部位配合,强调发球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目的性、稳定性、突变性、自组织性及相似性。

人体整个身体机体的各项素质,运动节奏感与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时空判断能力,运动协调能力,速度,力量素质有密切关系。伴随着对发球训练计划的评价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各种十分新颖、针对性强以及大量辅助性训练手段运用,给运动员心理与身体方面带来了新鲜刺激,这些均应被视为是提高发球专项技术的协调性、提高其生理、心理和比赛能力的必要手段。

3.4增效节“能”,升华合成协调效应

网球比赛往往耗时很长,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很高,降低体能的无谓消耗,提高动作做功的效率,也是区别运动员专业经验及层次的依据之一。所谓增效节“能”,即力推运动员将潜在的运动能力有效向专项技术转移,而各种能力通过训练加以有效的整合,则可以超越原有的优势,克服、改进乃至弥补自身弱点,从而达到能力与技术的新超越。

发球技术注重发展运动员的协调性,良好的协调能力往往可发挥其互补性功能,从而进一步完善运动中枢神经-肌肉间的联系,开发身体机体的潜在“智商”,满足发球技术对各种速度、旋转、落点变化需求。增效节“能”在发球环节就需要特别关注。要求运动员能够合理分配体能,保持发球技术诸多要素协调统一,技术本身达到自动化水平。要使运动员保持动作协调,神经-肌肉高效传导,则排除不良情绪干扰,保持平衡心态,将注意力集中于观察对手,评估自身能力以及下一步的发球技术、战术决策上。比赛中,打破运动员发球协调性的往往正是运动员自己,因此,懂得情绪调控,学会自我调节,不断总结比赛感悟,是优秀运动员不断晋阶的必由之路。

3.5形成个体最佳发球节奏

发球的运动节奏与运动员的风格密切相关,不可千篇一律。因此,每个运动员的发球都有一些共同的技术特点,但在实施中又各自带有不同的风格。一般意义上的运动节奏是在意识支配肌肉的发力与控制下完成,最终都属于人的大脑机能的反应,使最大的肌肉用力集中在最需要用力的环节上。良好的技术节奏依赖中枢神经对肌肉的正确支配。好的运动节奏应该是一条协调发力的动力链:信息——神经——理念(需要)——肌肉——发力。由感觉系统收集信息后,神经系统发出指令,根据综合信息决策的需要指挥肌肉进行运动,然后实现协调的发力。一旦这个协调发力的动力链被打破,运动员就会容易出现发球失误。失误的产生往往是由于丧失了自己习惯的节奏。

3.5.1发球抛球环节的节奏控制

发球抛球的稳定性极为重要,运动员很难有机会面对两个完全一样的高度和位置,每次抛球总有微小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就是时间与空间特征上的节奏差异。优秀网球运动员往往会根据这些差异,相应调整自身动作的幅度、结构与节奏,这一过程包括观察-选择-调整-实施几个环节。对此,运动员在平时的发球训练中需保证在有效区域内进行技术动作的选择和使用,因为所有这些环节均需要运动员在瞬间完成。

3.5.2加速环节的节奏控制

发球动作在整个加速过程中,身体运动的快慢、用力的大小均需要结合运动员个体需要,时间间隔的长短及合理交替往往因人而异。从生理学角度看,肌肉收缩与舒张产生各种力,不同的力按照不同的时间间隔组合起来形成节奏。从发球动作的表象上看,运动节奏是运动员技术动作自动化后的一种整体状态协调的呈现。仍以费德勒为例,其发球常给人一气呵成,轻松自如的感觉,这种协调的整体状态,既是一种精确物理的控制,又与人们的知性表达直接相关,是一种个体各运动单元高度合成协同的完美体现。

运动节奏感与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时空判断能力,运动协调能力,速度,力量素质有密切关系。伴随着对发球训练计划的评价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针对性强、新颖的训练手段被纳入发球训练,这些均给运动员心理与身体上带来了新鲜刺激,应当被视为是提高发球专项技术的协调性、提高其生理、心理和比赛能力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温伯格.网球心理训练[M].张忠秋,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2]王安利.国家网球队备战 2008 奥运会综合攻关研究子课题[C].中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指导纲要,2006.

[3]O’s Donoghue. P,Liddle, D.A Notational Analysis of Time Factors of Elite men’s and Iadie’s Singles Tennis on Clay and Grass surfaces [J]. Science and Racket Sports. 1998.

[4]保罗·勒特尔.世界一流网球技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5]陶志翔,胡亚斌,赵源伟,等.中国竞技网球运动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05(6).

[6]甄新喜,李竹青.竞技网球运动项目体能训练特征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1).

[7]张志华.田径运动能力与网球体能训练—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6.

[8]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176-178.

[9]周海雄,正建岳,许强.网球运动员体能与心理训练手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10]伦斯特伦.网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11]BiII Foran.高水平竞技体能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12]帕沃科米.体育运动中的力量与快速力量[M].北京:人民体育出社,2004(12):307-308.

[13]列·巴·马特维也夫.竞技运动理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14]陶志翔.网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15]LOFFING F.WILKES T,HAGEMANN N. Skill Level Andgraphical Detail Shape Perceptual Judgments in Tennis[J]. Perception.2011.

[16]W .SONG.H B KWAK,J H KIM, et al. Exercise Training Modulates the Nitric Oxide Synthase Profile in Skeletal Muscle from Old Rats[J].J Gernotol.2009.

[17]刘正国,丁洪军.网球项目体能的训练特征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4):92.

Abstract

Analysis of the gap of tennis service skill between China’s players and the world’s top players indicates that the opinion that tennis service is under the server’s absolute control is not true.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systematic service skill, namely, the service skill is a complete system and excellent players should pursue the synthetic and coordinated effect in their service. The effect includes: (1) synthesis and coordination from static to dynamic; (2) synthesis and coordination of various elements (subjects) involved in service; (3) synthesis and coordination from external to internal. Based on the above opinion, the author proposes a synthetic and coordinated tennis service training system which contains: (1) prioritizing coordination in the service training and make it play a dominant role in the service process; (2)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coherence between service and the following action; (3) integrating the body movements along the vertical line and use the overall strength; (4) improving the synthetic and coordinated effect through maximizing the efficiency and minimiz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5) developing individual’s best service rhythm. The paper also points out the 6 special abilities that athletes should have if they want to achieve the above effect.

Key words:Tennis; Service; Excellent Player; Comprehensive Factors; Synthetic Effect

CLC number:G845Document code:AArticle ID:1001-9154(2016)01-0061-05

(编辑孙君志)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9154(2016)01-0061-05

收稿日期:2015-09-28

作者简介:蒋宏伟,国家级教练员,研究方向:网球训练,E-mail:jhw@tennis.org.cn。

基金项目:国家体育总局国家队科研综合公关研究项目(2013A 131)。

China Tennis Academy, Nanjing Jiangsu 210014

猜你喜欢

发球网球
论心理因素对网球发球技术的影响
对当今世界高水平男排比赛发球体系的研究
世界女子网球单打运动员发球速度与拍数关系的研究
——以硬地赛场为例*
短式网球在少儿网球教学训练中的运用
超级殚跳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
发球上网的步伐
对发球的理解和体会
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