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创新探索①

2016-11-28石晓晨侯景明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导向意识院校

石晓晨 侯景明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辽宁营口 115000)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创新探索①

石晓晨 侯景明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辽宁营口 115000)

高职体育教学对于学生提高身体素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我国当前高职体育教学现状,探讨了高职体育教学的内涵和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就业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创新路径。

就业 体育教学 高职学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当今各用人单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有极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还需要有着相应的实践能力。以高职体育教学为例,在当今新的社会背景下,应该不断改变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就业导向为发展思路的高职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出更多有着高水平、高能力的人才,顺应当今世界教育的发展潮流。高职体育教学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因此各高职院校都应加强对此的重视程度,构建以就业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

1 我国当前高职体育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体育教学正在不断实现改革,教育改革应该借鉴一些国外的成功经验,并且综合考虑自己的国情和社会发展需要,将体育现代课程和教学观念作为教学理论基础,建立健全就业导向下高职体育教学体系。但是,就现在我国各高职学校的体育教学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教学理念落后

我国多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着教学观念落后的现象,仍然沿用传统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向学生灌输知识,缺乏师生间的交流沟通,没有响应新课标提倡的“以学生为本”,这样以来,就无法提高体育教学效率,起不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

1.2教学目标不明确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事业在不断改革,但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目标并没有因此实现创新,大多是依然使用传统的或是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目标,这样以来无法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的不明确,直接导致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课程体系缺乏职业实用性。

1.3教学方法不灵活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并没有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而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在当今就业导向的社会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已经不再符合需求,传统教学方法使得体育教学课堂枯燥无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性。此外,教学方法采用灌输式教学,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得不到培养。

1.4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长久以来,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评价方式仅以期末成绩为主,这样的评价方式不够科学合理,应该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出勤状况、学习态度等多方面指标。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不符合职业教育特点,无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全能型人才。

2 高职体育教学的内涵

2.1高职体育教学概念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具有生产、建设、服务等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全能型应用人才,在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高职体育教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等等。高职体育教学应注意的是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的人才。

2.2高职体育教学的特征

高职体育教学作为高职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部分,它的特征表现为:(1)生存教育。高职体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运用知识,强健体魄,增加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自然适应能力。(2)品德教育。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3)自我发展。通过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学生可以得到很大程度上的自我发展,既包括生理方面的,又包括心理方面的。(4)终身锻炼意识。通过体育教学,学生将会养成良好的锻炼意识,学生可能因此爱上体育运动,这样以来可以有效的降低学生生病机率,此外,学生通过高职体育教学可以获取相关体育理论知识,增强他们的体育素养,促进他们培养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意识。

3 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就业的重要作用

在当今就业压力如此大的社会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成为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就业的影响表现为:

3.1强身健体

通过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这对学生将来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可以根据工作岗位的特点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不断增加自身的职业体能,从而符合工作上较大的劳动需求。

3.2社会适应能力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承担体育活动组织工作等来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以来,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意识不断增强,在步入工作岗位后,学生也将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和适应能力。

3.3团队合作能力

由于体育活动有着极强的群体性,学生参与在任何一种体育项目都需要和团队其他成员配合好,学生将会从此明白团队沟通、合作的重要性,这对学生将来的就业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为学生将来在工作岗位上的团队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4培养竞争意识

体育活动自身就带有一定的竞争性,通过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学生的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在就业后,学生将会敏感的体会到整个社会环境的压力,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保证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打败。

4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创新路径

4.1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认知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理论知识教学也很重要,教师应该适当的增加理论知识教学比重,通过理论知识教学让学生深刻认识体育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等等。理论知识的选取上,应该综合考虑专业的岗位需求,针对学生将来要从事的职业进行相关体育知识教育。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应该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总之,通过理论知识教学,培养学生树立终身锻炼意识。

4.2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提高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参与性,高职院校体育老师应该努力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通过一些游戏等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各种体育项目的特点,综合考虑学生的心理状况,做到因材施教,比如说田径运动可以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品质;球类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等等。

4.3体育教学中融入职业素养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融入职业素养是十分重要的。老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体育比赛,让学生观看运动员在比赛中的顽强拼搏,培养学生的坚韧品格;通过运动员遵守体育规则等事项,学生将会不断提高自身行为规范性等等。

4.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将团队合作能力融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也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需求,因为学生在将来的职业岗位上,时时刻刻面临着和他人的接触,只有养成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工作效率。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各种体育项目,不断改善学生们人际交往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为学生将来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打下良好的基础。

5 结语

总的说来,在当今就业压力极大的社会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该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只有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综合考虑学生专业特点、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体育教学体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终身锻炼意识等,促进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1]罗敏.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体育教学改革策略[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4):88.

[2]李龙,唐晓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育改革[J].运动,2013(12):87-88.

G807

A

2095-2813(2016)04(a)-000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0.008

①石晓晨(1982—),男,辽宁营口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导向意识院校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偏向”不是好导向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