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市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2016-11-28赵红张童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34期
关键词:武汉市课程体系学院

赵红 张童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湖北武汉 430000)

武汉市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赵红 张童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湖北武汉 430000)

为了促进武汉市独立院校体育课程的发展与改革,提高独立学院体育课程的教学水平及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结合独立学院的办学特点,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武汉市独立学院体育课程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独立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提供思路。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独立学院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体系与教学评价机制单一。(2)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传统。(3)体育理论及健身知识的缺乏。该文提出了武汉市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独立学院 体育课程 改革 研究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依法享有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规定的各项奖励与扶持政策。独立学院的兴起和蓬勃发展顺应历史潮流,应运而生,因而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独立学院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应该以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学生的个性特点为依托,需要给予理论的特殊关注、考察和研究。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武汉市独立学院体育课程与教学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归纳整理,为该文提供理论依据。

1.2.2 访谈法

通过对武汉市高等体育院校的学校体育专家和体育教师进行访谈,并进行整理分析。

2 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分析

独立学院学生在高考录取时较普通高校学生来说,录取分数线较低,但每学年的学费标准却是普通高校的数倍,而多数艺术类的独立学院的收费标准更是高昂。由于高招时录取分数线较低,造成了独立学院学生的生源素质水平整体较普通高校要低。学生表现出集体荣誉感较差,组织性、纪律性较差,思想散漫,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氛围较差,不谦虚不谨慎,社会责任感及家庭责任感较差,难以管理,个性化特征非常明显。但由于独立学院学生大部分家庭条件优越,家长注重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因而学生的特长很突出。由此可见独立学院的学生具有其自己鲜明的特色,在教学时,要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差异的不同,其教学模式也应有自己的办学特色。

3 独立学院体育课程的现状分析

3.1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传统

独立学院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应该以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学生的性格特点为依托,建立适合独立学院学生自身的教学体系,做到特色鲜明,事半功倍。然而,目前武汉市大部分独立学院依然采用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的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缺乏独立学院自身的鲜明特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传统,教学结构单一,教学效果不佳。

3.2 课程体系与教学评价机制单一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崭新领域,在培养特色高等院校人才上有着巨大的潜力。然而目前武汉市大部分独立院校的体育课程体系并没有突出“特色”一词。体育项目的设置主要有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武术、艺术体操、体育舞蹈等,但学生选课时由于学校师资力量及硬件设施的缺乏、排课系统的局限,导致了学生只能在有限的几个课堂里进行选课,并没有实现按兴趣、按特长进行运动项目的学习,导致学生学习时的积极性下降。在教学评价机制上,学校制定的评价体系过度倾向于运动技能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情感评价,使部分学生产生了挫败感。

3.3 体育理论及健身知识的缺乏

体育理论课程与体育技术课程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体育理论来源于体育实践,但不是简单的反映体育实践,而是将丰富的实践经验加以正确概括,并提高到理论高度,揭示体育的客观规律,从而指导人们的实践。体育理论研究包括各运动项目的专项原理和方法及体育锻炼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密切联系教学训练实际,并指导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我国中小学体育以课外活动为主,缺乏体育理论知识及健身知识的学习。而目前武汉市大部分独立院校也未开设体育理论课程,导致了学生体育理论与健身知识的匮乏。

4 独立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建议

4.1 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指导思想

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改革要转变教学思想,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及学生的鲜明特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快乐体育”为目标,以增强学生体质和身心健康为出发点,注重学生运动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修养水平,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 “终身体育”的理念。

4.2 调整课程结构,创新体育课程体系

从独立学院配备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和学生的性格特点出发,构建符合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学生可以按兴趣、按特长、按需求、按时间参与体育运动,挖掘运动潜能,提高运动欣赏能力;要增强课程设置的多样性、趣味性、科学性。与此同时,实施“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课内自主选择运动项目、上课时间、任课教师,并实行小班授课(限定课堂选课人数),健全选课机制。课外采用体育俱乐部活动的组织形式,将课外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体育校队训练纳入课程管理,四者有机结合,课内外共同发挥效能。同时开设特色鲜明的理论课程体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丰富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与健身知识。

4.3 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同时加强对学生学练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能力及创新能力。教学方法的创新上,应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在完成既定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运用体育学领域的运动处方教学、分级教学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养成终身体育的理念。当代独立学院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新型的教学资源,应当优化其资源配置。正确引导学生合理运用场地设施进行体育学习及锻炼,让学生在现代化的体育场馆中体会到运动的真谛,让“我运动,我快乐”的理念深入每一个学生中,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体育的能力。

4.4 调整教学大纲,加快教材改革

教学大纲是实施教育思想和教学计划的基本保证,是进行多种媒体教学、教材建设和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也是指导学生学习,制定考核说明和评分标准的指导性文件。体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下,要求武汉市独立学院的体育教学大纲、体育教材,要结合其自身的办学特点,遵循创新性、可行性、实用性的原则,修订和编写新的教学大纲,根据学校的具体资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改革后的教学大纲要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全面性、实用性和可接受性。

4.5 改进课程考核与评价方法,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结合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改革传统的单一的体育课程评价模式,构建科学完善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新的体育课程考核方式要从学生的体能、运动技能、学习态度、行为、合作与交往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应侧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提高幅度和努力参与的程度。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收获快乐的情感体验,同时有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4.6 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教师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是提升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是实施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精湛的教学水平,扎实的专业技能,专业的师资队伍,是培养独立学院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条件。因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构建专业的师资队伍,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结合多种教学手段,是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1]胡靖平,于可红.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9):103-104.

[2]孙洪涛.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8):90-9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4.120

G807.4

A

2095-2813(2016)12(a)-0120-02

猜你喜欢

武汉市课程体系学院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基于CDIO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第十届中国足球协会第三次会员大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