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党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分析
2016-11-27邢颖
邢 颖
安达市委党校 黑龙江绥化 151400
谈党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分析
邢 颖
安达市委党校 黑龙江绥化 151400
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党校图书馆在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的同时,对其服务社会的重要性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认知,不断对服务模式进行优化创新,从而推进地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本文就党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重要性进行简要分析,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党校图书馆;重要性;服务质量
中国共产党党校是党委直接领导下的学校,主要任务目标是培养党员领导干部以及理论干部,是党委重要部门,为党员领导干部培训提供可靠的途径,并且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的助力。党校图书馆作为党校的信息中心,为教学科研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与信息资源,其职能的发挥直接影响着教学科研工作成效。因此积极探讨党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对于党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党校图书馆服务社会满足自身发展要求
现代社会发展形势下,党校图书馆服务于社会,能够形成优良的资源优势与服务优势,在社会中树立积极向上的形象,并改善公共关系,为党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目标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党校图书馆服务于社会,是党校图书馆的重要义务,这一义务与文献信息资源的实体意义保持高度一致。也就是说,在社会运行与发展过程中,党校图书馆中的文献信息资源不仅是党校图书馆的信息财富,也属于社会财富,因此党校图书馆有义务服务于社会,以确保党校图书馆内部信息资源得到优化利用,便于党校图书馆服务职能的有效发挥,推进社会生活的稳定有序开展。
若党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未得到有效利用,势必会影响党校图书馆职能的发挥,使得文献信息资源的实际价值并未得到有效利用,从而导致社会资源出现严重浪费,甚至制约着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党校图书馆服务社会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与时代发展需求相符合,尤其是当前社会发展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图书馆管理以及文献资源建设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真正实现与时俱进,推进党校图书馆自身建设与发展,应当优化党校图书馆管理方式与服务模式,加强文献资源的现代化建设,以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对党校图书馆的发展要求,从而拓宽党校图书馆的发展空间,实现党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促进党校图书馆服务社会职能的有效发挥。
二、党校图书馆服务社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群体对知识与信息的渴求也更为强烈。党校图书馆作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其内部包含诸多文献信息资源,是社会的共同财富与重要的社会资源,因此党校图书馆服务于社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就公共图书馆的具体情况来看,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公共图书馆都向社会免费开放,因此党校图书馆若想要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自身职能的有效发挥,其对外开放也势必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党校图书馆体制特殊,系统结构复杂,系统之间呈现明显的相互分割态势,同一系统内缺乏统一化的领导体制,各自为政的情况明显,长此以往,导致党校图书馆内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受阻,严重影响党校图书馆职能的有效发挥,文献资源利用率有限,甚至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并且导致党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无法有效实现共建共享。
当前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图书馆事业得到较快速度的发展,社会群体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也明显增强,这就一定程度上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优良的空间,进一步提高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率。国家政策方面也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相关的战略部署,将党校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以及公共图书馆等结合起来,建立现代化的体制机制,对图书馆资源加以整合与优化利用,以更好的满足社会群体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提高其文化生活质量,进一步推进党校图书馆事业发展进步,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网络技术与数字技术的应用,数字图书馆时代逐渐到来,并且呈现出资源数字化、资源服务智能化、资源服务快捷化等特点,而传统图书馆主要以纸质图书为主要资源,并且资源有限,且图书馆服务的灵活性不足,主要呈现出刚性服务的特征。数字化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相比存在一定差异,有效弥补了传统图书馆服务中的不足,提高了图书馆资源的数字化、服务的智能化,从而为社会群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通过研究可知,数字图书馆时代的柔性服务是当前党校图书馆服务方式中的最鲜明特征,党校图书馆服务于社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一定重要意义。
三、党校图书馆服务社会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当积极建设学习型社会与学习型政党,以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开展,在此种形势下,党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则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党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提供可靠的支持,因此可以认为党校图书馆服务于社会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校图书馆以及信息资源建设在学习型政党的创建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尤其是党校图书馆中包含诸多重要的文献信息资源,在服务于社会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多项职能,促进知识信息搜集、整理以及传递等环节的顺利实现,从而为社会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支持。党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为社会群体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并创建一个优良的学习场所,真正实现向社会开放,为社会群体获取信息资源以及学习研究等营造一个积极且健康的环境,促进社会读者科学文化知识以及素质能力的不断提升,从而为社会整体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型社会的构建,需要以学习为基础,离不开信息资源的支持,而党校图书馆服务于社会的过程中,更好的满足了构建学习型社会的综合需求,为社会群体提供学习的平台与场所,营造一个积极且健康的学习环境与文化氛围,并充分发挥自身职能,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由此可知,党校图书馆服务社会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校图书馆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应当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基于终身学习的理念下,引导适合群体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并将学习融入到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帮助其养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勤于学习,学医增智,从而在社会生活中开展一种人人学习、处处学习的新局面,营造健康的学习氛围,从而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满足学习型组织的发展需求,促进党校图书馆自身职能的最大化发挥。因此党校图书馆发展过程中,服务于社会是党校图书馆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四、党校图书馆服务社会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必然要求
党校图书馆中蕴藏着诸多重要的文献信息资源,若党校图书馆闭关自守,不向社会开放,势必会阻碍国家信息共享工程的顺利实施,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文化事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由此可知,党校图书馆服务社会能够为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有利条件,从而促进资源共享的顺利实现。因此党校图书馆应当具有大局意识和大图书馆意识,为促进资源共享的顺利实现,推进图书馆事业建设的顺利开展,应当积极建立专业化的数据库系统和学科导航,并加大宣传力度,为社会群体查询与获取信息资源提供极大的便利,真正实现党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
尤其是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为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推进文化事业的发展进步,党校图书馆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应当坚持与时俱进,转变以往图书馆服务模式,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最大程度的发挥图书馆自身价值,为社会经济建设以及地区发展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服务,确保文献信息资源的价值得到有效发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实现。时代在不断进步,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党校图书馆也提出了新到要求,因此党校图书馆应当转变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方式,积极服务于社会,并通过多种宣传方式来转变社会群体对党校图书馆的认知,优化党校图书馆服务职能,积极为社会提供服务,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此种方式下,有助于满足社会群体的文化资源需求,并促进党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顺利实现,提高资源利用率。由此可知,党校图书馆服务社会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必然要求。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党校图书馆是党校的精神象征,其服务功能是党校育人功能上的延伸。党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与图书馆的价值存在密切联系。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党校图书馆为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应当积极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模式,将党校图书馆服务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融,在准确把握社会用户对信息资源需求的基础上,面向社会用户,通过开办专题讲座、举办多种类型读书活动等方式,加大党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资源优势以及服务项目等方面的宣传力度,转变社会用户对党校图书馆的认知,并创新党校图书馆管理模式,为社会群体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服务,从而真正实现党校图书馆资源的优化利用,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资源服务。
[1]赵秀华.党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重要性浅谈[J].现代企业文化,2014(18):125-126.
[2]杨萍.党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思考[J].探求, 2013(1):117-120.
[3]刘志韵.党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6(3).
[4]袁琨.浅析党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问题[J].魅力中国,2014(2):385-385.
[5]郭智惠.浅谈信息化时代基层党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升[J].经济研究导刊,2015(15):294-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