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2016-11-27邸胜男牛秋婷

决策与信息 2016年33期
关键词:应用型实训体系

邸胜男 牛秋婷

黑龙江财经学院管理系 黑龙江哈尔滨

基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邸胜男 牛秋婷

黑龙江财经学院管理系 黑龙江哈尔滨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型国家发展的需要。应用型本科高校应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结合现有基础和条件,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转型;创业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转型,为搭建全畅通、全对接、立交桥式的多元化新型教育结构体系奠定了基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指应时代发展需要,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院校的转型发展。所谓“应用技术型院校”是一类为适应和满足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现有高等教育体系进行结构调整而产生的,与其他传统普通本科高校并行和等值,以科学知识和技术成果的应用为导向进行办学。

创新创业教育是指通过相关课程与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教育活动。创新创业教育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是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质量、打造办学特色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自觉树立与时俱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积极构建“三位一体”的分类教育体系,努力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环境与条件,开展切实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

一、树立与时俱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一)把握创新创业教育定位。应用型本科高校应以切实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为目标,将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核心;将创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新境界、专业教育的新内涵、就业指导的新指向;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

(二)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努力实现两项教育目标:第一,对所有在校生进行普及性的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与实践能力;第二,对部分有创业倾向的在校大学生实施创业者甄别、创业者培训和试创业指导的“创业精英教育”,提高学生创业实战技能。

二、构建“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一)建设“分类培养”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体系。课程教学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枢纽与核心。应用 型本科高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在各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创业与生涯教育”课程模块和“应用创新”实践模块,开设“创新创业意识教育”、“创业模拟实训”、“创业实战指导”三个不同层级的课程计划,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全覆盖、有自主创业意向学生和已创业学生的分类教学与指导。

1.面向全体低年级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意识教育”。主要包括创业意识培训、创新思维与方法、专业与入职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必修课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职业素养。

2.面向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开设“创业模拟实训”。主要包括创业模拟实训、团队合作与训练、领导力训练等课程供学生选修,以丰富大学生的创业知识、提升创业能力。

3. 面向已经实施创业活动的大学生及毕业生开设“创 业实战指导”。主要包括企业管理能力提升实训、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模块课程。创业者通过对不同模块的选修,提高自己在经营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抵抗风险等方面的能力。

(二)构建“全方位”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和互动,其实践性特点尤为突出。应用型本科高校要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打造各类创新创业平台,开展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构建创新能力训练实验、创业模拟实训、校园文化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立体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

1.创新能力训练。主要是依托专业实验室和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积极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举办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创新与技能竞赛,如电子设计大赛、广告艺术大赛、网页设计大赛、市场营销大赛等,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

2. 创业模拟实训。主要依托实习实训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实现专业实训与创业实训接轨、专业实训和顶岗实习接轨。通过对创业过程的模拟,为学生掌握创业基本知识,塑造创业精神,锻炼创业技能,提升创业素质提供有效途径。

3. 创业社团。主要是依托大学生创业俱乐部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等社团组织,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和创业大赛、创业名家讲坛、宣传创业典型、组织创业文化周以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使创业教育思想深入人心。

(三)打造“一体化、全过程”的创业项目孵化体系。创业项目孵化是架起创业知识转化与理性创业实战的桥梁,是创新创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依托校内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创业园、校企合作等方式,遴选一批创业意识强、有一定创业能力和潜力项目的学生团队注册校内模拟公司,进行创业实体经营,并从团队改组、 风投获取、运营管理及资源整合等方面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扶持,降低大学生创业的成本及风险,提高创业企业的成活率。

三、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创新。因此,必须从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制度建设、经费投入和实施设备等方面加强建设和投入,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

1.建设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2.健全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3.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制度建设;4.加大创新创业教育的经费投入;5.加大宣传力度,浓厚创新创业氛围;6.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促进研究成果转化 。

总之,要切实提高创业创新教育水平,必须大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整合校内外研究力量,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教育途径与方法、教育效果评价等专题研究,探索创业活动规律,获得研究成果,有力地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

[1]程宝华.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以衢州学院为例. 山东师范大学,2015-10-12 硕士.

[2]巩丽霞.应用型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考——基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探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09-25黑龙江财经学院科研项目,编号: 2016CC02

猜你喜欢

应用型实训体系
赛教融合下高职大数据专业实训平台自主建设探索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试论一体化的多功能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台研制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探索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创新应用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