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操作范式刍议

2016-11-27张艺馨

决策与信息 2016年33期
关键词:范式心理咨询咨询

张艺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湖北武汉 430205

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操作范式刍议

张艺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湖北武汉 430205

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是心理咨询与辅导中的一个特殊领域,明显不同于成人的心理辅导与咨询,这需要考虑到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环境等诸多因素,进而探讨适合小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咨询方法。要考虑形成怎样的适合我国现有国情的,现有文化和社会背景及家庭教育因素的操作范式。

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操作范式

一、心理学范式理论依据

(一)整合的系统心理咨询和辅导范式理论。系统探究促使心理辅导人员观察案主本身以外的社会系统,致力于将医疗模式转变为社会模式,其重点由个人转向强调其社会系统。一般系统支持者认为系统应被视为 在较大系统内的运作,在互动中沟通、改变和成长。而这些系统可以是个人、家庭、团体、组织,甚至是国 家”;其二是"生态探究",视个体包含于周遭环境系统持续的关系之中。它不同于传统的医疗模式着重内在心理、治疗的层面,而强调相互作用及逆向、预防的 探究;其三是帕森斯模型,"帕森斯认为不同类型的个体可以发挥整合的功能,以维持某种社会规则的运作”。

(二)后现代范式意义建构理论。后现代范式之下的心理辅导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后现代辅导追寻一个心理辅导人员和辅导对象“互为主体”的状态。因为只有达到这个理想的沟通情境,心理辅导人员与辅导对晚服彼此之间的互动才会有意义,而不是去纠缠所谓问题的界定。

二、心理辅导与咨询原理的范式

(一)以人本主义为基础,重构迷失的人性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反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伪科学化”、“功利性”和“市场化”;’反对一味地照搬西方文化的心理咨询与操作技术,反对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学科化”、“医学化”、“ 片面化”和“孤立”化。重构心理咨询与辅导目标,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的目标就是要发挥人的心理潜能,发展人的心理机能,发现人的自我价值,在于引导现代性的建构与发展,本质目标就是把人培养成一个具有全面而完美人性的现代人,实现人的真善美的和谐统 一,知情意的有机统一,人的社会性、主体性和实践性的高度统一。

(二)根据系统生态理论,建构了心理咨询和辅导范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

我们在实务中,面对服务对象时不仅应该先看到他们自己的问题,而且应该把个人的问题放到人际关系层面考察,放到个人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去评估。同时,建构新的心理咨询与辅导范式,在吸化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关注中小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命成长,为学生“成人”提供精神关怀。引领中小学生学会尊重生命,懂得生命价值,过富有意义、富有智慧的社会生活。脱离现实生活和中国文化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会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三)从后现代意义建构的角度,对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关系进行合理界定。

作为辅导者不是要把学生作为“客体”对象看待,去界定他的“问题”,确定一个解决问题的目标、方法等,像医生一样地解决他的问题。要求心理辅导人员和辅导对象的关系是 一种"互为主体"的状态。这就要求我们放下所谓专家的姿态。因此,理想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必须是一个真正平等合作的过程。

三、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技能的操作范式

一个完整的工作范式有理论、有技巧、有工作关系,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可以将一个完整的心理咨询过程概括为“1233”模式,即建立好一个关系(信任关系),掌握两个核心(沟通、尊重),控制好三个过程即事前事中事后,用好相对应的工作方法。坚持三个基本理念:同理心、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真诚。

在上述的基础上,形成完整治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基本技能的操作范式:第一步:尊重学生、积极无条件地关注学生;第二步:积极倾听学生;第三步:同理、评估和审思过程。

四、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操作范式

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角度,运用心理辅导与咨询的方式方法。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的方式方法(自我意识发展、学习心理、情绪情感、行为养成和矫正的辅导)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辅导。从正确认识自我,接受与悦纳自我,管理和控制自我形成完整的自我辅导。

(二)学习心理辅导。从影响学习的三大心理因素。想不想学——学习动机与情感,能不能学——学习能力与基础,会不会学——学习方法与策略三方面介入。

(三)认知与情绪辅导。侧重于合理情绪疗法在针对中小学生认知和情绪管理案例中的运用。

(四)行为养成和矫正的辅导。因为有限的语言和认知发展的局限,中小学生大多数不适合单纯的以洞察为主的深度谈话治疗,如对过去经历的重现。因为他们抽象思维有限,很难用言语表达和讨论他们的想法和情绪,一般,内心的需要和动机、情绪的波动、是通过他们的行为来表现的。所以行为疗法在中小学生行为训练、养成和矫正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调查研究,阳性强化法应成为中小学生行为辅导中占主要方法。

阳性强化法的基本原理:适应性行为出现时给予强化,如赞扬、奖励等,以建立或维持某行为;适应不良行为出现时,则不予强化或有意忽略,以消除某种行为。

(五)从心身保健和心理卫生的角度,调查研究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身心保健的方法包括心身疾病;心理障碍的识别与心理危机的干预;中小学生自杀的干预与处理。

[1]王书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

[2]王敬群,邵秀巧.《心理卫生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

[3]江光荣.《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4]刘华山.《学校心理辅导》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年.

[5]柳夕浪.个性培养与学校心理辅导.教育研究与试验,1995(4).

[6]Richard S.Sharf 博士 著,胡佩诚,等译.心理治疗及咨询的理论及案例.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1版.

张艺馨(1976.11-),女,籍贯:湖北省武汉市,现职称:讲师,博士在读,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g437指导性课题。

猜你喜欢

范式心理咨询咨询
法治范式的沟通主义进路
——简评《中国法治的范式研究:沟通主义法范式及其实现》(郭金平)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中国传统哲学研究中的认知范式转移
大学生心理咨询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服务与咨询
健康咨询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