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真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2016-11-27周文彰

新东方 2016年5期
关键词:理念绿色发展

周文彰

认真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周文彰

在我国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有多种发展观,或者叫多种发展理念,深刻地影响了我国的发展。通过对我国发展历程的回顾,笔者阐述了为什么说“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解读了“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和要求,最后对如何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发展理念,提出了建议。

科学发展观;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实现“十三五”的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就要树立并且贯彻新的发展理念,这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全会指出,这是关系到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的变革。

一、怎样理解“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要理解这个问题,就要把五大发展理念放到我国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去考察。在追求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问题上,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先后出现过多种发展观,或者叫多种发展理念,深刻地影响了我国的发展。

一是浪漫发展观。它的典型口号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它发生在1958年的大跃进时期。这种发展观,把发展看成是一个不受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而可以随心所欲的东西。主观愿望是好的,气概也很豪迈,但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忽视了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对发展的制约,不但没有推动发展,反而对发展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

二是荒唐发展观。它的典型口号是“宁要社会主义的低速度,不要资本主义的高速度;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宁要社会主义的贫穷,不要资本主义的富有”。它集中地表现在1966到1976年的“十年动乱”时期。它荒唐在两个方面:第一,把没有社会性、阶级性的东西硬说成是有的,例如发展速度、发展质量;第二,把好的一端拱手让给资本主义,把差的一端强加在社会主义头上。毫无疑问,这种发展观是反社会、反人民的。由于这种发展观的影响,再加上“十年动乱”的政治原因,到“文革”结束时,我国国民经济到了几乎崩溃的边缘。

三是重点发展观。除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这两个时期外,在我国占支配地位的是重点发展观。以粮为纲、以钢为纲,就是笔者所理解的重点发展观。这种发展观以问题为导向,并且对症下药,使我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走出困境,走向发展;它所体现出来的“重点抓,抓重点”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将会长久地起作用。然而,有重视就一定有忽视,有重点就一定有一般。因此,我们重视了城市,忽视了农村;重视了经济,忽视了社会;重视了发展,忽视了生态环境资源;重视了眼前,忽视了长远……这些忽视所带来的问题越积越多,越来越严重的环境资源问题、社会建设问题、民生问题使我们党认识到,发展观必须变革。于是,科学发展观就应运而生了。

四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发展理念上的一个重大进步。它强调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里的人,就是人民群众。所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以人为本的最高含义。真正是为了人民群众,我们的发展就需要全面,需要协调,需要可持续。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党中央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发展总体布局,这就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等。科学发展观被党的十八大写进了新党章,成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时代内容。

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创新不足,科技含量不高,是始终存在的问题,于是导致发展中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的动力主要不是依靠科技创新,而是依靠投入,依靠消耗资源和能源,依靠廉价的劳动力投入;发展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十分突出。这些问题呼唤着发展理念的新突破。我们党顺应时代实践的要求,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

五是五大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我们要想确立,要想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够面对应对当前的新矛盾、新挑战,必须用新的发展理念来引领发展行为,这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对我们国家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反映着我们党对发展规律的新的认识,是我们党在发展理念上的一个重大变革。

五大发展理念和科学发展观的关系如何呢?首先,五大发展理念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坚持。它仍然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仍然高度重视全面协调可持续。其次,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所重视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都被上升为发展理念,并且被丰富了内涵。例如,把创新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强调创新要贯穿贯彻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协调发展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协调。开放发展提出在全球经济治理中获得制度性的话语权。毫无疑问,五大发展理念的实质是:第一,五大发展理念是一种全面发展观,它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步骤的要求,对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第二,五大发展理念是一种系统发展观。创新发展是发展的核心,协调发展是发展的基本要求,绿色发展是发展的基本特征,开放发展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共享发展是发展的目的。五个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相互协调的系统。第三,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将根本改变我国的发展方式。更多地依靠创新驱动,将会使我们的产业从低端走向中高端,国家就会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富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理念是发展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五大发展理念不仅是“十三五”时期而且是今后很长时期我们要贯彻落实的重要发展思想。

二、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和要求

搞清楚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和要求,是我们贯彻落实的前提条件。学习和领会五大发展理念,最重要的就是搞清楚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和要求。

(一)创新发展

所谓创新,就是打破常规,突破传统,发现有价值的思路、方法或举措,从而产生新的效果。创新活动的核心是新。中央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我们要在哪些方面创新呢?回答是,一切方面都要创新。从大的方面来说,要特别重视四个方面的创新。

第一是理论创新。思想理论的创新历来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我国改革开放新时代是以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为先导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提出,让我们丢掉了“阶级斗争为纲”“发展是硬道理”,让我们抛弃了“造反有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成为我们党现今所有大政方针的理论源头……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大的理论创新指引我们开创了工作的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

第二是制度创新。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远性。好的制度能够调动一切积极性,制度如果有问题,就会压抑积极性;好的制度就能让坏人也干不了坏事,制度如果有问题,即使好人也会犯错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权力的使用就能得到规范,就难以被滥用和乱用,也能有效地防止以权谋私。制度创新一直是我们30多年改革的重点,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第三是科技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所以科技创新是主动力的创新。2016年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国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来自于强,企业赖之以来自于赢人,人民生活赖之以来自于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的科技。习近平总书记宣布再过五年我们国家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要跻身于晋升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要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第四是文化创新。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软实力和硬实力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影响力、精神动力,离不开文化的不断创新。“十三五”规划把文化创新摆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国家还提出了文化创新工程,包括文化内容的创新、文化形式的创新、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文化业态的创新。当然,文化创新里面也包含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

通过各个方面的创新,我国的发展方式,就能够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展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

(二)协调发展

发展当然要协调,如果发展是畸形的,各个方面很不协调,就会出现问题。毛泽东同志的《论十大关系》,就是论述发展的协调问题。协调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严重不协调。

落实协调发展理念,就要努力使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国家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协调发展。那么怎样协调呢?

第一,要实现协调发展,就得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所以国家就提出来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整体战略,实施一带一路经济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加快各界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受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统筹是实现协调发展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和思路。在“五统筹”的基础上,我们党又提出了“一体化”的概念,比如城乡发展一体化。

第二,要实现协调发展就得补短板。哪个地方薄弱,就加强哪个地方;哪些方面问题大,就先解决哪些问题,从而实现协调。经济学的“木桶原理”,说的是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不取决于这个木桶的高度,而是取决于构成这个木桶的最短一块木板的高度。要想这个水桶多盛水,就要补齐这块短板。所以,补短板就成了协调发展的重要思路和方法。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必须紧紧咬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比如,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就是一个突出的短板。在社会事业、生态环境、民生保障等方面,也都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短板。十三五时期,我们必须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

第三,要实现协调发展,就得新兴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同步发展。

(三)绿色发展

这些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国外多个场合,用“两山论”来讲绿色发展的重要性。他说,“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是最好的状态。假如两者只能取其一呢?总书记选择“宁要绿色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为什么这么选择?他接着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见,在总书记的眼里,绿水青山、绿色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绿色发展的内涵和要求是什么呢?至少包含三点:一是把环境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素;二是把经济与环境、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的目标;三是把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发展的内容和途径。

落实绿色发展要求,就要树立三大方式,瞄准两个结果。

第一,树立绿色生产方式。所谓绿色生产方式,就是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绿色产业。绿色产业包括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绿色服务业,等等。

第二,树立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跟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单位息息相关。多年前,海南省开展倡导“减少少用化学洗涤用品”“扔掉塑料袋,拎起菜篮子”“禁止捕食野生动物”等群众性活动,实质就是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海南省委宣传部倡导白天不开电灯、上下两层楼之间不坐电梯、离开办公室随手关空调、文稿没有定稿前用废文稿反面打印,这就是倡导绿色工作方式。绿色生活方式涵盖面很广,包括绿色饮食、绿色居住、绿色出行、绿色旅游、绿色服装,不搞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等。

第三,树立绿色思维方式。把绿色发展的理念内化为我们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就一定是绿色的。

在三个方式中,绿色思维方式是关键。有了绿色思维方式,才会有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通过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式、绿色思维方式,绿色发展就是要追求和实现两大发展结果:一是绿色产品。绿色产品有三个标志:生产时消耗资源、能源少,不污染;使用时能耗低、不污染、不伤人;使用后可回收、可拆卸、可再生,就是完全报废了,长期搁置也不危害环境。二是绿色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把绿色环境提到了很高的高度,他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一头连着社会和谐稳定。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总书记还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对照绿色发展要求,城镇绿化在很多地方与绿色发展的要求不吻合,主要表现是有绿无荫,即有绿色无绿荫,有绿树不遮阴。原因在于绿化陷入了三大误区:一是绿化目的误区,绿化是为了造景观,而不是造荫凉。二是绿化审美误区,认为绿化就是画画,种什么不种什么,服从画面的需要而不考虑生活的需要。三是绿化动机误区,把绿化当工程做,利益的考虑扭曲了绿化动机。三个误区导致一个结果:绿化不实。只求好看不求中用,只顾花钱不顾效益。笔者认为,城镇绿化要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要求我们树立新的绿化观:植树造荫,实用第一;美化环境,造景第二。同时,树立新的绿化审美观。这就是:树多就是美景,树老就是历史、就是文化。我们怎么绿化呢?就是打造林荫大道,路在哪里树到哪里。打造林荫大道的关键,是树要栽到路边,栽不到路边,树多也晒。林荫大道是个概括的说法,包括林荫大院、林荫小区、林荫宾馆、林荫停车场、林荫公园、林荫中心花园、林荫楼前广场,等等。林荫大道的实质是为了实现三个效益的统一,即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统一。一句话,绿化要以人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短短几句话,就把树的作用、地位讲得清清楚楚。

(四)开放发展

开放就是敞开大门、打破封闭,最初的内容就是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对内搞活之所以也叫开放,是因为过去我们僵化、死板、教条,一句话:不开放。因此,我们对内搞活就是开放。同时,对外开放又叫改革,即改革我们封闭的观念、封闭的体制,打开国门,请进来,走出去。所以,改革和开放在邓小平文选中,经常是相通的,开放也是改革,改革也是开放。现在我们讲的开放是在狭义上使用的,就是指对外开放。

我国开放的进程和步骤是从经济特区到开发区开放、沿海城市开放、省会城市开放、沿江沿线沿边开放、全国全方位开放。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们开放的领域是逐步放开的,从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到金融市场……现在我国最开放的地区是自由贸易区。

开放发展理念,核心就是要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目标是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开放理念要求我们实行主动开放、双向开放、公平开放、全面开放、共赢开放

第一,主动开放。就是要把开放作为发展的内在要求,更加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开放。开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越发展就越要开放。近年来我国推动二十国集团合作,提出“一带一路”建设,建立亚投行,就是我们主动开放的举措。

第二,双向开放。在开放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花的力气主要是请进来,引进国外境外的资金技术管理,在我们国内搞建设。现在我们坚持双向开放,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这是开放性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更好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的有效途径。

第三,公平开放。在开放的初期,我们依靠对外资外商实行优惠政策,比如他们从国外买来的交通工具、生产资料、生活用品给予免税优惠,企业所得税实行三年免税两年减半收税等。今天,我们要把开放的优惠条件放在环境的打造上,创造一个公平透明的体制环境、可预期的市场环境,使得各类企业都能够依法平等地使用生产资料,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

第四,全面开放。一个指的是地域,一个指的是领域。所谓地域是指东西南北中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改变我国对外开放东快西慢、沿海强内陆弱的区域格局,逐步形成沿海内陆沿边分工协作、互动发展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所谓领域,是指我们对外资外商开放的行业和产业越来越多。比如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就指出,我们要放开育幼、建筑设计、会计审计的外资准入限制,扩大银行、保险、证券、养老等市场准入。

第五,共赢开放。我们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建构广泛的利益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中国梦给其他国家带来的是福音,不是威胁。比如中国梦为法国梦提供机遇,法国梦也为中国梦提供机遇。各国应该合作共赢、共同圆梦。我们要在全球构建一个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创造有利于对外开放的国际环境。这既是发展理念的创新,也是我国外交工作和建构国际关系的新思路。

开放发展的目标,就是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经济,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制,市场深度融合,完善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中央推出了很多的对外开放的主要举措,比如我们又设立了新的自由贸易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开辟跨境多式联运交通走廊,支持企业走出去,建立对外开放的新体制,等等。

(五)共享发展

共享发展是一种最理想的发展状态。发展的结果,如果是一部分人有获得感,另外一部分人有失落感,甚至有被剥夺感,这种发展就会留下隐患。现在有些国家内患内乱不断,与此有关。

我们追求的就是一种共享发展,这不仅因为这是人类最好的发展状态,更重要的,是实现我们党的宗旨的要求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我们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实现共同富裕,让人民都过上好日子。所以,共享发展是我们的必然追求。

当前,我们谋求共享发展的具体任务是,以扶贫脱贫、缩小收入差距为抓手,以推进区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保障,以推进共同富裕为目标。

第一,狠抓扶贫脱贫。扶贫工作的新思路就是实施精准扶贫,就是说是什么原因贫困的,就对症采取什么措施:对于有劳动能力但是没有项目的,采取产业扶贫、项目扶贫。对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采取移民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行兜底扶贫。通过实施精准扶贫,保证七千万贫困人口到2020年全部脱贫,使贫困县这个帽子只存在于博物馆里。

第二,缩小收入差距。缩小收入差距是不说收入分配就没有差距。平均主义、“大锅饭”对于发展永远都是绝对有害的,所以差距是允许存在的,但是这个差距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现在是收入差距过大。需要强调的是,缩小收入差距,并不是对“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个人先富起来”的政策的否定;在我国从贫困走向富裕、从不发达走向富强的征途上,让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和个人先行发展、先行富裕,已被实践证明是一条正确的思路;企求齐步走、肩并肩式的发展只能导致共同贫穷,因为那样只能以发展最慢的地区和个人为参照。

第三,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的特点是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医疗公共服务、教育公共服务、文化公共服务、养老公共服务,用以满足基本民生需求,无论城乡、无论东西南北,都应当均等的享受。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共享发展的极其重要的一步。

第四,推进共同富裕目标逐步实现。当然,从共享走向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过程,我们促进共享发展,既要明确方向和目标,也要把握好阶段性特征,一步一个脚印走向共同富裕。

共享不是坐享其成;共享不是不劳而获。共享需要共建,共建为了共享。要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局面。所以,每个人都应秉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继续艰苦奋斗。

三、把五大发展理念变成五大发展行为

(一)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号召,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世界科技发展酝酿新突破的发展格局,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加快形成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机制和环境,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习总书记指出,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二)要把五大发展理念内化为大脑软件

只有内化为大脑软件,使之成为我们的操作系统,转化为我们的思维方式,才能保证这五大理念得到落实。我们都熟悉和使用电脑,对于“软件”和“操作系统”的重要性,都会有感性的、直观的理解。比如,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每个领导干部再熟悉不过的,但在行动上却并不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有的甚至贪婪地追求一己的私利。为什么知和行严重不一呢?原因在于为人民服务在他们那里只是知识,没有内在化为他们的大脑软件或操作系统,没有变成他们思维方式。所以,对于五大发展理念,最主要的是要往脑子里学,往血液里融,直到成为领导干部的思维方式。

(三)顶层设计好,基层抓落实

一讲顶层设计,大家自然就想到党中央国务院,这当然是我们全国的顶层。其实,各个层级都有自己的顶层,省有省的顶层,市有市的顶层,一个厅局也有自己的顶层,厅局内部的处室也有自己的顶层,因为一个处室往往承担着整个地区一个系统的工作。例如,省委宣传部理论处负责全省的理论工作,省发改委交通能源处就承担着全省交通能源领域的发展改革工作,当然要设计好。顶层设计是指的各层各级都把自己的顶层设计好,然后通过基层去抓落实,让所有顶层设计落到实处。抓落实要走出自己的办公室;深入基层才能把工作落到实处。

(四)要弘扬“三严三实”的作风

落实就要弘扬“三严三实”的作风和精神。笔者曾收到一则短信,列了三个简单而有用的公式:1.“开会+不落实=零”;2.“布置工作+不检查=零”;3.“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特别是这次活动都告诉我们,不明确责任,不落实责任,不追究责任,从严治党是做不到的。第一,开会讲不落实等于零。第二,布置工作只要不检查等于零。第三,抓住不落实的事,加上追究不落实的人,就等于落实。

(五)建立激励机制

通过激励机制来点燃我们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热情。五大发展理念能不能得到贯彻落实,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事关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事关中国梦能否早日实现。各级领导干部务要学深学透,真抓实干,让五大发展理念成为实实在在的五大发展行动。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Z].

[2]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Z].

[3]任理轩.“五大发展理念”系列解读之一[N].人民日报,2015-12-18(7).

[4]任理轩.“五大发展理念”系列解读之二[N].人民日报,2015-12-21(7).

[5]任理轩.“五大发展理念”系列解读之三[N].人民日报,2015-12-22(7)

[6]任理轩.“五大发展理念”系列解读之四[N].人民日报,2015-12-23(7).

[7]任理轩.“五大发展理念”系列解读之五[N].人民日报,2015-12-24(7).

[8]周文彰.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J].金融博览,2016(09).

[9]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上的讲话[Z].

[10]周文彰.谈“深刻把握新发展理念”[EB/ OL].人民网理论频道,2016-07-07.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导)

B27

A

1004-700X(2016)05-0001-07

猜你喜欢

理念绿色发展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绿色低碳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