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外视野下的现代汉诗选本
——以当代美国华人学者为中心

2016-11-27钱韧韧

中国诗歌 2016年4期
关键词:诗选学者建构

□钱韧韧

海外视野下的现代汉诗选本
——以当代美国华人学者为中心

□钱韧韧

当代美国华人学者的现代汉诗选本是考量中国现代汉诗选本编纂与传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特别是叶维廉、张错、奚密等人对现代汉诗的编选与翻译,向西方(主要是英美国家)翻译传播了优秀的现代汉诗文本。其诗歌选本批评及其实践,对我们把握现代汉诗的历史发展与经典秩序有着特殊意义。

美国华人学者的现代汉诗选本在一定程度上是“西方化的中国人”(westernized Chinese)编译的选本,他们长期浸淫西方世界,骨子里却根植于中国传统,他们的编译面向的读者要复杂得多,包括三种类型:不懂中文的英语读者;懂中文(或正在学中文)的英语读者;说英语的中国读者。而诗选(文选)进入大学教科书会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也会加速现代汉诗经典化的建构。叶维廉、张错、奚密等人的现代汉诗选本在美国(英语世界)取得了广泛影响。他们都是美国华人学者中研究现代汉诗多年的专业研究人员,编选的英译现代汉诗诗选多在美国权威出版社,如爱荷华大学出版社、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耶鲁大学出版社等出版,这与诗选赢得读者与市场有很大关系。这些选本出版后众多媒体与学术机构给予了支持与赞誉。哈佛大学宇文所安教授在《新共和》中便撰文指出,奚密的《中国现代诗选》是一部反映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经验的丰富证词;耶鲁大学孙康宜教授也认为,这是一部重要的诗选,它精彩的导言给人们描画了中国大陆与台湾现代汉诗的发生情况,它的翻译也相当出色精当。当代美国华人学者的现代汉诗选本在塑造“中国形象”与中国文学作品的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大作用,对文学作品的经典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建构、解构与重构文学史/诗歌史的秩序也至关重要。

当代美国华人学者编选翻译现代汉诗注重以作品的艺术发展规律及美学特质为依归,来重构文学史的历史意识和文学作品的经典化秩序。张错在编选《千曲之岛:台湾现代诗选》一书时在导言中坦承“我当初的选择纯粹以诗的质量为准,丝毫没有考虑到诗人的名望”。该部诗选1987年在美国出版,同时在台湾推出了中文版,共选入郑愁予、余光中、杨牧、洛夫等32位诗人共一百五十余首诗作,以“历史进化观念”来呈现台湾新诗二十余年的发展线索,为人们勾勒台湾现代诗史的地形图。叶维廉以现代主义诗歌标准和观念来遴选诗歌文本,他的《中国现代诗选:20位中华民国诗人,1955—1965》与《防空洞里的抒情诗:中国现代诗歌,1930—1950》两部现代汉诗选本以接续历史整体性的视野来观照大陆三四十年代与台湾五六十年代的现代主义诗歌,在时间上冲破了历史政治意义上现代与当代的人为分野,在空间上打破大陆与台湾隔绝的各表一枝的新诗史(文学史)书写模式,较早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百年现代汉诗发展史的整体理解。奚密的《中国现代诗选》编选了66位诗人三百余首诗作,时间上从1910年代横跨1990年代,空间上囊括大陆、台湾、香港等地区的诗作,集中体现了其“现代汉诗”的学术抱负及对中国百年新诗史海外建构的宏图。他们的现代汉诗选本较好地融合诗歌的审美性与历史性,为西方世界了解中国现代汉诗打开了窗口。

美国华人学者的现代汉诗选本受到美国(英语世界)的读者趣味、市场需求、高校教学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在后殖民主义等具有解构思想的思潮影响下,西方一些知识分子通过对第三世界的文化等“边缘文化”的研究,来谋求向“中心”的滑动,中国现代汉诗在海外(美国)的编选翻译传播与此有很大的关系。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地位的提升,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文学(古典汉诗/现代汉诗)在国外相关领域也自然而然获得相应的礼遇。可以预见,这多种的因素促成了现代汉诗选本在海外(美国)的编选与流布,这一趋势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还将会得到大大加强。

美国华人学者在现代汉诗选本的编选中可以借其编译批评实践活动来解构/重构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其作为“他者”解读中国的“特权”自有其文化价值与诗学意义,且生发出了不同于中国本土学者的研究视角与批评观念,其视角、观念值得我们将之视为一种外来话语资源而获得自我反思的“认识装置”。现代汉诗的研究,需要在中西的互比互对互识中,促进海内外学界的学术互动,推进百年现代汉诗研究,促进“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整体观”的深化,推动“跨地域的中国现代诗学”的形成与建构。

猜你喜欢

诗选学者建构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学者介绍
邓辉诗选
蔡显江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