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选药治失眠
2016-11-26
成年人或多或少都经历过失眠的苦恼,很多人不得不借助于安眠药才能入睡。尽管现在西医的镇静催眠药副作用越来越小,但长期服用仍然会给患者带来生理或心理上的负担。
然而,当我们为失眠寻求中药治疗的时候,又常常因为不分证型胡乱用药而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其实,引起失眠的诱因,与患者近期的生活际遇和情绪心境等有关,这些都可以成为中医辨治失眠的重要依据。因此,中医将失眠分成不同的证型,需有针对性地选用药物。
1.肝郁化火型
多与心情烦燥或近期多事不顺等相关。一般入睡较慢,多梦而且梦境多较紧张或激烈,平时性情急躁、容易发火,伴有口干喜饮、口苦、口中异味、双眼球结膜充血、心烦、尿黄、大便干结或便秘、舌红苔黄。
药物可选用可选用龙胆泻肝丸、丹栀逍遥丸、六神丸、黄连上清丸等,按说明书服用3~5天即可。
2.胃肠积热型
多与生活不规律或饮食无节制有关,如暴饮暴食,过多摄入辛辣、油腻、燥热食物和兴奋性饮料等。一般入睡慢且睡不踏实,睡醒后头昏沉重,注意力不集中,往往伴有痰多、胸闷、腹胀、打嗝、心烦、食欲不振等,可见舌苔厚腻。
药物可选用保和丸、越鞠丸、鲜竹沥水等,按说明书连续服用3~5天,并适当节食,戒烟酒。
3.心血瘀阻型
多与外伤、长期情绪压抑等有关。失眠时间一般较久,而且较重,可能会彻夜不眠。往往在发病前就有体内瘀血的征兆,如面色发暗,眼眶、嘴唇周围或舌体颜色偏于紫暗或有瘀斑,妇女可能长期月经不调或闭经等。
药物可选用血府逐瘀颗粒(或胶囊)、脉血康胶囊、乐脉颗粒等,拟在医生指导下服用10~15天。
4.肝肾阴虚型
多见于老年人,更年期人群也常见。多表现为人睡困难,浅睡易醒,或醒后再难入睡,可伴有手足心灼热感、心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平时口干或夜间口干,舌红苔少或显得干燥不润。
药物可选用天王补心丹、枣仁安神胶囊、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综上所述,中医对失眠的治疗是因人而异的,选药也因证型的不同而不同,不可一概而论。另外,失眠的类型在每个人身上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用药也不可始终如一,有时病情变了,选药也应不同。根据自己身上的表现,在医生的指导下“对号入座”,才是正确选药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