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及促进策略

2016-11-26李铜山

中州学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形成机理基本思路

李铜山

摘要: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主要包括生态耦合机理、文化孕育机理、结构演进机理和产业互动机理。要理智性利用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就要重视夯实厚重的生态耦合环境,重视秉承稳固的文化孕育基础,重视拓展多维的结构演进路径,重视拉长完整的产业互动链条。要全力培养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因子,可采取的促进策略包括:搞好顶层设计,明确规划分工;强化财金支持,提供科技支撑;扶植竞争龙头,优化发展环境;培育产业园区,打造知名品牌;制定激励政策,促成协同联动;鞭策创新发展,改革管理体制。

关键词: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基本思路;形成因子;策略取向

中图分类号:F3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6)10-0037-07

所谓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是指促成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孕育和成长的相互联系机缘和相互作用道理。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发展和壮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是极其重要的关键环节。而要加速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壮大,就必须首先弄清楚其形成机理。本文即对此展开分析和讨论,在透析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同时,提出促进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操作策略。

一、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能够影响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生态、文化、市场、产业等多个方面。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正是这些影响因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和综合作用的结果。

1.生态耦合机理

气候、水文、地理等自然特征,土地、生物、矿藏等自然资源禀赋,以及依附在自然特征和自然资源禀赋基础上的农作物集聚种植,是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原生基因”和“初始载体”。

其一,自然特征导致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孕育及成长。气候对于塑造自然系统起着决定性作用,是关乎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性条件。水文是构成环境的重要物质,是关乎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茁壮成长的最活跃的因素。地理及其临近性可充分发挥技术、地缘、文化和社会背景等地域优势,可共享各种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会产生规模效应,可促进隐性知识的学习与交流,求取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外部规模经济溢出效应。

其二,自然资源禀赋是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发展基础。农业是一个对自然资源禀赋依赖性很强的产业。土地、生物、矿藏等自然资源禀赋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自然资源禀赋优越的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态势也更好,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成果也越突出。

其三,农作物集聚种植是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形

2.人文孕育机理

由历史文化、人力资本、市场环境、政府引导和调控等共同构成的深厚的“大人文”底蕴,是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成长载体。

其一,历史文化是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社会基础。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存在一定程度的继承性和延续性,区域内的原有文化对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大量实践证明,特定区域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有一条主线,这条主线就是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会随着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潜移默化形成内生性发展。尤其是到了现代社会,现代农业在新的科技高度开始重新的内生式发展,逐步形成了农业生产综合体、特色农产品生产集群,特定的历史文化及其传统更是成为了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不断创新、累积、溢出的社会基础。

其二,人力资本是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要素。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是在新知识、新理念、新工具、新手段支撑下形成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其发展要求同时具备经济上的低成本、技术上的高含量、生态上的可持续以及社会上的普惠包容。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可以重新定义农业发展的内涵,重新构造农业生产流程,促进农业新型产品的开发和市场推广,提高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自身的发展水平和其在经济中的相对比重。

其三,市场环境是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内生要素。良好的市场环境是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迅速发展的有利保障;反之,则会阻碍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良好的市场环境以及规模经济与协同竞争共同形成的市场驱动力,对于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会产生如下积极作用:充足的市场需求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成长空间;市场内客户结构决定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产品类型;开放的交易机制有助于降低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成长成本;有序的厂商结构有利于促进整个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

其四,政府的引导和调控是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外推力。这主要体现在:政府通过制定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促进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通过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品牌建设;通过提供有效的公共性服务促进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开发新品种以及通过引进新品种来提高区域内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通过提供有效的公共性服务促进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宽松外部环境的形成;通过制度变迁落实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政策投入和防范产业集群发展的盲目性、跟随性以及产业间的恶性竞争。

3.结构演进机理

由产业周期、升级优化、根植性、比较竞争优势、价值链等诸多方面共同构成的结构性因素群,影响和调节着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演进过程的快慢。

其一,产业周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萌芽期的产业,特定要素或者产品会出现小范围的集聚,产业内企业数量较少,各个企业基本上处于同一生产环节,生产线和产品存在着严重的同质现象,产品类型较少,技术也不成熟,市场需求有限,这些都限制了产业集群的发展。成长期的产业,特定要素或者产品集聚速度加快,区域内企业数量和结构有了较大的发展,产业内企业数量大幅增加,产业链条开始延伸,分工不同的企业共同支撑起产业集群活动,企业间的经济技术关联程度大幅提高,产品类型也日渐丰富,产品品牌正在形成。而成熟期的产业,规模企业数量大幅增加,区域品牌已经形成,市场开发程度较高,市场份额较为稳定,市场需求主要表现为产品的迭代更新,产业集群发展处于稳定状态。衰退期的产业,很多产业由于技术上的限制导致形成了需求上的限制,从而导致了市场需求萎缩,产品生命周期和产业生命周期都面临重大挑战。产业衰退会导致产业集群消亡,产业再成长则会使产业集群实现转型发展。endprint

其二,产业优化升级是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人们对于供给的需求也不再单纯地表现为对必需品的需求,而是正在实现由量向质的转变,如何更好地适应需求的变化,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是产业持续发展需要考虑的问题。只有迎合市场需求,适时地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丰富产品内涵,实现产业发展的优化升级,才能在市场发展转型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就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而言,推进技术革新,完备产品储备,推进产品升级,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实现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条件。

其三,根植性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方向的潜能。根植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于特定产业经营的熟悉程度、内部运作机制的掌握、经营关系网络的成熟等因素使得其继承者更加具备入行的优势;二是产业经营会引起其他人的模仿,后来者的模仿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供给方的数量,提高了市场的竞争度,经营者之间的相互模仿竞争和合作促使了技术的革新和传导,提高了产业收益,促进了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就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而言,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带来的收益会使得继承者掌握企业在产业集群式发展中的经营经验,形成完善的运作机制,同时也使后来者积极地参与到集群的发展之中,壮大产业集群的规模和发展队伍,从而促进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其四,比较优势是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必要条件。就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而言,比较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业发展所具有的较高的自然依赖度赋予了自然地理更多的先行优势。比较优势(特定的环境或者丰富的资源)的具备使特定区域发展特定类型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机会成本较低,发展收益更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阻碍较小。从我国农业发展的实践来看,无论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转变,还是农业产业链条的构建,还是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比较优势(动态比较优势)都为农业的升级发展提供了较低的发展成本,实现收益的周期较短,收益相对较高。

其五,完整的价值链是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壮大成长的突破性条件。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的产业环节处于分离状态,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消费之间缺乏中间环节的链接,农产品的消费质量较低;农业生产内部的各个环节发展缓慢,彼此之间的经济和技术联系程度较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分离,农业生产收益较低,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受到挫伤,使得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因此,要实现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壮大成长,必须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及贯穿整个环节的运输物流和信息咨询与服务完整地结合起来,将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产业链条嵌入到大市场的价值链条之中,扩大市场范围,提高产业集群的收益,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突破性要素。

4.产业互动机理

产业关联度、合作需求、产业组织模式选择、消费需求培育、供应链建设、基础设施共享等诸多方面共同构成的互动性因素群,决定着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演进结果的优劣。

其一,产业关联度决定着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从大产业视角看,如果一个地区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与其产前关联产业、产后关联产业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该地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就有了广阔的拓展空间。否则,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真的就“群不起来”。

其二,合作需求决定着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内生动力。区域内众多的农户、加工企业、运输组织、服务机构、科研机构和政府等相互合作的意愿强烈,能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仅能逐渐形成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而且能共同促进区域内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其三,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决定着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凝聚力。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组织模式是指在农业产业集群总体框架下,集群内各个职能单位以生产为核心聚集成群的具体方式。依据产业“投入—产出”价值形成过程,可以将农业产业集群组织模式分为聚合型、发散型、网络型、平行链型四种类型,其中聚合型、网络型两种类型的凝聚效应较大,发散型、平行型两种类型的凝聚效应较小。但无论怎样,这四种类型的农业产业集群组织模式,都在推动着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及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其四,消费需求培育决定着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规模。消费需求包括存量消费需求和潜在消费需求。就存量消费需求而言,不同的区域由于具备不同的经济社会环境,拥有数量不同的人口规模、强弱之分的农产品加工能力、服务种类和服务质量不同的农业生产服务业发展水平,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规模也不相同。一般而言,具备较多人口、较强的农产品加工能力、发达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的区域形成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其发展的规模要大于那些在这些因素上发展滞后的区域所形成的产业集群。就潜在消费需求而言,现有的市场需求受制于高度同质化的市场供给,同质化的农产品供给使得市场需求刚性导致市场规模受限。只有实现农业生产精细化,丰富农产品的需求属性,培育市场需求,打破市场需求刚性,才能进一步壮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规模。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消费需求不仅可以向生产者发出生产产品的信息,而且能够告诉生产者消费者对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的需求结构更加复杂,一种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从研发、培植、生产到营销、运输所形成的价值链过程已经很难由一家企业独立完成,即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生产过程的相互关联性更强,关联生产者要想获得内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就必须将大量与现代农业某一特定产业或产品相联系的关联支撑机构集聚到一定的区域内,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纵向关联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其五,供应链建设决定着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高度。价值链决定了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价值形成、价值构成,供应链建设则决定了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价值实现方式。供应链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高度,这是因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是由众多的经济利益主体基于经济上或者技术上的关联有序地组织形成的经济关系体,而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企业。通过改进企业间的供应链建设,将各个利益主体所提供的生产要素和资源要素有机联系起来,催生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紧密度和凝聚力,提高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高度。endprint

其六,基础设施共享是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硬件支撑。基础设施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体现,也是经济社会实现进一步发展的硬件支持。基础设施条件优越的区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社会发展程度较高;而基础设施条件存在不足的区域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社会发展水平也相对较低。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而言,东部地区由于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而西部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发展较为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格局。同样,就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而言也是如此,基础设施完善的区域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往往具备初始优势,进而可能导致形成累积优势,推动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持续性增长。

二、理智性利用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

基本思路明晰了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就可以形成理智性利用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基本构想。

1.重视夯实厚重的生态耦合环境

要将尊重自然条件,保护自然资源,谋求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协同生存和协调发展的紧密结合与良性互动状态,作为实现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原则。

为此,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坚持和完善现代发展方式,改善和保持优质的生态环境,从而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首要前提。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需要转变传统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模式和农产品加工模式,通过技术革新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装备升级提高生产的产出效率,通过管理革新优化农业生产的市场运作,节约资源的投入总量,实现农业生产的提质增效发展。大力推进农田灌溉水源保护、土地平整和土壤肥力恢复工作,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制度,避免出现“先生产、后污染”或“边生产、边污染”等以牺牲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

比如说河南省鄢陵县,地处亚热带和北温带的过渡地带,阳光充足,泉甘土肥,生物资源丰富,是“南花北移、北花南迁”的天然驯化基地,为该县成为国内知名的现代花木产业集群和自然风光旅游景点奉献了“奠基礼”。

2.重视秉承稳固的人文孕育基础

要将重视人文理念的培育,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软环境,作为实现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抓手。

为此,一个核心任务就是促成农民发展思想的转变、传统观念的革新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实现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仅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例。现代农业是市场农业,市场导向要求农民不能将目光仅局限于自身能生产什么,更要着眼于市场需要什么;现代农业是优质产业,农业生产和农民身份并不是社会底层和低收益的代名词,现代农业生产前景辉煌;现代农业是科技产业,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不能仅仅依赖于传统农业生产经验和加工工艺,更要依赖科技进步和工艺革新。

再比如说河南省鄢陵县,其花卉栽培始于唐代,兴于宋代,盛于明代和清代,其长期形成的花历史、花文化、花人才、花技术、花市场、花政策等,为该县铺设了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运行线”。

3.重视拓展多维的结构演进路径

要将促动产业结构演进的进程,纠正产业结构演进中的偏差,确保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走上正确轨道,作为实现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约束。

为此,一个核心任务就是明确和践行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健康发展的优势竞争途径,极大地降低经营成本和提高竞争力。归纳起来,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健康发展的优势竞争途径有三个:一是成本竞争优势途径。充分利用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生产带来的资源聚集,发挥外部经济优势;充分利用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公用基础设施和专业设备,降低产业公共投入水平,提高公共设施设备的利用效率;充分利用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干中学”和“知识溢出”效应,降低集群的人才集聚和培养成本。二是价值竞争优势途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是由众多存在经济或者技术上联系的多个经济主体聚集在一起构成的产成品生产综合体。一般而言,整个集群基本涵盖了从初级产品到高级产品的生产过程,可以形成一个闭路的价值链条,产业链条基本完整,价值增值能力强。三是品牌竞争优势途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可以提高与政府的议价能力,改善与政府的公共关系,进而获得政府在品牌建设上的支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认定是一个事实案例;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品牌建设更多的是产品品牌建设和产业品牌建设,这种品牌优势具有较好的集群公用价值,集群内大多企业都可以使用集群品牌,形成品牌优势。

又比如说河南省鄢陵县,其紧抓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和美丽中国建设等重大机遇,适时地筹划花木产业发展周期,不断推进花木产业的升级优化,在全县一半以上的乡镇根植花木产业发展理念,全力强化本县花卉产业的比较竞争优势,持续提升全县现代花木产业集群的价值链,为该县开启了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动力键”。

4.重视拉长完整的产业互动链条

要将不断地延伸现代农业的产业价值链,构建基于完整产业价值链条的人才专业培养机制、劳动力就业吸纳机制、资源聚集和优化配置机制、增长极与辐射地交互机制和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等“五大机制”,利用产业链条的联动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实现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取向。

为此,一个核心任务就是拉长完整的产业价值链条,构建经济利益共同体和技术关联共同体。完整产业链条将处于产成品过程中的各个企业链接在一起,整个产业链价值实现是单个经营主体价值实现的前提,产业集群内部要求各个经营主体合作于共同的经济利益,各个经营主体之间利益方向具有一致性。换句话讲,企业层面和产业层面的利益诉求是一致的;经济诉求目标的一致性会促使集群内各个企业相互合作,从而推进技术创新,甚至成立集群层面的技术创新主体。经济利益共同体和技术创新共同体可以进一步促进产业融合和产业业态创新,从而进一步延伸产业价值链条。

还比如说河南省鄢陵县,大力发展观光旅游业等花木产业的关联产业,广泛地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推动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的形成和发展,通过花木供给品种和质量的升级推动培育新的消费需求,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等现代花木销售供应体系,并日益完善道路、电网、亮化等基础设施,成为了加速构建和全面升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活力源。endprint

三、全力培养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因子的

策略取向1.搞好顶层设计,明确规划分工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认真做好农村工作的顶层设计工作,统一部署,协同推进,制定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长期战略规划,牵头完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政策扶植、区域安排、产业协同、科技提升、服务支撑、级别评定和品牌培育等工作,构建支撑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社会化体系。

另一方面,要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功能划分,明确各直接职能部门的责任界定和工作范围,突出国土资源部门的农业发展土地工作职责,突出农业厅局的产业集群培育、认定、评级和管理职能,突出发改委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工作,突出水利厅局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田水利灌溉等方面的作用,协调做好电力系统的电力供应工作。

2.强化资金支持,提供科技支撑

一方面,要推进建立政府主导的公共财政和社会资本有机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投资基金,加大重点项目和重要集群的基金支持工作;协调做好银行信贷工作,对于符合条件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政府担保或者政府贴息贷款,协调银行做好涉农贷款的工作,引导银行资金流向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建设;鼓励农业保险险种的构建和实施,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金融保障。

另一方面,要加大政府对于公共性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科技成果产权保护和流转应用机制,加大对于重点项目和关键环节突破性创新的奖励力度;鼓励科技企业参与到农业科技创新的进程中来,搭建个人创新成果孵化平台,化解经营主体创新过程中的潜在风险。鼓励集群内各个经营主体之间协同合作,构建集群科技服务体系;构建“二元”和“二维”的科技支撑体系,发挥公共性科研体系的基础性和经营性科研体系的特定性科研支持,发挥集群内科研成果的针对性和一般性科研成果的普适性。

3.扶植竞争龙头,优化发展环境

一方面,要将具有鲜明的资源特色、突出的比较优势、巨大的发展潜力的产业,作为特色主导产业扶植对象,并发展和构筑特色农业集群。鼓励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做大做强,培育竞争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品生产和成本竞争方面的优势,发挥龙头企业对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内其他经营主体的引领作用。尤其是在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内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中,不仅要鼓励龙头企业主动参与进来,而且要鼓励其与其他经营主体进行要素重组和产业联合,切实成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跨越式发展的主导力量。

另一方面,要重塑良好的发展环境,这是发展和壮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生产力、吸引力、竞争力和创造力必备条件的新理念。强力打造招商稳商的人文环境,依托人文环境的改观促动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环境的宽松;强力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依托政务环境的美誉促进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观念的改变;强力打造公正规范的执法环境,依托执法环境的改善促成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信心的增强;强力打造创业创新的服务环境,依托服务环境的优化促进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动力的增强;强力打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依托社会环境的善治促进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氛围的改善。

4.培育产业园区,打造知名品牌

一方面,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加工园区建设,建立以加工园区为核心,以农业生产基地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精深加工体系,充分发挥加工园区的信息聚集优势和信息传播优势,发挥加工园区的交易平台功能;对加工园区实行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植,吸引社会资本到加工园区建厂投资。

另一方面,要加大“地理标志产品”的宣传力度,扎实推进区域优质农作物的地标推荐和认定工作,做好优势特色农作物原产地的保护工作,推进区域特色作物和产品的统一标识和宣传工作,努力推进知名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作物和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5.制定激励政策,促成协同联动

第一,要完善现代农业发展的扶植政策,强化努力推动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发展新型现代农业的示范效应。和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整合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通过合约形式将农户、合作社、加工公司和分销公司链接起来,构建宽泛意义上的农业产品供给者,就能形成市场优势;整合各项经济活动,将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相对独立的经营活动联系在一起,重构产品价值链,降低农业经营成本,就能获取产业经营的比较优势;整合各项社会资源,将农业生产、工业加工、服务业、科学技术等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就能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要推进产业协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形成“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的产业发展格局。假如将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比作一颗树,那么,作为第一产业的现代农业是整个产业集群的根蒂,作为第二产业的现代工业则是产业集群的树枝,而作为第三产业的现代商业和服务业则是整个产业集群的树叶,三者具备不同的发展情形,在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任何一个产业都不可偏废。只不过,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层次,其中的一个产业发展速度较快,或者占有较主导的发展地位而已。

第三,要推进产业融合,构建新型产业业态。一般来说,要在现代农业发展和内部产业协同的基础上,推进现代农业和现代加工业、现代商业和服务业等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现代农业与现代加工业的深度融合,就可以进行农业初级产品的精深加工,拉长农业发展链条,实现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现代农业与现代商业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就可以拓宽资金、人才等传统投入要素和技术进步、管理创新等现代投入要素的募集渠道,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提振多功能农业发展。

6.鞭策创新发展,改革管理体制

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土地入股、技术入股、管理入股等多种要素入股参与生产和利润分配方式;深入实施“农户+公司”“农户+基地+公司”等多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探索建立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内各个经营主体代表联席会议制度,讨论决定集群重大的发展事项;推进投融资制度改革,建立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投资基金,搭建多途径资金支农渠道;推进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开展,构建县级以上土地使用权流转交易平台和机制,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金融化水平。

另一方面,要推进管理体制变革,将政府的发展职能和监管服务职能进行有效界定和彻底分离,适时地推进废除冗余行政许可事项的进程,简政放权,认真履行政府的服务职能;建立产业协会或集群协会,突出产业(集群)协会内部服务、咨询、沟通、监督、公证、自律、协调等多种功能,使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更有活力。

参考文献

[1]陶雪娟,杜辉,饶萍.关于上海推进现代农业科技进步的对策与建议[J].上海农业科技,2008,(5).

[2]王海杰,李延朋.农业产业集群的组织模式及行为协调机制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1,(12).

[3]周瑞云.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措施的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22).

[4]曹庆穗,等.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0,(6).

[5]张芬昀.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的经济效应与政府行为探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2).

责任编辑:澍文endprint

猜你喜欢

形成机理基本思路
彭阳县陈沟滑坡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
论孙子文化普及教育的基本思路与有效途径
金融泡沫的形成机理分析及相关问题阐述
以文证史:文学史教学的基本思路
促进东部地区率先转型发展的基本思路
《管子》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思路
高校管理权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