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大数据对数字化图书馆服务的改变

2016-11-26王储君

决策与信息 2016年36期
关键词:图书图书馆资源

王储君

重庆市合川区图书馆

试论大数据对数字化图书馆服务的改变

王储君

重庆市合川区图书馆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递速度和传递范围都得到了加大的提升。图书馆在大数据技术的冲击下,发展状况和客户数量与以往相比都有了一定的降低。对此,笔者结合大数据技术以及大数据环境对图书馆服务对象带来的变化,分析了具体对策和改进方式,希望能通过对相关内容的分析,促进图书馆在大数据时代不断进步和发展。

图书馆;文献资料;管理;利用;创新

一、前言

随着社交通讯渠道的增加,信息传递速度的不断加快,以计算机为主要硬件设施的大数据时代开始来临。在大数据的帮助下,人们对信息的敏感度大幅度提升。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档资料和书籍存放管理中心,无论是在管理方式、服务方式还是在储存形式和储存技术上,都将进行重大的改变。在此技术上实行的智能化和高速检索等技术,都将成为大数据的末端分支。与此同时,大数据对图书馆的影响也将带动图书馆在新形势下的进一步改革。

二、大数据技术概述

大数据技术是一种相对抽象的概念,大数据的应用范围广阔,行业领域众多,因此在图书馆的发展中也有着较强的可应用性。

(一)大数据相关概念

大数据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高信息量、多形式的非结构化的数据组合。当前社会所指的大数据,大多是医疗、航空航天、地质信息、地理环境、商业数据等。由于大数据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方式,所以今天学术界还未得出较为统一的学术定义,人们只能根据对数据的需求形势或者数据信息来源进行简单的定义。根据美国经济研究中心海默哈顿博士给出的定义,大数据是“凭借新型设备计算并处理的高决策力、高分析力、高增长率的信息资产技术”。

(二)大数据信息的特点

大数据带来的是一种信息革命式的改变,因此,图书馆对大数据的态度也应当适当进行改变。总体来讲,大数据对于图书馆方面的影响有四个主要的方面,总结起来就是“4V”——Volume(数量)、Variety(类型)、Value(价值密度)、Velocity(时效)。

第一是Volume(数量),大数据时代,信息不再是点状分布,而是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模式连成线,进而结成网。由一点数据扩展到同行业、同时间段的不同数据中,能够起到全面分析的效果,也就是带来了庞大的数据量。这一点对图书馆检索和处理馆藏图书资源有较大的应用。

第二是Variety(类型),大数据的信息类型较多,视频、音频、影像(图片)、图表、文档资料等都可以成为大数据的信息来源。图书馆当前所进行的图书“缩微”就是对图书与互联网、大数据进行连接的重要工作。

第三是Value(价值密度),大数据最大的作用就是能通过关键词检索,将数据信息进行筛选,根据筛选的设置进行排列,以便检索者选取最有效的数据 信息。在信息化基础上,图书馆使用大数据不仅能帮助读者检索本馆藏书,还能了解到图书的相关资源分部信息和智能化检索推荐结果,使得数据价值更高。

第四、Velocity(时效),大数据背景下,当前的图书馆已经开启了数字化模式,在这种模式的带动下,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服务结果更注重数据的时效性。比如通过数据来分析出图书的借阅率以及借阅的借出、归还时间频率等,用于增加服务内容。对数据的处理深度和时效性处理能力更强。

三、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服务趋势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服务改变有着明显的方向变化,人们更关注对图书资源的利用和效率。而且图书馆也更加注重对服务态度和服务能力的变革。读者的借阅行为模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仅可以在加重凭借互联网获取读书资源,还能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因此,图书馆应当认真研究大数据技术对图书馆的服务模式的改变。

(一)大数据带动服务智能化

在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将不同维度的信息建立特征性联系,并借助数据分析模型将特征因素纳入概率统计范围,实现数据的平台化分析。也就是通过数据的统计和计算为读者提供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服务。网络资源和高速引擎带动读者,迅速查找到自己所需的重要图书信息。图书馆也能通过对图书信息的分析和计算,通过电子系统发布图书动态、热度、关注度、推荐度和借阅几率,为读者推送各种数据信息。方便读者对图书、文献、资料的阅读和下载。而且,智能化的服务带动的更多的是对图书馆网站服务的智能化,这种趋势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环境中的图书馆服务转变有着特殊的意义。

(二)大数据带动资源利用和共享一体化

图书馆在大数据技术的推动下,将自身馆藏资源的数据利用提升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在这个基础上,图书等数据资源的利用将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数据信息的统计分析能力与智能挖掘和共享能力将图书馆的服务定义为资源库和共享平台。因此,在未来大数据的环境中,图书馆的服务必将实现资源利用和共享的一体化。

读者先借助互联网,对手头现有资源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搜索,寻找最方便、个人偏好最高的图书资源,列出图书清单,这其中的数据来源不仅包括社会资源,还有图书馆推送的各种图书信息。然后读者再通过网络图书馆或实体图书馆对资源的数据进行深挖,检索实体书籍或者下载图书资源的信息资料。在这一流程中,图书馆可以依靠互联网建立图书资源的数据平台,提供图书资源的服务。这种资源平台可以是公益的也可以作为图书馆的营业收入渠道对图书馆服务层次进行分级,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价值,借以实现资源数据的深挖和共享一体化。

(三)大数据提图书馆信息高安全防护等级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成为衡量图书馆服务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每个有能力进行大数据技术改革的图书馆会保存和录入海量的数据资源,或者通过互联网搜索并分析数据信息。但是,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带来海量数据基础的同时,也增加了数据信息安全的潜在威胁。图书馆数据中包括了读者的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重要个人隐私信息,数据价值巨大,一旦被有心者攻击,极有可能引发用户的安全问题。而且,图书馆馆藏资源特殊影印件的信息价值较高,也可能被不法分子获取并拿到网上贩卖,摄取非法利润。网络病毒的传播也会对图书馆的信息技术安全造成威胁,轻者会拖慢和降低图书馆的网络速度,严重的会造成图书馆网络瘫痪,影响图书馆运营。可见,在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服务不仅要提高图书管理方面的服务,还要不断升级安全防护能力。

四、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变方式

大数据技术为图书馆带来了更多的经营服务内容,因此,图书馆也应当对自身的服务能力进行升级,建立能够匹配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的相关能力。

(一)升级图书馆服务理念

当前图书馆最需要完成的是服务理念的转变和升级,要建立社会化的服务竞争意识。我国的图书馆虽主要然依靠上级单位拨款,但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来看,图书馆具备一定的创收营业潜力,可以在适当的环境下做到兼顾公益和收支平衡。对此,图书馆要立足社会发展,提高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定期接受培训,提高服务能力,转变服务态度,真正做到为读者服务,做好迎接社会竞争和挑战的准备。

(二) 升级图书馆技术设备

在大数据时代,图书馆要定期维护和升级自身的硬件设备,提高服务器配置,升级传递渠道,加快数据传输速度,建立与大数据信息收集和分析相匹配的存储、技术系统,提高数据的运算和分析能力,构建多元数据分析模型,主动探索大数据环境下的读者行为模式,合理分配资源通道,定期更新并维护网站,开发终端设备APP,加快图书馆的手掌化服务。

(三)升级图书馆人才储备

对于大数据环境下的图书馆,还要建立高素质的人才管理团队。对此,图书馆可以和高校进行联合管理,定期提供实习岗位,招募高校图书管理专业、计算机专业和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到图书馆实习,培养后备专业力量。同时加强内部的管理效率,转变考核机制,提高员工服务和工作的积极性,强化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养,提高图书馆的综合服务能力。

五、结束语

当前,我国正沿着“创新大国”的道路高速发展,教育是国家崛起的重要基石。图书馆在社会发展和教育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应当主动寻找业务内容与大数据技术的公共区域,实现对图书馆服务的智能化和数据化,提高读者群体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度,在服务上,将传统的“以图书馆中心”变为“以读者中心”,以更贴心更高效的服务实现图书馆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的转变,推动图书馆的专业化发展。

[1]常雅红.基于大数据挖掘的数字化图书馆服务新模式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6,1(7):11-15.

[2]李莘.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化创新研究 —— 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为例[J].广西教育:高等教育,2016(10).

[3]赵雅丽.大数据环境下数字化图书馆个性化建设之比较与融合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6,29(15):108-110.

王储君,出生年月:1963.10.10,籍贯:重庆合川,工作单位:重庆市合川区图书馆。

猜你喜欢

图书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图书推荐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资源回收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飞跃图书馆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