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交友的信息可信度评价及行为研究
2016-11-26张中奇
张中奇,张 侃
(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101;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大学生网络交友的信息可信度评价及行为研究
张中奇1,2,张 侃2*
(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101;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研究使用问卷法调查大学生对于网络交友信息的可信度评价,并结合行为以探讨信任心理和信任行为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⑴网络交友文本信息的可信度评价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显著高于男性,但偏离不确定的程度较小,差异存在于看到具体信息和产生具体互动之前。⑵男性比女性有更高的几率选择合作或者做出互动行为,但并不是建立在信任他人的基础上,信任心理和信任行为是两个分离的概念。结合以上两点对单独使用信任心理或信任行为进行研究所得到的不一致结论进行了讨论,并提供了解决方法。进一步提出了对于初次合作式行为具有预测性的整合模型的雏形。
信任心理;信任行为;性别差异;网络人际信任
1 前言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网络以快捷简便等优势,塑造着我们全新的生活方式,网络的运用渗透至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至婚姻大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显示,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2015年中国网络婚恋交友行业报告》则称,仅三个主流婚恋网站注册用户总数已达2.8亿,与迅猛发展的互联网相对的是频繁见诸报端的网络欺诈报道,而诚信、信任等概念也被一次次的提出讨论。
信任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在社会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研究在各学科都有了广泛的发展。但由于信任在研究中难以准确定位和描述,所以未形成统一的定义和框架,不同学科都基于所观察到的现象做出了假设并形成了观点和理论框架,却没有清楚的界定其适用范围;即使在同一个领域内也缺乏一致的定义及研究的焦点(Lewicki & Bunker,1994),这样的情况延续至今(Li,2015)。对于网络信任的研究同样如此,有大量的定义可供选择,每一个都拥有各自的概念及独特的研究侧重(Corritore,Kracher,& Wiedenbeck,2003)。所以对于信任的研究,其定义的澄清和前人研究结果的梳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2 信任定义
2.1 西方信任研究中的定义
西方对于信任的研究在各学科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别,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以心理学为代表,将信任看作个人的期待或者是一种心理状态,如Robinson(1996):个体对于他人未来行为的一种期待,假设或者信念,他人行为将是有益的,有利的或者至少不是损害个体利益的(see also Rotter,1967)。
第二类,以社会学为代表,将信任作为一种社会概念。如Lewis(1985):信任存在于一种社会系统中,即该系统的成员,其行为方式根据并受保护于一种对于未来的预期,这样的预期建立在彼此的行为方式及符号表达上(see also Barber,1983)。
第三类,视信任为一种选择行为,Deutsch(1960)将囚徒困境引入心理学研究,使得信任带有选择与合作的含义在其中。选择论其中也有划分,一种是非理性的选择,如Hosmer(1995):信任是个体的一种非理性的选择行为,产生与个体对于当前的事件的预期收益和损失;另外一种是理性选择论,如Schelling(1960):信任的选择是驱动于有意识的利益计算,而这个计算过程建立在清晰的、内在的、一贯的价值系统上。
目前针对网络人际信任的研究的定义主要分为两类,有的研究可能直接沿用某一个人际信任的定义(Feng,Lazar,& Preece,2004),有的则将网络定位为一个情景因素(Corritore et al.,2003),将人际信任与情景进行了叠加。
综合以上可以看到,心理学关注信任的个体差异,社会学关注信任的社会功能和情景变量,而政治经济学等关注信任能够产生的合作行为及后果。以上呈现的仅是定义上的分歧,还有信任的维度概念的分歧,影响信任的因素的分歧等等。而一些综合性研究所采用的方式则是聚类分析(Ebert,2009),但由于存在广泛的分歧,在词汇的使用上也较为混乱,通过名称来聚类难以理清各定义之间的关系。将西方信任研究的现状形容为学科内有序的整体混乱也许并不为过。
在长期的分歧中,信任的研究也获得了一些共识:首先,信任必须是主体明确意识到了风险的存在(Lewis & Weigert,1985);其次,信任和其他概念,如信心,合作等相似概念是有所区别(Mayer,Davis,& Schoorman,1995)。
2.2 中国信任研究中的定义
在中国信任研究中,可以列举的本土定义数量较少,杨中芳和彭泗清(1999)则定义为:双方对对方能够履行他所被托付之义务及责任的一种保障感。张建新(1993)则描述为:指向某一具体人物对象的一种预付已有物质或心理资源的行为意向。王飞雪(1999)所采用的定义为:对人或事的特性、力量和真实性的确实信任,但这一定义来自韦氏词典。其他研究大都采用中西结合定义的方式或者直接选择西方研究的定义,在采用西方不同的信任定义时,中文对应都使用信任一词,使得西方信任研究较为混乱的现象也存在于中国的信任研究当中,信任一词包含了很广的概念。
2.3 网络人际信任的本土定义
在英文使用中Mcknight和Chervany(2002)曾提到:“trust”是一个含糊的词条,3本未删减的字典(Webster’s,Random House,and Oxford)在信任的平均定义上多达17个,但信任在中文字典中的解释单一并具有结构性:信任即是相信而敢于托付(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或者相信并加以任用(罗竹风,1986),表示一种递进关系。信是任的前提在中国信任研究当中是有一定的共识的(杨中芳,彭泗清,1999;郑也夫,1999),这一点在西方信任研究中通常会使用整合模型,用trust antecedent等概念来表达评价别人信用的过程(Mayer et al.,1995)。
目前Mayer(1995)的整合模型和中文信任的含义较为接近,也是西方信任研究中接受度最广的模型之一,其定义为:给予信任者将自己置于一种易受他人伤害的情形之下的意愿,这样的意愿建立在对于他人在给予信任者认为的重要事情上会以某种特殊方式行事的期待,而和监视或者控制他人的能力无关;另外使用了“trustworthiness”一词来描述一个人的“诚信”或者“信用”,“perceived trustworthiness”对应主体感知到的信用;“trustworthiness”细分为能力(ability),善意(benevolence),正直(integrity)。一般中国人也习惯将人际信任区分为对他人能力的信任和对他人人品的信任两个方面(杨中芳,彭泗清,1999)。尽管称谓和阶段划分上有所区别,但对于“信任”这一个现象本质的理解中西方是近似的。
参照以上观点,本土化的网络人际信任定义则是:在网络环境下通过了解或者互动的方式,根据他人能力及品德的评价而产生的对他人有可能的行为方式的预期,建立在此基础之上有意愿在有风险的情况下将自己的事情托付于他人的行为。这个定义主要强调中文信任一词的递进性。
3 研究对象及研究假设
3.1 研究对象
选择网络交友相关的文本信息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是:网络是重要的信息载体,网络的异步性和匿名性使得可以在没有直接互动的情况下了解到他人的相关信息,文本信息是最普遍的方式之一;以交友为目的所提供的信息更加的结构化和概括化,交友行为也是人际行为中普遍的人际现象。
3.2 研究假设一
目前国内针对网络人际交往信任的研究有理论研究(赵竞,孙晓军,周宗奎,魏华, 牛更枫,2013),也有使用信任行为进行研究(黄少华,2008),或者使用Rotter(1967)的人际信任量表加以改编进行研究(丁道群 ,沈模卫,2005)。但是目前并没有研究可以提供网络人际信任的初始值(赵竞等,2013)。
初始状态即是还没有参与到任何实质互动的时候,即通俗意义上说的信任心理或信任倾向。所以这里选取了一个意思单一,且和其他研究可以进行区分的词,即可信度:表示可以相信(对事)或者信赖(对人)的程度(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也即是Mayer(1995)整合模型当中所指的“perceived trustworthiness”。现实人际信任的初始状态存在个体差异,这样的差异是否也存在于网络人际当中,需要加以验证。
假设一:由个体差异引起的可信度评价差异存在于获得具体信息之前。
3.3 研究假设二
中国的信任研究当中,采用信任行为问卷的研究很多(彭泗清,1999;王飞雪,山岸俊男,1999;张建新,张妙清, 梁觉,2000),但是并没有对信任行为做出过定义。西方信任研究中较多采用合作的概念,且和信任不能等同(Yamagishi,Kanazawa,Mashima,& Terai,2005)。信任行为的概念并不清晰,其是否能准确反映信任心理需要进行验证。综合目前西方研究的结论,合作行为并不代表合作心理,以此推论类似信任或者合作的行为并不能代表个体具有信任心理。
假设二:愿意和不愿意采取具体行为的群体之间,可信度评价不存在差异。
4 研究方法及被试选取
研究采用问卷法,要求参与者评价经由网络途径获取的交友信息条目(不含具体内容)的可信度。在得到数据结果的基础上,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结果对被试进行了简要的后续访谈。
4.1 问卷条目选择
问卷选择范围为国内主流交友或婚恋网站。评价的具体条目分为8个类别59条,问卷评分方式为李克特式7点量表,从1(绝对不相信)至7(绝对相信)。
4.2 预测试
通过网络平台随机抽样52人,检测问卷结构合理性及信度并修正描述语言。对所得结果使用极大方差旋转法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P<0.01,KMO=0.938,适合进行因素分析),公共因子与原分类基本一致,最终结果分为10个类别,57个条目,各条目子在相应公因子负荷>0.5,跨因子负荷<0.4,累计方差贡献率72.14%。信度检验结果Cronbach’s α=0.975。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一致性信度。
4.3 被试选取
被试选自昆明某高校,共发放问卷350份,最终有效问卷288份。被试平均年龄为20.58岁,每天平均上网小时数3.41小时,最终参与了访谈的人数为30人。样本构成见表1。
表1 样本构成
5 研究结果及讨论
5.1 结果一:可信度评价的差异
在网络信息的可信度评价方面,差异主要体现在性别当中,见表2。
表2 网络交友信息可信度的男女差异
注:外貌特征,教育背景,兴趣爱好,择偶条件四项报告的为非齐性方差结果。***p<0.01,**p<0.05。
从表3可以看到:
假设一成立,可信度评价的差异存在于看到具体的信息和具体的互动之前,反映了对网络交友文本信息的初始信任值,是一种心理上的倾向。
此外,第一,总体及9个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但男性和女士的分值非常接近4分(不确定),偏离的幅度很小。
第二,除去婚史这一项外,评价最低五个项目当中,有四个是一致的,多属于客观项目,可以衡量信息的准确程度;最高的三个项目也是一致的,多属于主观项,较难衡量信息的准确程度,需要时间验证。
5.1.1 访谈呈现
表3 访谈内容
5.1.2 讨论
男性与女性都认为在经济条件等方面的不诚实是一种普遍现象。此结果与Toma(2008)研究相似,研究中称约有81%的交友网站的使用者会在自我展示中的至少一个条目上故意撒谎,最常见的条目是身高和体重。目的是将自己纳入搜索引擎中的某一类的范围;另外也有可能是由于参与者认为有的描述可以使自己更具有吸引力。
第二,男性更关注网络的情景风险,女性则更关注对方的动机和意图。兴趣爱好等被认为是不会带来太大风险的条目,同时也获得了更高的可信度评价,显示出一种对于相信对方会产生的后果的估计。
第三,参与者并不知道婚姻的相关制度,而是通过社会事件对社会环境建立一种理解。目前的制度信任和网络制度信任研究集中于合同,执照,法律(Zucker,1986),隐私保护,评价系统,数字签名等(Ba & Pavlou,2002),而Rotter(1967)的人际信任量表则是将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放在了一起综合取值,这些研究都并未指明个体对制度的感知以及对制度的信任如何对人际信任造成影响。从该研究来看制度会对社会环境产生影响,个体能够感知当前的社会环境中的风险,且会以人际信任的方式向外显现。制度具有的约束力可以减少个人所需要面临的风险或者不确定性(比如婚姻状态如果可供个人准确查询,就没有隐瞒的空间),也有研究将通过制度的约束把个人风险减少到很小的状态称为“安心”或者“放心”(Yamagishi & Yamagishi,1994)。由此可见,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的信任研究并不能直接进行横向对比,而且对制度进行普及教育并提倡一种使用制度来保护自己的观念是有利于提升人际信任的。
5.2 结果二:可信度与行为的关系
愿意采取网络方式寻找伴侣并不等于同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评价,两者可信度评价在总体和10个项目中均无显著差异,见表4。愿意采取网络方式寻找伴侣的42人中,男女各21人,在人数比例中,男性为20.79%,女性为11.23%。
表4 是否会采取网络方式寻找伴侣的可信度差异
注:兴趣爱好一项报告的为非齐性方差结果。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是否会采取网络方式寻找伴侣及性别在可信度总体均值当中交互作用不显著F(1,284)=0.046,p=0.831。纳入其他人口学资料后,在可信度总体均值当中交互作用也不显著F(1,284)=0.265,p=0.607。
假设二成立,有意愿采取一种合作式的行为不等于同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评价,心理和行为是分离的概念,而心理上的差异仅存在与性别之间。
在问卷当中也同时请参与者估计自己会有多大的几率在浏览一份文本资料之后和对方进行网络或者见面交流,见表5。
表5 产生具体行为的几率
由表5可见:
第一:行为和动机密切相关。此结果与Amiel and Sargent(2004)研究结果相似,网络行为的差异一定程度可以由动机进行说明和预测。
第二:男性有更高的人数比例愿意采取网络方式交友,且在所有情况下,男性产生具体行为的几率都高于女性,但产生具体行为几率上的差异,可以是由动机、或者不同的行为风险、或者性别差异引起的。
5.2.1 访谈呈现
表6 访谈内容
5.2.2 讨论
目前信任的行为研究所得到的结果有较多分歧。如张建新(1993)提到中国被试对熟人和陌生人群体的信任要高于美国和香港被试;而王飞雪(1999)提到:中国人对于人性体现出高信任,但较少做出信任行为;Buchan,Croson和Solnick(2008)_ENREF_5则提到男性比女性有更多的信任行为;但Judeh(2011)则称人际信任不能归因于性别差异。
在解释这些差异时,有使用控制感解释行为的性别差异(李悠,江信文,王飞雪,2014);也有使用任务风险解释行为的性别差异(康廷虎,白学军,2012);还有使用风险偏好解释行为差异(Yamagishi et al.,2005)。
结合前人研究和该研究所得到的结果来看:
第一:如果采用评价性指标,网络交友可信度评价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如果采用行为指标,具有动机的群体有更大的几率做出行为,男性选择做出具体行为的几率高于女性。评价性问卷并不能直接对行为的产生做出解释,行为问卷在不确定动机等条件的情况下无法准确反映参与者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单独使用行为或者心理指标进行研究可以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且无法解释该研究中的男性低可信度但较高几率产生合作式行为,而女性高可信度但较低几率产生合作行为的现象。前人研究中所得到不一致结论,都反映了信任在特定条件下的现象,仅可在相同条件下对比。
第二:网络和见面交流两者之间在性别间有风险差异,导致产生行为的几率在性别间有明显的变化。以上两点为基础,用通俗的话说,即女性在心理上更愿意相信他人,而男性更愿意通过互动去验证他人是否值得相信。
第三:行为是一个复合概念,是否做出具体行为,涉及到可信度评价、动机水平、对于行为的风险/收益感知、个体风险偏好,以及情景是否具有约束条件(如合同)来协助控制风险等多重因素。在缺乏相互信任,或者信息不足以判断是否能够信任对方的情况下(如与陌生人初次互动),需要通过无信任参与的低风险互动来培养信任。无信任的合作可以产生信任这一点在先前的研究也有提及(Yamagishi et al.,2005)。
第四,为了克服行为和心理无法等同这一点,可以采取以下方式:Yamagishi(2005)的PD/D范式或者Ferrin,Bligh和Kohles(2008)采用的裁军游戏。两者都将行为和心理进行了分开记录,以此观察行为和心理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可以对于范式做一些修改,收集参与者对风险的感知、动机水平等,以此来适应不同研究需要并进一步确定信任心理和行为的关系。
6 未来研究方向
信任无疑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从中西方的研究来看,从定义到结论都有争议。前人研究当中,使用了不同定义,或者分别使用信任心理和信任行为进行研究的结果,需要进一步梳理,并阐明其中的关系。
广义的网络人际始终带有情景因素,目前并没有研究可以指明“网络上的人”是一个和“现实中的人”相对的整体概念或者网络仅仅只是情景因素。进一步的细化有助于了解网络和现实人际信任的本质。
信任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概念,但数据体现出一种共性,客观指标低于主观指标,除了吸引异性以外,评估信息准确性的难易度是否会导致信任的差异,或者有其他的影响因素并不是很明确。
制度信任是信任研究的重点之一,对于制度的感知、执行、信任程度等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并不明确。由制度所产生的“安全感”和需要个体面临风险所产生“信任”,两者如何区分,如何相互影响需要进一步确定。
可信度的评估,动机水平,风险/收益的感知,风险偏好,约束条件都作用于行为的产生。这个整合模型是否能够对陌生人初次合作或互动行为的产生做出预测需要进行验证。而在亲密程度不同的群体间,产生行为的条件是否完全相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在实证研究所采用的范式当中,较难反映情感因素如何起效,所得出的结论更像是一种理智信任,目前并没有研究专门针对情感因素的研究范式。交友行为需要情感因素参与,可以作为一个良好的切入点,以此来逐步建立情感型信任的模型。
在特定条件下,女性和男性做出互动行为的几率可以是大致相同的,在网络交友环境下所得到的结论,是否适用于其他社会活动,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丁道群,沈模卫.(2005).人格特质、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人际信任的关系.心理科学,28(2),300-303.
黄少华.(2008).青少年网络人际信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0(1),152-156.
康廷虎, 白学军.(2012).任务类型和性别属性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28(5),456-462.
李悠,江信文, 王飞雪.(2014).性别及控制感对中国大学生信任行为的影响.心理与行为研究,12(6),847-850.
罗竹风.(1986).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彭泗清.(1999).信任的建立机制:关系运作与法制手段.社会学研究,(2),55-68.
王飞雪, 山岸俊男.(1999).信任的中、日、美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2),69-84.
杨中芳, 彭泗清.(1999).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社会学研究,(2),3-23.
张建新, Michael H.B.(1993).指向具体人物对象的人际信任:跨文化比较及其认知模型.心理学报,25(02),164-172.
张建新,张妙清, 梁觉.(2000).殊化信任与泛化信任在人际信任行为路径模型中的作用.心理学报,32(3),311-387.
赵竞,孙晓军,周宗奎,魏华, 牛更枫.(2013).网络交往中的人际信任.心理科学进展,21(8),1493-1501.
郑也夫.(1999).信任:溯源与定义(pp.118-123).北京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Amiel,T.,& Sargent,S.L.(2004).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nternet usage motives.ComputersinHumanBehavior,20(6),711-726.
Ba,S.,& Pavlou,P.A.(2002).Evidence of the effect of trust building technology in electronic markets:Price premiums and buyer behavior.MisQuarterly,26(3),243-268.
Barber,B.(1983).The Logic and Limits of Trust.RutgersUniversityPress,2(3),77-78.
Buchan,N.R.,Croson,R.T.A.,& Solnick,S.(2008).Trust and gender:An examination of behavior and beliefs in the Investment Game.JournalofEconomicBehavior&Organization,68(3-4),466-476.
Corritore,C.L.,Kracher,B.,& Wiedenbeck,S.(2003).On-line trust:Concepts,evolving themes,a model.InternationalJournalofHuman-ComputerStudies,58(6),737-758.
Deutsch,M.(1960).The Effect of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 upon Trust and Suspicion.HumanRelations,13(2),123-139.
Ebert,T.A.E.(2009).Facets of Trust in Relationships - A Literature Synthesis of Highly Ranked Trust Articles.JournalofBusinessMarketManagement,3(1),65-84.
Feng,J.,Lazar,J.,& Preece,J.(2004).Empathy and online interpersonal trust:A fragile relationship.Behaviour&InformationTechnology,Volume,23(2),97-106.
Ferrin,D.L.,Bligh,M.C.,& Kohles,J.C.(2008).It takes two to tango:An interdependence analysis of the spiraling of perceived trustworthiness and cooperation in interpersonal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hips.OrganizationalBehavior&HumanDecisionProcesses,107(2),161-178.
Hosmer,L.T.(1995).Trust:The connecting link between organizational theory and Philosophical ethics.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20(2),379-403.
Judeh,M.(2011).Interpersonal Trust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Demographic Factors:An Empirical Study.EuropeanJournalofScientificResearch,(55),154-163.
Lewicki,R.J.,& Bunker,B.B.(1994).Trust in relationships:A model of development and decline.In B.B.Bunker & J.Z.Rubin(Eds.),Conflict,CooperationandJustice(pp.133-173).Garland Publishing,New York.
Lewis,J.D.,& Weigert,A.(1985).Trust as a Social Reality.SocialForces,63(4),967-985.
Li,P.P.(2015).Trust as a Leap of Hope for Transaction Value:A Two-Way Street Above and Beyond Trust Propensity and Expected Trustworthiness.Motivation&Emotion,62,37-53.
Mayer,R.C.,Davis,J.H.,& Schoorman,F.D..(1995).An Integrativ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Trust.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20(3),709-734.
Mcknight,D.H.,& Chervany,N.L.(2002).What Trust Means in E-Commerce Customer Relationships:An Interdisciplinary Conceptual Typology.InternationalJournalofElectronicCommerce,6(2),35-59.
Robinson,S.L.(1996).Trust and Breach of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41(4),574-599.
Rotter,J.B.(1967).A new scal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interpersonal trust 1.JournalofPersonality,35(4),651-665.
Schelling,T.C.(1960).The Strategy of Conflict.JournaloftheAmericanStatisticalAssociation,9(3),3-8.
Toma,C.L.,Hancock,J.T.,& Ellison,N.B.(2008).Separating fact from fiction:An examination of deceptive self-presentation in online dating profiles.Personality&SocialPsychologyBulletin,34(8),1023-1036.
Yamagishi,T.,Kanazawa,S.,Mashima,R.,& Terai,S.(2005).Separating Trust from Cooperation in a Dynamic Relationship:Prisoner’s Dilemma with Variable Dependence.RationalityandSociety,17(3),275-308.
Yamagishi,T.,& Yamagishi,M.(1994).Trust and commi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Motivation&Emotion,18(2),129-166.
Zucker,L.G.(1986).Production of trust:Institutional sources of economic structure,1840-1920.ResearchinOrganizationalBehavior,8(4),53-111.
Perceived Trustworthiness of Online Dating Information and Behavior Research in College Students
Zhang Zhongqi1,2,Zhang Kan2
(1.Institute of Psych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2.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of trust between psychological level and behavioral level by means of a questionnaire related to the perceived trustworthiness of the text information and behaviors on onlin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It was found:(1)Gender difference of perceived trustworthiness on text information emerged,females had higher trust level than males significantly,small degree of deviation from uncertainty and the discrepancy existed before actual interaction or reach concrete information.(2)Males had higher probability to chose cooperate or interact whit others than females but without trust others psychologically,trust behaviors and trust psychological state were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Why single index of trust level or trust behavior were not in parallel was discussed and an integrative model predicting initial trust behavior was suggested.
perceived trustworthiness;trust behavior;gender difference;online interpersonal trust
B848
A
1003-5184(2016)05-0439-07
*通讯作者:张侃,E-mail:zhangk@psych.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