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原史 传承文化——韩城市民间档案馆《史记》珍品馆
2016-11-26孙妙侠
文/孙妙侠
追梦原史 传承文化——韩城市民间档案馆《史记》珍品馆
文/孙妙侠
近年来,韩城市档案局充分发挥档案“存凭、留史、资政、育人”的作用,创新思路,超前定位,科学谋划,在构建档案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创出了一条民间、社会力量办馆的模式,填补了我省档案馆体系建设的空白。《史记》珍品馆是韩城市档案局扶持、培育、创建的民间档案馆,是一个体现韩城历史文化名城灵魂的珍品馆,是中国第一个研究司马迁《史记》的专题性博物馆。
韩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司马迁的故乡。韩城市档案馆属国家二级馆。近年来,针对馆内资源不足,馆库趋于饱和的实际,积极与社会力量联合,采取代管、联办、合作等方式,全方位多渠道整合民间档案资源。先后代管了散存于民间的4000余幅门楣拓片、照片、临摹;代管了4套110余册日本明广济4种不同版本的史记评林;代管了300余幅全国书法名家的史记名句作品。同时与社会力量合作积极举办史记展览、民俗文化展览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档案展览活动。在馆内开办了史记珍品展室,编辑出版《韩城旧县志稽校》和《韩城古门楣集解》,大大地拓宽了档案利用的内容,丰富了档案利用的途径。
《史记》珍品馆是档案局与退休干部秦忠明合作创建的一个民间档案馆,是史记珍品展室的发展和创新。设有三个展室1000平方米,藏品总量达到5大类800余册,居全国首位。该馆着力于《史记》文化的收藏、研究、利用,全面展示《史记》的史学价值、文学价值。采取征购、交换、搜集、捐赠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开展藏品征集工作,曾先后3次接受日本友人捐赠,多次接受社会各界捐赠,收集展出《史记》文献冊藉200多册(部),明·《史记评林》、清·康熙南监本《史记》等古籍缮本7部;《史记》名言书法300多幅,《史记》故事绘画、成语故事绘画200多幅,成为传承历史,弘扬民族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韩城鼎”是《史记》珍品馆的镇馆之宝,它原名晋姜鼎,因出土于韩城,故又名韩城鼎。该鼎出土于北宋中叶,收藏于宫廷,失于北宋末“靖康之乱”,至今下落不明。为了再现这一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在韩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韩城市档案局的鼎力帮助下,特邀请张懋镕等国内著名青铜器专家经过数次研讨,再现了“韩城鼎”原貌。
此鼎通高51.58cm,口径46.68cm,重约百斤,俗称“百斤鼎”。其造型庄重,纹饰精美,是两周青铜器中的精品,鼎腹之内有铭文121字,记载了器主晋姜辅佐晋文侯治理晋国的事迹,它是两周时期黄河秦晋文化交融碰撞的历史信物,是韩城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和缩影。铭文中“慎身敬德”“勤政恤民”蕴涵着民族传统道德理念,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史记》珍品馆建馆以来,受到社会各界极大关注。韩城市档案局以“弘扬韩城历史文化,传承司马迁精神”为主题,积极开展“档案进学校,学生受教育”、“档案进社区,市民知市情”、“档案进企业,职工添活力”、“档案进机关,干部增智慧”教育活动,先后组织5000余人参观珍品馆,使他们充分认识了档案行业的独特魅力;全面了解韩城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亲身体会了韩城深厚的人文历史文化底蕴;深刻领悟了司马迁的风骨精神及治国论政哲理,激励大家继续发扬司马迁精神,传承韩城文化,为实现韩城梦、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韩城市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