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效果的思考
2016-11-26陈燕青
汪 丽 陈 东 陈燕青
提升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效果的思考
汪 丽 陈 东 陈燕青
笔者作为多年从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教师,通过该篇文章将多年教学一线的经历进行梳理,从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立足于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式、教学评价形式等方面研究和探讨提高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效果的途径,为今后的实际教学工作提供指导。
高职院校 哲学社会科学 提升 教学效果
“少年强则国强”,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培养青年学生的高等教育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背景之下,以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为中心任务的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毫无疑问未来社会中的主流人才是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必须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为青年成长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动力,帮助青年学生理解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重视和加强高职教育中的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用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成果武装学生的头脑,才能为国家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接班人。
提升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效果已然刻不容缓,笔者有如下思考:
一、打造优秀的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队伍
教师应始终秉承“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信条,因为教师对学生言传身教的影响非常大,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影响更显著。“希望引导别人走正确的道路,激发别人对真和善的渴求,使别人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最高的发展,他应当首先发展他本身的那些优秀的品质”。高职院校对学生实施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素质。因而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既然有幸在这个领域工作,就应淡泊名利,不能过多考虑个人的得失,要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为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不懈奋斗,通过对真善美的追求,引领学生真正走向自由之境。
二、优化适合高职院校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内容
当前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滞后,导致教学内容陈旧,理论性过强,缺乏实践性,和现实生活脱节,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必须从教学内容上对现有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工作进行改革,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挖掘传统理论的现代意义,力求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对当前学生面临的新境遇、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使之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的目标不是培养专业的哲学研究人员,而应该是进行人文教育和通识教育,紧紧围绕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高职学生的实际特点,立足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着眼于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核心,向学生介绍有关人生、道德、法制、科技、艺术等领域的哲学观点,用贴近生活实际的理论来教育和说服学生,让学生掌握一些哲学知识,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教育贯穿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启发学生运用哲学社会科学的和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接受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并内化为个人信念,让学生“真懂”、“真信”,帮助学生站在更新的高度去理解我们所倡导的价值观。
三、创新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方式
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基本上是在应试教育中受挫的高中毕业生,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理论学习本身不太感兴趣,而传统的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方式陈旧、落后,导致教学效果很不尽如人意,要改进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作用,就必须结合高职教育注重实践的特点,改革、创新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方式,采取课堂教育和生活教育相结合的形式。
四、改进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评价模式
哲学社会科学教育不仅着眼于启发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哲学观点、立场和方法,更要注重将理论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以知行意的统一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效果考核评价机制的原则,传统考核对哲学基础知识的书面测试,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显然不是科学合理的量化标准和测评方法。
探索构建科学的考评模式,应当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坚持“全程性”、“多元化”的原则,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日常行为紧密结合,例如将课堂讨论、辩论、读书报告、专题研讨、网络学习和社会实践等每个学习环节均纳入考核的内容,加大平时学习表现和实践考核比重,缩小期末试卷考试的比重;采取口试、答辩、竞赛、论文和试卷等多种考核方式,重在考核学生综合运用哲学观点和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客观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方式的改革在引导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修养、培养良好日常行为习惯、提高思辨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果。
通过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学生学会思考超越现实功利的人生价值和理想信仰,避免在纷繁复杂的俗世中随波逐流、迷失自我,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的作用,必须立足于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和方式、改进教学评价形式。
(作者单位: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