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2016-11-26王美丽
王美丽
(河北省定兴县实验幼儿园 河北定兴 072650)
浅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王美丽
(河北省定兴县实验幼儿园 河北定兴 072650)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十条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当营造尊重、接纳和关爱的氛围,建立良好的同伴和师生关系”。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行为有利于稳定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秩序,有利于教师日常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促使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和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良好的师幼关系是保证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有利于幼儿一生的健康和幸福生活,对幼儿一生的发展具有难以估量的重要影响。如果师幼关系紧张、感情冷漠、互不关心,那么孩子就会对老师的教育活动产生抵触情绪,教学活动就不能很好的开展,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幼儿园教育呼唤平等和谐、互动对话的师幼关系。
平等民主;教师;幼儿;师幼互动;心理环境
日前,石家庄小精灵幼儿园的家长反映说,孩子在幼儿园被老师打了,在网上曝光后,引发社会关注。我们在反思应该完善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的同时,更应该着力构建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
关于师幼关系,简单地说,就是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关系。新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十条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当营造尊重、接纳和关爱的氛围,建立良好的同伴和师生关系”。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行为有利于稳定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秩序,有利于教师日常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促使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和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良好的师幼关系是保证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有利于幼儿一生的健康和幸福生活,对幼儿一生的发展具有难以估量的重要影响。如果师幼关系紧张、感情冷漠、互不关心,那么孩子就会对老师的教育活动产生抵触情绪,教学活动就不能很好的开展,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幼儿园教育呼唤平等和谐、互动对话的师幼关系。
1 建立平等、民主的师幼关系。
在传统的教育领域里,教师是高高在上的施教者,是教育的主体,幼儿是客体,教育者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知识灌输给幼儿,并操纵、控制着幼儿的一切行为和活动。这种师幼关系其实是一种不平等的人际关系,它完全忽视了学习者的主体性,限制了幼儿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为营造一个适合孩子身心和创新能力发展的环境,必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
1.1 倾听幼儿心声,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与孩子应产生对话互动。这里的“对话”,指师幼之间平等的心灵沟通。这种“对话”同时也是一种双方的“倾听”。如:中班歌表演《走路》在活动过程中,让幼儿按意愿选择歌词中的角色,随音乐模仿表演。表演两遍后,就有幼儿提出不想扮演歌词中的角色,“老师,我不想演里边的小动物了!”教师耐心地询问:“那你想演什么呀?”引发了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我想演小鱼!”“我想演老虎!”……“那你们学一学它们都是怎么走路的呢?”于是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即激活了思路,又触发了创新活动,引导幼儿愉快创编出歌词并模仿相对应走路姿态,使活动达了到最佳效果。教师要时时做个有心人,注意倾听孩子们说什么,耐心观看孩子们做什么,适时询问孩子们想什么,及时关注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创造条件满足幼儿需要。
1.2 大胆放手,给幼儿探索和发展的空间。好奇、好问、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幼儿的探索行为会随时发生。我们应大胆放手,积极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同时,我们还必须根据幼儿的需要,及时作出反映,调整指导策略,成为幼儿探索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促进幼儿发展。随时发现幼儿的兴趣,及时调整活动的内容,以满足幼儿的需要。给予幼儿充分探索操作的时间,不随意打扰、中断他们的思维,不急于直接指导,而是适时给予提示、引导,把握好提供帮助的时机、方法和程度。有一次科学活动中进行剥毛豆,我让幼儿试着自己剥,有的从中间拧断把豆子抠出来,有的用剪刀来帮忙,有的干脆用嘴巴咬,还有的沿着旁边的茎剥。于是我让不同的幼儿来演示剥豆子的方法,让大家共同讨论谁的方法最好最快,以此帮助幼儿认识和总结,成为幼儿的合作伙伴,与幼儿一起操作并交流方法。
2 创设平等自由、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
经验告诉我们,孩子对于想亲近的教师更乐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有了烦恼困难也愿意倾诉,对于批评建议也更容易接受,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也。
2.1 从微笑开始,创建和谐融洽的环境。
戴尔·卡耐基说:“有微笑的人永远受欢迎。” 教育是心灵交流的艺术,而微笑是所有的交流中最有力的语言,它展示着一种胸怀,表达着一份信赖,传递着超越语言的理解与关怀。教师微笑,不仅可以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还能增强自信心,用微笑显示青春的活力和朝气,用微笑让人与之亲近……
教师的微笑拥有着无穷的教育魅力。教师微笑着面对幼儿,能给他们一种宽松的环境,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理解、关心、宽容和激励。教师的微笑是腼腆孩子的兴奋剂,使他们得到大胆的鼓励,逐渐树立自信心;教师的微笑是外向好动幼儿的镇静剂,使他们得到及时的提醒。用微笑协调师幼关系,用微笑转变幼儿的不良习惯,培养幼儿健康愉快的心理……教师的微笑应该是善意的、会意的,发自内心的。
2.2 尊重、信任,把幼儿看成独立个体。
尊重幼儿,尊重意味着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想法, 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尊重幼儿必须要走进儿童世界, 倾听孩子的心声。关注孩子的所需, 积极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氛围, 让幼儿在心情愉快的情况下投入到活动中去, 积极地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应该把幼儿真正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人”,蹲下来和幼儿交流,不只是行为上,而应该从心理上和幼儿保持平行,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心理氛围。面对每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教师应从领导者的位置上走下来,带着一颗充满好奇的童心与幼儿交流,站在幼儿的角度去观察幼儿,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只有这样,幼儿才能把教师视为他们中的一份子,他们才愿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告诉老师,师幼之间才能建立尊重、信任的关系。
[1]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6.03
[2] 《新师生关系与教学策略的改进》 顾泠沅 1997.(l)
[3] 《对方案教学中师幼互动行为的思考》 《学前教育研究》2002(2)
[4] 《理解与教育》 金生 教育科学出饭社 1999年
[5] 《素质教育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 张霞 《成才之路》2007(6)
[6] 《“平视”幼儿—构建新型的师幼关系》印云 《科学大众》2008(5)
G610
A
1672-5832(2016)06-026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