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外出务工者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
——基于四个农村社区的调查统计数据
2016-11-26曹瑞阳
曹瑞阳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00000)
农村外出务工者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
——基于四个农村社区的调查统计数据
曹瑞阳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00000)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村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和转移。这一过程不仅给农村外出务工者自身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给他们的家庭经济水平,家庭结构、自身观念、邻里关系等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他们离开养育他们长大的故土,来到城市来务工,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对他们职业的选择、收入水平、职业的流动等等都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本文研究的主题就是农村外出务工者在进入城市务工的过程中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是怎样的,对他们的职业选择、收入水平、职业流动以及家庭的结构等等各方面的影响是什么样的。
劳动力转移;社会支持网络;职业选择与流动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以及农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在农村土地资源有限及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农村中从事农业生产需要的劳动力在逐渐的减少,于是就有很多富余出来的农村劳动力,他们为了改善自身家庭的经济状况,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开始外出到城市从事非农业劳动。这样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提高家庭收入的同时,也补充了中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所需要的大量劳动力,他们是中国城市化建设中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
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一,社会支持网络理论是社会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对农村外出务工者的社会支持网络的实证研究可以增加我们对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的深入理解。
第二,民生问题是国家今年来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针对外出打工者的求职状况、社会支持网络进行分析,在一定基础上可以为改善民生、提高就业水平和质量提供现实依据,从而促进农村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认同和融合,有助于减少社会矛盾,促进农村多余劳动力转移,提高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为了解社会现实情况和进一步改善国家政策出台具有现实意义;
2 文献回顾部分
20世纪70年代初,精神病学文献中引入了社会支持这一概念,研究者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身心健康,一方面对处于压力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即对压力起缓冲,另一方面可以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此后社会支持被引入社会学研究领域,最早的是布迪厄( Bourdieu, 1986) 最早将“社会支持”概念引入社会学研究,他将社会支持定义为个人通过体制化的社会关系网络所能获得的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 个人社会支持的多寡取决于其网络规模的大小和网络成员靠自己权力所占有资源的多少,拥有较多社会支持网络的人能够更方便地获取各种利益。
针对农村外出务工者的实证研究成果颇多,主要集中于对家庭与婚姻影响、劳动力流动动因和求职与择业等三方面。在家庭与婚姻方面,风笑天认为外出打工是一项重大事件,它代表了人的社会化水平。特别是青年外出打工者,他们在打工过程中正经历着社会化,这种特殊的打工经历,意味着从封闭的农村进入到相对开放的城市, 从传统的农业生产进入现代化工业的工厂工作,这一特定的人生经历将在众多方面改变农村青年的生活道路和人生轨迹,对于农村青年的择偶标准、观念、家庭观念和婚育行为都有着重大影响(风笑天,2006)。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对于家庭经济有着显著影响,根据最新住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外出打工对于家庭贫困作用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外出行为显著地降低了农村贫困程度, 这一结论对于不同的贫困标准、福利度量指标都具有稳健性(岳希明、罗楚亮,2010)。同样,外出打工对于家庭结构也有重要影响。由于相对于女性,男性更容易外出打工,会造成女性留守问题的出现(白南生等,2002);留守在家中的劳动力数量越多,外出劳动力发生回流的概率越大,留守在家的老人数量和留守儿童越多,外出劳动力发生回流的概率越大(李石,2001),也有学者认为对单个农户而言,在一定的国家宏观政策和市场条件下,家庭结构、土地禀赋是其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关键因素(田玉军,2010)。
综上所述,针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是针对其在职业选择、职业流动以及对家庭结构影响方面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实证研究往往缺乏一定理论视角,仅仅是经验材料的分析和描述,缺乏解释力与分析。鉴此,本研究试图采用社会支持网络视角,对外出打工者的职业选择、职业流动和家庭结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弥补上述文献的不足。
3 研究变量和研究假设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社会支持网络是怎样的?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在他们职业选择、职业流动以等方面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和作用?本研究基本研究思路是:基于社会支持网络的理论视角,想要找出或者说明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在他们职业的选择和职业流动过程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着重讨论社会网络与他们职业选择和职业流动的关系的关系、国家职业培训政策是否增加了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强关系和弱关系分别在他们职业选择和职业流动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的变量有:职业选择途径和流动、受教育程度、外出的时间和次数
本研究的研究假设如下:
假设1:通过家人朋友等强关系获取职业的外出务工人员往往职业选择范围较为狭小,而依靠其他途径获取职业的外出务工人员的职业选择范围更加广泛。
假设2:社会支持网络越广,外出务工人员个体的收入也会相对越多,对家庭经济的贡献也就越大。
假设3:教育程度的越高,职业选择的范围越广以及职业的流动性越大。
4 具体研究方法
本文使用定量的研究方法,运用结构式问卷进行资料收集,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寻找出外出务工人员社会支持网络对他们职业选择和职业流动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1] 左习习,江晓军.社会支持网络研究的文献综述[J]. 中国信息界 2010年第6期
曹瑞阳(1991.06-),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学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14级社会学专业硕士生在读,学生,研究方向:社会学,劳动社会学方向。
D920
A
1672-5832(2016)06-01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