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与教育学对比下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探析
2016-11-26徐文栋
徐文栋
社会学与教育学对比下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探析
徐文栋
由于学生年龄偏低,还不能够具备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所以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课堂问题行为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如何改善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行为,是我国教育界所必须思考的。我国各界学者对学生出现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其中教育学和社会学是两大重要的视角。社会学对这一问题的解释更多是从帮派群体、同学、社会媒体等角度入手,而教育学对这一问题的解释更多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学校管理等角度入手。本文将就这两个角度对学生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
社会学 教育学 课堂行为
一、前言
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不仅会导致个人学习效果变差,还会影响公共课堂秩序,阻碍正常教学活动的进行,妨碍师生之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课堂问题行为”这一概念,是美国的教育家林格伦首先提出的。经过教育理论的发展变化,各国学者也在对这一概念进行不断完善和补充。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对于这一概念的界定有两种。一种是从行为引发的后果来界定,另一种是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来进行界定。无论如何界定,课堂问题行为都是对教学效果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必须予以纠正和解决。
二、对课堂问题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一)帮派群体的影响
学生具有自己的群体,与群体内部的成员分享兴趣、爱好、生活经历等[1]。学生生活环境单一,如果家长忙于工作,缺乏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不明白孩子的想法,学生就会向周围群体寻求沟通诉求,导致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受到社会上一些帮派群体的影响。也有一些学生由于叛逆心理的影响,拒绝向家庭和学校进行交流沟通,被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所感染,心理发生变化,在课堂上表现出顶撞老师、欺负同学等恶劣的课堂行为。
(二)同学的影响
同学群体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另一种形式上的群体影响。相比帮派群体的影响,同学之间相互影响更加容易。接触到社会帮派群体的学生相比之下是少数,更多情况下学生处于校园环境当中,接触对象主要还是同学。但是,同学之间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就是所谓的“同伴压力”[2]。比如,同学在学习上有良好表现,受到教师表扬,就会给其他同学带来压力,导致一些同学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不再认真听见,甚至扰乱课堂秩序。
(三)社会媒体的影响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信息传输的渠道多种多样,给现代人生活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网络和各种媒体当中,大量色情、暴力的信息泛滥,对学生容易产生消极影响,导致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学生普遍心智还不是十分成熟,不能有效分辨信息当中的积极部分与消极部分,不能有效避免一些不良信息的消极影响,在课堂上表现出来。据国外学者的调查研究,社会媒体宣传的内容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中色情暴力的内容是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罪魁祸首。
三、对课堂问题行为的教育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的问题
教学内容也与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具有密切的关系,其主要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学内容中的反面例证。虽然教师举反面例证的目的在于告诫、警醒学生,但是学生普遍缺乏辨别能力,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去模仿,尝试一些非法行为;另一方面,部分教学内容脱离现实,也会导致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如果教学内容与实际情况严重脱离,就会加大学生进行理解的难度,在学习当中产生挫败感,成为导致课堂问题行为的消极因素。
(二)教学方式的问题
教学方式引发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从本质上来说属于一种非理性因素。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合理的逻辑顺序和适当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过渡,从掌握基础知识过渡到掌握进阶知识。一旦教学方式出现了问题,学生的知识过渡衔接出现了问题,就容易引发学生的负面情绪,进而在课堂上产生各种问题行为。想要改善这种问题,教师就必须要具备强大的教学组织能力,对各部门教学内容的联系了然于心,合理安排课堂的教学顺序。
(三)学校管理的问题
我国学生数量众多,很多学校为了进行有效管理,制定了非常严格的管理制度,比如学生上学必须穿校服、男生头发不许超过耳朵、女生必须留短发等等。过于严格的管理制度,是与学生自由发展的天性是相互违背的,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容易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各种课堂问题行为。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渴望自由,精力充沛,学校的管理应该顺应学生的这种天性,进行良性的疏导,这样才能够有效减少甚至消灭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
四、结论
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是教育界必须改善的问题。对于学生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主要可以从社会学和教育学两个角度来解释。其中,教育学角度的分析比较具有专业型,而社会学角度的分析更加全面。从这两大学科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能够寻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有助于社会和学校共同进行合作,净化学生的生活环境,消灭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1]吴立红.高职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探究与解决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6,06:7~9.
[2]孙野,崔亚飞,王家应,许义梅,张慧.特校教师应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调查研究[J].黑河学刊,2014,08:64~65.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