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2016-11-26杨春蕾金彦超
杨春蕾 金彦超
民族院校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杨春蕾金彦超
民族院校在校大学生整体层次多、个体差异大,学生风俗习惯各异、思想多元化,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面临着诸多现实困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多个部门、多个主体、多方资源的协同配合,特别是要实现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协同育人。本文主要从思想教育、人才培养、学业帮扶、创新创业四方面研究民族院校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协同育人模式,通过增强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互动,提升民族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民族院校 协同育人 机制研究
民族院校承担着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重任,这种特殊的人才培养需求,既要求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能够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又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能够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在这两个目标下,必须由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协同,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促进各民族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一、民族院校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全面提升民族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教师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特征把握学生的成长中的规律问题,满足学生深层次的需求,对学生的学业辅导、就业指导、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与学生接触多,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想,规范学生的行为,帮助学生在思想素质方面得到有效提升,两者的协同育人能够全面提升民族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有利于解决民族院校人才培养中的现实问题
民族院校在校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高,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基础差,汉语基础薄弱,需要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付出更多的耐心与关注。而学业上的问题往往又成为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的诱因,这些因素相互交织、互相影响,极大增加了他们的培养难度。通过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协同育人,能够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思想动态,坚持双管齐下,能够有效地解决人才培养中的现实问题。
二、民族院校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协同育人的目标单一
目前民族院校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多是由学生工作部门牵头,通过由专业教师担任班导师、班主任、课外指导教师等方式,实现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协同育人。这种协同育人模式,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主体的,协同育人的目标是加强和改进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的作用发挥有限,协同育人的功效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
(二)缺乏科学的工作机制
目前民族院校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同专业领域、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教师参与协同育人的情况存在着较大差异。由于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属于不同的业务领域,有着各自的职责分工,因此开展协同育人需要有效的平台和科学的工作机制,以实现在统一的目标下明确协同的内容和方式方法,真正实现协同育人的效果。
三、加强民族院校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的几种模式
(一)“两课”及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模式
深入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两课”及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饱含民族情感、贴近实际需求,使学习知识的过程成为增加民族团结意识、提升政治素质的过程。通过“两课”及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进一步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根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两课”及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渠道作用,不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民族理论与政策课、哲学和社会科学课程改革,通过建设实践教育基地、开发在线课程等方式切实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统筹考虑、分步实施、环环相扣,构建起包括爱国主义、法规法纪、道德文明、传统文化教育在内的完整体系。
(二)班导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模式
以自然班或学生工作室为单位设置班导师,每班或每个工作室配备一名班导师,把班级或工作室作为班导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的平台。班导师主要负责学习指导,关心学生的思想进步,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成才目标,端正专业思想和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选课、专业发展方向选择、学习方法、职业生涯设计等方面进行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要负责日常的思想教育和教育管理,包括学生干部选拔、学生党员培养、班团组织建设等工作。建立班导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联席会议制度,每周定期举行班导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联席会,就班级建设、学生培养等具体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共享信息、密切协同,切实增强班导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育人合力。
(三)专业教师与特殊群体学生“一对一”帮扶模式
在民族院校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业困难学生、心理困难学生等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培养是重点也是难点工作。要探索和创新提升特殊学生群体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路和方法,通过专业教师与特殊群体学生“一对一”帮扶的模式,确保特殊群体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负责特殊群体学生的排查,建立档案,全面掌握特殊群体学生的信息;加强思想教育,确保他们思想稳定。专业教师与特殊学生群体学生“一对一”结成工作对子,重点在经济帮扶、学业帮扶方面开展工作。以积极督导和帮助为主,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和到课情况;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制定专业学习计划,督促学习计划的实施,培育专业兴趣。以资助帮扶和管理为主,引导特殊群体学生正确面对现实,鼓励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生活状态;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和学院活动,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四)导师工作室育人模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特别是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民族院校协同育人的重要目标之一。专业教师负责建立自己的工作室,根据学科专业、兴趣爱好、项目课题等因素综合确定工作室的学生,加强对本工作室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依托工作室进行深入的专业教育,强调教学实践,坚持以能力为导向,全面提升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学术竞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负责加强学生在工作室日常行为的教育管理,开展奖励评定工作,切实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协助专业教师建立健全工作室的管理办法,并切实加强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制定学生在工作室内的考核办法,将创新创业成绩与奖学金评定、优秀学生评选等挂钩,进一步激发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的热情。
[1]崔磊,毛江鸿,葛晓丹.高校青年专业教师在人才培养中担任班导师工作的实践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1):95~97.
[2]罗薇薇.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亚太教育,2016(09):195.
[3]乔丽娟.高职院校“学工—教学”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05):87~88.
[4]陈赟,徐虎雄,黄芳,张荣君,周嘉,周立志.“班导师+辅导员”育人机制实践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4(02):57~60+56.
[5]肖慧.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实践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1):70~71+77.
[6]教育部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EB].教改[2013]1号.
(作者单位:大连民族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