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多元化雇佣方式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2016-11-26高翼
高 翼
贵州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贵阳 550002
研究多元化雇佣方式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高 翼
贵州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贵阳 550002
针对多元化雇佣方式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多元化雇佣方式的驱动因素。结合这些内容,总结了创新多元化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其内容有:创建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整合同化多元价值观,建立福利激励机制。
多元化雇佣方式;人力资源;劳动力
经济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传统雇佣模式下,人工成本过高,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需要将原有的雇佣关系进行改变,采用具有弹性的用人方式,促使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一、多元化雇佣方式的驱动因素
(一)劳动力市场制度变革和劳动力供求状况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市场逐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方向转变,在劳动力配置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动力的去向不再受到政府的主导,劳动者可以对市场需求进行自由选择。此外,户籍制度逐渐开放,城乡之间人口开始自由流动。在这一时期,企业为了适应时代潮流,借助多元雇佣方式来提升企业雇佣弹性。
(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和劳动者就业观念的转变
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往人们对工作进行选择时,对于固定长期的工作形式较为偏爱,但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雇佣观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雇佣双方不再将欣然和忠诚当作雇佣关系中的隐性规则,而是将其转变成一种契约关系。这一改变,对企业提供长期稳定性工作的意愿受到影响,同时也对劳动者对工作的选择带来了影响,进而为企业多元化雇佣方式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三)企业的成本压力和人才弹性化配置的需要
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一定要从不同层面对运营成本进行控制,从而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企业借多元化雇佣方式,使用人成本有所降低,相对于裁员这些敏感方式,其更加有效。此外,多元化雇佣方式满足了企业人员弹性化设置的需要。企业还可以利用多元化雇佣方式,找到自身所需要的专业人员,同时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对人员进行观察和考核,进而为人才的储备奠定基础。
二、创新多元化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
(一)创建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纵观各国成功企业,其均具备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例如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对企业的管理上强调“人和”,这主要表现出良好的团队精神。再如美国的通用公司,主张“追求卓越”,充分体现了企业要从多方面对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行激发。企业所追求的价值观如果被全体成员所接受,便会成为企业的一种风气,进而形成强大的企业精神,在这一精神基础上,会衍生出相应的制度、人际关系、企业设备等等。
当今我国企业文化已经逐渐走向自觉阶段,从内向性向全方位型转变,并且从单一向综合性转变。我国企业要对人力资源进行进一步获取和开发,并且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控制和激励,在企业建立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借助企业文化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管理。
(二)整合同化多元价值观
企业对员工多元化的需求,一定会带来多元化价值观所以,企业应当想办法将企业内部多元化价值观进行转变,使其成为一个大多数员工在心理上行均认同并接受的共同价值观,从而将企业的目标作为自身奋斗的目标,将企业未来发展的成败当作自身的成败。某学者认为,只有企业人员具备共同价值观,才能被组织和凝聚成一个整体。这一学者还提出了“共同管理文化模式”这一概念,这个管理模式的基本方式是进行整合并同化,整合也就是保持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对员工的多元化价值进行融合,使其成为一个价值观,这一价值观也就是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其及来源于员工的不同价值观,同时又高于这一价值观,企业努力让持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员对一个共同价值观产生认同感,并接受。
(三)建立福利激励机制
1、风险工资制。针对管理者,企业可以对其实行年薪制,将工资和企业发展成果相挂钩,这就是被日本企业广泛使用的年功序列制。员工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环境和自身能力,对工作进行自主选择,冒险越大,所得工资就越高。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
2、强化激励。利用激励方式对员工的行为进行激励,将其视为有效途径。但是对员工进行激励,也会产生强化和负强化情况,因为满足员工需求的方式有所不同,对其制定的福利待遇也应当因人而异。因此,用人单位一定要转变“大锅饭”的平均主义思想,本着多劳多得的用人原则,防止激励带来的不公平使员工产生负面情绪。同时,要注重人士处罚政策,借助制度对管理进行支撑,避免出现温情主义。
3、爱抚管理。爱抚管理模式被西方国家广泛应用,对于一些高科技领域的员工而言,其超负荷工作,高强度压力,虽然高期望值为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成就感,但是这种环境下让员工面临着各种职业风险和职业压力,如果员工长期处于这种工作环境下,会为个人甚至家庭带来一定的痛苦,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一定损失。因此,西方企业,往往借助福利解决这些问题,企业为员工设置相应的活动中心或者健身中心等等,并且为企业提供了不同健康咨询讲座。此外,企业所提供的福利还汇集了员工的家庭,主要体现在住房分配、子女教育或者带薪休假等方面。这就使得员工的多元化需求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进而为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奠定基础。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多元化雇佣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其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不能单纯的断定这种模式是好是坏,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企业所处环境对这一模式进行分析。
[1]朱飞,熊新发.ELM主导型雇佣关系模式下的员工管理困境和管理策略创新研究——可雇佣性的视角[J].理论探讨,2012,02:89-93.
[2]徐细雄,淦未宇.组织支持契合、心理授权与雇员组织承诺:一个新生代农民工雇佣关系管理的理论框架——基于海底捞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1,12:131-147+169.
[3]郑刚,崔勋.国有企业员工身份多元化下的员工参与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09: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