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言有大义
——试析“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2016-11-26

长江丛刊 2016年36期
关键词:微时代微信时代

姚 贝

微言有大义
——试析“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姚 贝

“微时代”随着微博、微信的使用而悄然来临,它的出现深刻地影响了高校学生的方方面面,这主要表现在对学生语言的影响、对学生行为的影响、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益又有弊,为了更好地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的教学,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应对“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即:

“微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策略

一、“微时代”对高校学生的影响

(一)影响学生的语言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的数量已经达到7亿多,而微信的注册用户也要突破5亿。而占据微博、微信使用率的就是高校的学生们。自从有了微博、微信,学生们更喜欢用这些“微工具”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可见他们表达的途径改变了。而在表达途径改变的同时学生们交流的语言也改变了,有的语言已经被图片代替了,尤其是在微信中,学生们可以根据需要下载自己喜欢的图片。所以说,“微时代”的发展正在悄无声息的改变着学生们的语言表达,所以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我们不得不考虑这一因素。

(二)影响学生的行为

“微时代”的兴起,主要影响了学生们的阅读行为和消费行为。原来,学生们都是去图书馆读书,就算不去图书馆也要去图书馆借阅一些书籍来阅读,但是有了微信以后,学生们读书的时间和机会就明显减少了,或者客观地讲学生们读书的方式和时间已经呈现“碎片化”的特点了,好多的阅读内容也像快餐一样,只能解决暂时的温饱,但是不能给予学生长足的营养。另外就是“微时代”对学生们消费行为的影响,在原来,我们的消费场所都是实体店,但是有了“微信”等平台,尤其是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来讲,他们纷纷转向了网络消费,这样学生们的购物行为就发生了改变。久而久之,这样会影响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影响学生的价值观

“微时代”的话语传播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大众化能够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微时代”的大环境下,传播者和受众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微信或微博的平台中,你可能是传播者,也有可能是受众,同样,高校的学生们也是扮演的这样的双面角色,他们不仅接受别人的观点,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他们发表的观点和内容不会受到过多的限制,这样学生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改变。

接下来,我们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来分析一下“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希望笔者的观点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二、“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

(一)转变观念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说得再直接点就是枯燥的说教,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只会觉得思想政治的教育越来越没意思,甚至到后来学生们还会觉得厌烦。所以,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顺应“微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我们的从教者必须改变观念,只有改变了教育观念才能改变教学行为。首先,我们要了解“微时代”下学生们的思维方式。现在的学生因为受到新媒体的影响,也就对传统的教学行为产生排斥,所以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我们应该讲授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内容,尤其是对当下社会中新鲜事件的及时解读,这样才能满足学生们学习的欲望。其次,要在继承和发扬传统优良作风的基础上,探究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微时代”的到来首先冲击的就是学生们的思想,面对这样的挑战,作为工作者的我们不是回避,而是求同存异,即使教育环境再差,我们也要整合各个观点,及时应对不良的社会言论对高校学生带来的影响,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二)搭建平台

作为高校,应该严格规范学校网络秩序,并建立微博和微信平台,比如可以开通学校的官方微博,设置学校的微信公共账号,当这些平台建立以后,学校就可以找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管理和应用。为了更好地对学生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我们的工作人员可以在微博平台或者微信公共账号中发表一些和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内容,让学生在休闲的时候也能受到一些教育。这样的做法虽然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但是它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绝对有益处,因此,对于思想政治的教学我们不能急于求成。

(三)学会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方法,但是那些方法可能有些古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学会的方法是在“微时代”下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要想在“微时代”下进行思想政治的教学,必须学会用“微语言”。其实不光大学生们,我们每个人都比较喜欢诙谐、轻松、直白的大众语言,因此在思想政治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去实施教学。要想掌握这样的语言,教育工作者必须下功夫,一方面要掌握好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就是多多关注社会中的新鲜的事物,学习丰富的语言内容,在教学时再将两者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在“微时代”下显现不一样的光彩。

[1]季海菊.”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2]王晓宏,魏荣.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策略探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作者单位:长江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微时代微信时代
微信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e时代
e时代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e时代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