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大学生道德观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
2016-11-26余茂辉
敖 雪 余茂辉
浅析当代大学生道德观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
敖 雪 余茂辉
加强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的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部分。本文从对道德观的界定出发,分析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的道德观,阐述现代中西方文化中的社会道德观的具体内容,病从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的缺失、对西方价值观的盲目崇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不够深刻的现实问题着手,分析了对当代大学生加强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从深化教育工作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提高道德修养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基础两个方面,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道德观 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对道德观的界定
古往今来凡是谈到治世之道,往往离不开道德二字。然而回顾中华民族这几千年来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道德就是国魂,是民族的立国之本,国魂后面所含的就是国家道德教育[1]。
当老庄提出“以人为本”“修身明德”的救治方法,其实是基于人身体内部存在的一种道德复兴这是一种社会复兴的根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一)古代社会的道德观
道德的构建,不仅仅是伦理性的道德复兴,真正道德观的建立首先应该从民族根的文化着手,只有将我们的根立足于民族根文化的这个深厚的土壤中时,这个文化之根才将成为滋润整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以老庄思想为根的道德观为例,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然道法以顺应自然的主观精神来消除某些人为的限制以及规范来实现治世的目的,以观察顺应万物自然发展的思想来观察社会之中的一些现象来整治现实社会,这是一种由外自内的达到社会完善以及社会治理的方法。而庄子道德教化更加强调的是发展个体的素质,使之不断丰满。也就是说,其目标之一就是全人之才德[2],这种由个体的自由发展而形成的内在完整性而延伸到外在的表现中的治世方式,更加强调的是个体的自由发展,但这种方式需要人的自觉能动性,让其无论处于何种时代境遇或者人生道路上仍旧能不因外在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德行。从一方面来看,这种观念没有过多的干预人之本性使道德水平高的人能够为社会和谐做出更多贡献;从另一方面来看,这种观念让一些思想道德水平不那么高的人缺乏一些外在的动力。
(二)现代社会的道德观
(1)现代西方文化中的社会道德观。在西方哲学中往往将宗教与哲学思想交织于一体。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之间有一个泾渭分明的不同点,即整个西方文化的发展史中,只有宗教思想而道德学的思想则是从宗教思想中延伸出来的。西方哲学在思考的缜密性以及理性的思辨方面做出了更多的研究,因此他们在科学的领域中走地更远,并且这种西方哲学文化更体现于宗教文化,以精神与价值的统一引领社会价值观,由此实用主义在西方社会更为突出,而中国哲学文化则更体现于限制个人利益以发展集体利益的社会主义思想。
(2)现代中国文化中的社会道德观。中国文化中有关于道德文化理论方面的论述有很多,从道、德、仁、义、礼、智、信这几个方面出发,而老庄论述的道德观也是从这几个字中出发,老子所说:“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3]。这种道德观念是以自己的心与身为出发起点去实践去认识,以此来修行完善自己的德与道。不仅如此,中国文化更以这种传统的道德观念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舆论体系,这种强大的体系甚至有时候比法律更具有实效性,而当前高校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使这种传承了两千多年的道德观念逐渐失去其强有力的约束力,因此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更需要关于传统道德观的教育。
二、加强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的缺失
高校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熟悉又陌生,尤其在进入高校之后有了更为明确的专业方向之后,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一块的认识基本上是在于个人兴趣了,尤其当今社会中,媒体盲目宣传的一些具有个例性的事件,很容易造成高校大学生仅仅依靠单纯的通过某一件事情来肯定或者否定一种价值观,这是极其不妥的。因此高校大学生在片面的理解一些事情的基础上错误的照搬西方价值观,没有考虑中国国情,很容易被利用由此而产生了某些不良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认真的反思一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是不是更应该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着手,只有符合我国国情的价值观才更能有效地解决当前的一些社会问题。
(二)对西方价值观的盲目崇拜
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大力地发展,自然科学飞速的发展,无论在科技还是社会基础建设方面都超过了发展中国家,因此在物质基础上来看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并不能依此将两者的价值观混为一谈,从欧洲的发展史中不难发现,凡是有所成就,有创造性的一些著名科学家以及哲学家,都有着浓郁的宗教情结以及神学之缘,例如牛顿晚年做了大量的神学研究,以基于他的力学体系的方式去证明上帝的存在。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一生对科学真理的追求就是一个"向上帝走去"的过程。因此,很多西方的道德观是基于他们对宗教的信仰,他们通过这种对宗教的信仰来约束自我的行为和习惯。这也是西方现代社会基本道德观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中国的国情与之迥然不同,传统文化的缺失使得有些高校大学生形成了畸形的社会价值追求,反而更为认可权钱至上的价值观。
(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不够深刻
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广大高校大学生就完全认可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需要从而中国的传统文化着手,而道德观更是一种体之于身的道德文化,如何能够在不干预个人意志的情况下给予其一定的外在动力,这就涉及到“道”和“德”必须“体之于身”才能将行之而上的思想转化为内在的动力。“体之于身而知道”,是一个必然的实践过程[4]。 并不是说粗浅的理解为以为名誉、为利益、为欲望的目的去做,而是用“德”在内心中去细细地体会,当碰到一切事物的时候不要为了“德”的形式而去做,特别是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树立过多的个人榜样反而更容易激起高校大学生之间的攀比之心,反而不利于高校和谐,如果是以建立模范团队的模式,让更多的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中找到荣誉归属感,进而由内至外的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做到知行合一。虽然完全抛开名利欲望是道德最高的境界,但是作为高校大学生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不违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让道德发自内心,不要因为外在的利益而做出不利于社会和谐的事情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
三、以道德观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对策
(一)深化教育工作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虽然现今高校在不断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宣传工作,但是仅仅依靠灌输的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不能有效的内化为高校大学生内心的信念,为高校大学生所自觉地遵守与奉行。
(1)以德为根,由下而上。庄子在《德充符》中讲到“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庄子“德”的特点是“和”,而“和,谐也”。社会的安定和谐在于人,而人的思维以及行为是复杂的,只有形成了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终目的。
在高校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更多的开展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方面的活动,例如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汉子听写大赛等一系列活动,让高校大学生更广泛的参与到其中,并且在活动的同时更深刻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激起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教育的同时理解践行传统的道德观。应该适当调整仅仅以单方面的灌输以及“我说你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新形势下高校道德教育要更为尊重人的个体性,从其本身中进行道德的引导,激发其内在的作为教育参与者的激情,唤起他们自我教育的欲望,鼓励他们不仅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者、接受者,而且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探索者和实践者。
(2)以人为本,自内而外。高校大学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力军,在教育和引导的过程中为了让他们接受、认同、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需要的是了解其内在心理特征,尊重他们的个体性。
高校大学生有着典型的时代特征,他们将消费主义与国家主义融合于一身,以更为世界的眼光看待社会问题,在其更多地注重个人情趣,非到特殊时刻并不能激起其强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具有人本性,充分考虑到其心理特征,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在高校大学生心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深化其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了解,使其更富有社会责任感,最终发展成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现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提高道德修养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基础
个体的道德认识源自于社会道德要求,当这种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品质,才能成为品德形成的基础。高校道德教育可以沿着以下几点展开,第一,让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思想政治教育者密切注意其思想动态,将各种文化价值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遏制于萌芽状态;第二,在已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上,增加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道德观的宣传与活动,让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第三,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更加注意自身的道德修养,教育者首先做到知行合一,这样道德教育才更具有说服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高校大学生物质水平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以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求的现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1]熊春锦.中华国学道德根[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1.
[2]谭维智.庄子道德教育减法思维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4.
[3]老子.道德经[M].熊春锦校勘注释.金陵经刻处,第十七章,2003.
[4]熊春锦.中华国学道德根[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21.
(作者单位:武汉轻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专项任务项目(15Z127)。
敖雪(1990-),女,武汉轻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研究生;余茂辉(1964-),男,武汉轻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