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助力供给侧改革
2016-11-26赵书杰
赵书杰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一带一路”助力供给侧改革
赵书杰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一带一路”战略与供给侧改革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其出发点与落脚点都直面当前中国经济波动的根源——产能过剩。解决当前产能过剩问题,需以“一带一路”为引,供给侧改革为纲,合理引导当前某些行业去产能、去库存,为中国经济保驾护航。
一带一路;供给侧改革;产能过剩;产业升级
1 引言
自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在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借鉴日本、东亚“四小龙”的发展经验,做出了以投资驱动发展经济的战略思想。在30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中国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人民财富极大增长。但是粗放的要素驱动型增长难以为继,在多年增长后面临人口红利消失殆尽、消费严重不足、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等风险,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一带一路”战略针对当前国际经济颓势,结合两极世界理论提出的国家级顶层战略。“一带一路”的提出对我国是一个重大契机,有三个深远意义:一是提高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切实深化改革开放;二是改变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困境,促进中国经济均衡发展;三是助力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对优化经济结构大有裨益。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中,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过剩产能行业以及房地产等产业、城市工作、企业成本财税等方面明确了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我国长期粗放增长的反思,同时也是对过度强调需求侧管理的辩证否定,表明当前党中央从注重需求管理转向供给与需求并重宏观政策的新取向。
2 供给侧改革与“一带一路”的内在联系
“一带一路”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都是基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和国际形势背景下做出的政策性判断,二者有着身后的内在联系。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急需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和经济增长方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和经济结构转型;“一带一路”战略则是国家针对当前国内区域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不协调,国外金融危机后经济疲软、需求严重下滑的形势,提出的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多个领域。
二者有着共同的出发点:解决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升级。只是“一带一路”战略涉及范围广、建设内容更加丰富,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更多是类似于指导思想的地位。因此,“一带一路”战略可作为供给侧改革的实施路径,助力供给侧改革。
3 供给侧改革下“一带一路”的实施路径研究
供给侧作为经济运行的上游,是经济问题的根源。而我国目前供给侧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经济结构僵化、经济发展方式过于粗放等。而“一带一路”可作为供给侧改革的推动力量,有以下三个实施路径:
3.1 过剩行业对外转移
当前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煤炭、船舶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机械、汽车、轻工、纺织、光伏、风电、电子、建材等行业产能存量过剩,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存在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经济落后的局面,因此将过剩行业转移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调整我国产业结构意义重大。
3.2 加强贸易促进产业结构转型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资源丰富国家,且对高技术产品需求强烈,我国的工业品比较优势明显,加强贸易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向附加值高、技术度高的方向迈进。
F120
A
1672-5832(2016)08-01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