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6-11-26化娟
化 娟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化 娟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大学生品德的关键。本文从传统文化内涵及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着手,分析当前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失的原因,以及如何推动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缺失
一、传统文化内涵及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化文明历经五千年流传至今,是世界历史上唯一一个文化没有断层的系统。传统文化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对后代的教育源远流长,有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对以后的修身、齐家、治国、安天下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随着国际交往的深入,外来文化不断渗透于我们生活中,并对人们的思想、行为方式、价值观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人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该如何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并将传统文化浸入到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去,是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将中华传统文化有益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爱国情感等传递给大学生,能够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塑造他们的人格,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1]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面对社会上各种思潮以及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不少大学生存在信仰缺失、信仰模糊,价值观日趋弱化等现象。该如何扭转这一局面并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责任感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中国传统文化为这一课题研究提供了借鉴和转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传授优秀传统文化,并将教学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担起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
二、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
(一)教育者层面:重专业轻传统文化
高校中普遍存在重视专业内容、技能的学习,对传统文化教育不够重视,这一点在理工类院校尤为突出。传统文化影响是隐性的,具有长期性,不能马上体现在教学和科研成果中,所以不少高校轻视传统文化的教育,不论在制度层面上还是在课程设置上,都偏重于专业,导致传统文化课程数量偏少。高校中的思想政治课程以政治理论为主,缺少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传授,由此导致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道德观、价值观都受到极大的挑战。
(二)受教育者层面: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参与程度低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大学生受到市场经济、西方文化的影响,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热情不高。《中国教育在线》发表的有关大学生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统计显示,50%的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失去兴趣,20%表示无所谓,20%走中间派,仅有10%的大学生关心传统文化。[2]虽然部分大学生认同传统文化,但对传统文化深入了解的学生少之又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缺乏了解,并无进一步深入了解的意愿。很多大学生对万圣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大加推崇,积极参与其中,相比之下对传统文化节日却置若罔闻。
三、推动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
(一)加强制度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内在的作用,首先从制度层面对传统文化重视。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重点扶持传统文化项目走进校园,走进大学生生活。从政策的制定上要侧重于传统文化深入大学生的内心,增加文化认同感。
(二)融入课堂教学,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水平
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第一阵地,课堂教学需要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在讲授专业知识同时进行适当的传统文化教育,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不断完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
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开设传统文化必修和选修课程,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同时加强了传统文化教育。优化当前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能力,组建传统文化教育的专职、兼职人员。聘请文化领域内专家学者在高校中以研修、讲座、培训等形式对大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和造就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同时,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
(三)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
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元素,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通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文化馆等方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高校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组建相关实践团队,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活动继承和发扬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知、认同,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同其他院校进行合作,将各自文化馆、纪念馆等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开放共享,组织学生进行现场教学,建立互相合作的教育模式。
[1]董盈盈,都晓琴.价值认同视阈下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3):9~12.
[2]张祥浩,石开斌.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56~59.
(作者单位: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化娟(1981-),女,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