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

2016-11-26曲智强

长江丛刊 2016年29期
关键词:浅谈新生大学

曲智强

浅谈新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

曲智强

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令人向往,如何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是每一位初入校园的大一新生的必修课。本文通过对大学新生活的解析和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对策等方面对新生以教育的引导,帮助新生习惯的养成,以助于新生适应新环境、迎接新挑战、解决新问题,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大学新生活 适应 差异 转变

一、新生入学之初不适应现象和面临的问题

大学新生适应性是指在一段时间内(通常指新生正式开始大学生活六周左右的时间),大学新生脱离原来熟悉的中学环境,面对新环境,通过积极地调整身心状态,使之与周围环境条件相符合的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新生会遇到各种适应性问题。[1]

人际关系不适引起的孤独感。大学新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进入准社会交往圈,在人际适应中呈现“心理矛盾多”的特点。面对陌生环境,他们失去了以往人际关系中的稳定感和安全感,缺乏自信。一方面抱怨别人不对自己敞开心扉,另一方面青年期的“自我闭锁心理”,又不愿意主动与他人交往,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人为设置沟通障碍。

学习不适引起的失落感。学习是大学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不仅是一个认知的发展过程,更是一个社会化过程。由于大学的学习较之中学的学习更复杂、更高级,同时也更为自觉、更为自立,突出表现出专业性、自主性、阶段性和探索性等特点,新生面对庞杂的课程、陌生的专业、多样的教学方式、快速的教学进度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大学新生要想摆脱传统的被动式的中学应试教育模式,转向独立的、主动的、自主的大学教育,其学习方式和学习技能还需要一段迁移时间。不少人从“鹤立鸡群”变成“平庸之辈”,心理落差极大,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

经济压力引起的自卑感。经济方面的独立让新生面临如何正确管理生活费的难题,大部分学生没有理财经验,有的学生月初大手大脚,月底节衣缩食,感觉经济压力大。同时,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贫困大学生。贫困生大多来自农村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生活简朴,进入大学后仍带有自己家庭所属的社会身份特征,他们极易发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感到自己不被群体所接纳,导致严重的自卑心理。

情绪不适引起的落差感。大学新生在入学前会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期待,而期待与现实生活的巨大落差常常发生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年,尤其是入学后的第一个月。大学新生认为现在的大学生活与期望中的大学生活不相符合,这种现实的大学生活与理想期待的落差加剧了大学新生的不适应性。[2]

二、新生适应大学新生活的对策方法

(1)尽快融入宿舍这个大家庭之中,在新的生活方式上,融洽的室友关系,不仅能使你心情舒畅,有利于学习,也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且能在你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在你苦恼之时侧耳倾听你的哀怨,在大学舍友就是你的亲人,他们帮助你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尽量与室友统一作息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给予足够的包容和理解;不搞“小团体”;不侵犯室友的隐私;积极参加宿舍集体活动;维护共同的生活环境,完成该做的杂务;学会赞美,不吝啬对别人的夸奖;用合理的方式解决日常矛盾。

(2)用正确的方法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大学各社团及班级组织的活动是最好的人际交往平台,许多活动还能提供与外界社会接触的机会,可以帮助新生更快地接触到各类人群,更快地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根据自己的喜好参加一到两个社团,积极参加社团组织的活动;在班级、社团活动中主动与他人沟通,不要过分担心自己与其他同学在生活方式、知识的深广度及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要主动介入,学会分享;真诚待人,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工作应积极参与,不要推诿;在与不同性格、特点的同学的交往中,要注意求大同,存小异,彼此间要多一些沟通、谅解,少—些埋怨、猜疑。要相互尊重,多看别人的优点,诚心诚意地对待别人。以真诚、宽容之心对待你周边的人。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中学阶段的学习目标是考大学,而上大学之后需要确定新的目标,新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进行定位,重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在大学,学习氛围相对来说较为宽松,学生可以自我支配的时间较多。在学习上要求高度自觉,学习的自主性较强,要想真正学到知识和本领,要端正学习态度,要适应大学的教学规律和学习特点,使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大学生要想尽快地适应大学新生活,需要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提高心理素质,要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不断优化自己的心理素质,增强适应能力。作为新生,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掌握自我情绪调节和控制的技巧,培养积极健康的情绪,排除消极不健康的情绪,保持情绪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的高低好坏不是先天的,而是在于后天的学习、实践和锻炼。积极参加课外社团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校园文化体育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等,以便于新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新生活。

[1]于晓波.促进大学新生更快适应大学生活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6(6).

[2]莫阳.浅谈新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J].教育理论研究,2015(24):89~90.

(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曲智强(1989-),汉族,山东青岛人,现在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辅导员,助教,山东农农业大学硕士。

猜你喜欢

浅谈新生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浅谈Schwarz引理及其推广和应用
重获新生 庇佑
浅谈ICP-MS的使用与保养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为诗浅谈
枯蓬新生
浅谈圆锥曲线中的创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