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交流与互鉴:中阿关系的基石

2016-11-26吴思科

公共外交季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阿中华文明阿拉伯

吴思科

文化交流与互鉴:中阿关系的基石

吴思科

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都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明同伊斯兰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闻名中外的古丝绸之路就是生动有力的见证。中阿文明上千年的和平交往结下以“丝路精神”为载体的传统友谊,共建“一带一路”使中阿在新的历史时期找到了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进一步加大中阿文明的交流,互学互鉴,将为中阿构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脉,也是各民族和人民之间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都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明同伊斯兰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闻名中外的古丝绸之路,就是生动有力的见证。以儒家思想为内核的中华文明与在阿拉伯世界占主导地位的伊斯兰文明之间源远流长的交流互鉴,对中阿携手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构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有着重要意义。

我曾长期在阿拉伯国家工作和生活,以儒家思想为内核的中华文明与在阿拉伯世界占主导地位的伊斯兰文明之间源远流长的友好交往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在沙特与王室和各界人士关于两大文明均倡导包容互尊、交流互鉴的交流,在开罗听爱资哈尔大学大教长关于伊斯兰教义主张中道、反对极端的阐述,都给人以深深的启迪。我坚定地认为,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两大文明的交流互鉴是中阿友好的基石,在新时期探讨如何继承和弘扬这一传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中国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近代以来,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都经历了沧桑巨变,走上了民族复兴的道路。相似的经历和追求发展的共同目标使中国同阿拉伯各国风雨同舟、休戚与共,结下了深厚情谊。

中阿文明对人类进步的贡献

两千多年来,通过丝绸古道传入中国的伊斯兰风格的音乐、舞蹈和服饰、建筑,在中国深受欢迎,阿拉伯鼎盛时期的文学经典《一千零一夜》在中国更是家喻户晓;同样,中国古代文化和技术也传到了阿拉伯国家,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造纸术就是通过阿拉伯国家传入欧洲的。六百年前,中国穆斯林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多次到达阿拉伯地区,成为传播友谊和知识的使者。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交流不断扩大和加深,不仅有力促进了双方的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还推动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儒学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它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宇宙、社会、人生智慧,凝结着东方道德文明常道,因而有强大的内在生命力。中华文明推崇仁爱,把爱人作为最高信仰。孔子讲“泛爱众而亲仁”,孟子讲“仁者爱人”,从爱亲人推而爱他人、爱社会、爱万物,尊重生命,关爱他人,这是中华共同体存在的根本价值依据。儒学仁爱之道的最大特点落实为忠恕之道,即尽己之心之力帮助他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但不把自己的方式强加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倡导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折射出中华文化平等互尊和宽容的品格。中华文明“和合共生”的人文精神还体现为“世界大同”“以天下观天下”的“天下”概念,“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等旨在倡导普天下的友爱与和谐,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和”氛围。同样,伊斯兰文明也蕴含着崇尚和平、倡导宽容的理念。《古兰经》就有一百多处讲到和平。伊斯兰文明也把“和平与中正”作为其核心价值理念,中阿文化中提倡的“中庸之道”和“中道”思想都反对走极端,这些为中阿文明交往打下了坚实的认知基础,也不断促进中阿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往和互鉴。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是人类社会应有的文明观,是当今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精神财富。

丝路情结连古今

“丝绸之路”是中阿友好交往的纽带。中阿文明交往始于汉武帝时期,迄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一位阿拉伯国家外长的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只要提及“丝绸之路”,就能拨动阿拉伯人的心弦。中阿民间文化交往源远流长,形式多样。在宗教方面,来自阿拉伯的传教士来华传播伊斯兰教、中国穆斯林远赴麦加朝觐的双向之旅,推动了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和阿拉伯乃至西亚的文化交流,同时也增进了中国人民和阿拉伯人民的友谊。中阿学者、旅人等编撰的见闻游记、地区考略在增进双方相互了解和友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古代第一个到阿拉伯地区游历并写下著名的《经行记》的杜环,最早把阿拉伯和伊斯兰教介绍给中国人民,他的著作堪称中阿关系史上的瑰宝,是研究西亚北非古代史和中国与西亚非洲关系史的珍贵文献。世界闻名的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的《游记》则是来华考察元代风土民情的珍贵记录。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被其团队成员撰写成大量纪实性文字,更是中阿友好交往的重要文献。在陆、海两条丝绸之路上往来于中国、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的商人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他们推动了双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繁荣,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互鉴,带动了移民的流动等。

新中国成立后,中阿文明交往进入新的繁荣发展阶段。尤其是2004年“中阿合作论坛”的成立,不仅为新时期中阿开展多边交流与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还标志着中阿文明交往的制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论坛框架下建立的12个合作机制中,关涉人文交流的多达7个,且“文明对话”成为论坛框架下的重要对话机制之一,为中阿双方开展行之有效的文明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与支撑,中阿文明交往呈现出积极活跃的态势。

“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建设

中阿两大文明在上千年的和平交往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如和平性、互惠性、包容性为主的交往特征,官民并举的交往态势,“丝绸之路”为主的交往途径,郑和等伟大先驱者所践行的和平外交思想,等等,不仅对中国和平外交实践与理论建设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还对全球化时代多元文明并存具有借鉴价值。中阿文明和平交往上千年经久不衰,除双方间既无历史恩怨,也无现实冲突外,成功的儒、伊文明包容对话也是重要的原因,中阿民众通过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所凝结的“丝路情”更是重要内驱力。在中阿文明成功交往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中阿两大民族之间所结成的“丝路情”现已转化为中阿人文外交的先在资源优势,并对中国人文外交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始终尊重文明的多样性,认为各个民族、各种宗教都是多样性文明的重要载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有56个民族,本土的道教与相继传入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长期和谐共处。在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有10个民族,2000多万人口,他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他们的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受到了充分尊重。目前在中国城乡有35000多座清真寺。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都可以找到清真餐厅。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同其他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世纪,也是多样文明大放光彩的世纪。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同拥有数亿人口的阿拉伯世界,都肩负着让古老文明焕发青春的神圣使命。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2014年6月在中阿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还提出与阿拉伯世界共建“一带一路”的主张,并把文明互鉴、民心相通放在重要位置。他在多种场合都强调“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这是古‘丝绸之路’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2016年1月中国政府发表的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把进一步促进中阿人文交流作为重要内容,强调中国愿与阿拉伯国家一道,致力于促进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发展,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进一步密切中阿人文交流,加强双方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和广播影视领域的合作,增进双方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中阿文化相互交融,搭建中阿相知相交的桥梁,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文件还特别强调要加强文明对话,推进不同宗教间的交流;搭建双多边宗教交流平台,倡导宗教和谐和宽容,探索去极端化领域合作,共同遏制极端主义滋生蔓延。在当前的形势下,这些主张无疑有重要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带一路”延伸之处,是人文交流聚集活跃之地。民心交融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中阿文明上千年的和平交往结下以“丝路精神”为载体的传统友谊,共建“一带一路”使中阿在新的历史时期找到了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进一步加大中阿文明的交流,互学互鉴,将为中阿构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提供强劲的精神力量。

吴思科:中国驻沙特阿拉伯王国大使,察哈尔学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

猜你喜欢

中阿中华文明阿拉伯
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值守中华文明——解码文化传承
俄罗斯汉学研究400年:与中华文明对话
40年后《阿拉伯的劳伦斯》片头为编剧正名
阿拉伯小镇的露天集市
中阿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