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文化底蕴从何而来
2016-11-26□杨文
□ 杨 文
习近平的文化底蕴从何而来
□ 杨 文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在讲话中,深刻揭示文艺对于时代发展的独特作用。
在那次座谈会上,习近平鲜明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吹响了推动文艺创作繁荣发展的集合号,为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和文艺事业发展指引了方向。
这篇讲话所体现出的思想内涵和文艺价值,也折射出习近平作为“资深文艺爱好者”几十年来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从走出人生第一步的梁家河,到中国政治中枢的中南海,习近平在成长中涵养出清新高雅的文艺气质以及真挚平易的人格魅力。
积淀文化底蕴:“读书已成生活方式”
习近平的深厚文化底蕴,一从读书来,二从写作来,三从实践来。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时光穿梭到1969年,16岁的习近平“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这里一呆就是7年。”父老乡亲现在都还记得,他带一箱子书下乡,边放羊边看书,在煤油灯下看砖头一样厚的书,有时吃饭也拿着书,在田间地头劳作,一放工就查新华字典。对这段难忘的耕读生活,习近平说:“很多知识基础都是在那时候打下的。”
习近平谈起过,自己最大的爱好是读书。“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习近平是一位十分善于“用笔领导”的领导人,一直笔耕不辍。在文章和讲话里经常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谈党建,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谈作风,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谈改革,不能“翻烧饼”;谈城建,不能“摊大饼”……语言生动,文风活泼。
1990年7月15日,习近平为追思焦裕禄,赋词一首《念奴娇》,抒发“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的深切思念,以及“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的赤子情怀。
习近平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在《浙江日报》头版《之江新语》专栏发表232篇短小精悍的政论,提出“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群众呼声是作风建设的第一信号”等大量新观点、新论断,洋溢着清新文风,蕴含着辩证思维,及时回答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实际的问题,充分体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和工作方法,深深蕴含着中华文化中的“三不朽”思想,为民立德,为国立功,为党立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1984年6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正定翻身记》的通讯,让昔日“高产穷县”正定,从“逼上粮山”到“走出死胡同”的故事家喻户晓。当时的县委书记,正是习近平。
习近平在正定、宁德、浙江等不同时期的文章,目前已集纳到《知之深爱之切》《摆脱贫困》《之江新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等专著中出版,拥有亿万读者。
关心文艺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习近平关心文艺事业,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得到集中体现。
习近平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
鉴此——
文艺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文艺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文艺事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的心,一直与人民紧紧相连。1987年5月,习近平为《正定古今》作序,在文中热情颂扬正定人民。1990年5月,习近平告别工作将近两年的宁德,他对宁德地直机关干部以文相赠:《同心同德,兴民兴邦》。
2012年11月15日,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率全体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亲切见面。习近平深情地说:“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在闭幕会讲话中阐释:“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在正定期间,习近平与土生土长作家贾大山留下一段交往佳话。贾大山熟知正定历史文化,人称“正定通”,习近平拜他为师,利用闲暇时间,常去他家拜访长谈。后来,在习近平的推荐下,正定打破党外人士不任正职的“规矩”,任命贾大山为文化局局长。
习近平意识到,在发展中要弘扬正定历史文化,要让古建筑从沉睡中复苏,重放光彩,于是提出旅游兴县思路,得到河北省委的支持。1984年、1985年,到正定旅游的游客相继突破40万、50万。
1983年,中央电视台筹拍大型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习近平敏锐地抓住机遇,马上派人洽谈,使“荣国府”外景基地落户正定。1986年8月,“荣国府”景区竣工。1987年,随着《红楼梦》的播出,当年前来参观游览人次为130万,门票收入达到221万元,旅游收入高达1761万元,正定知名度大大提高。
在闽东期间,习近平提出用文化建设的方式,传播“闽东之光”,改变贫穷现状,增强闽东人的自信心和外界对闽东的信心。在他的关心和推动下,闽东风土人情电视音乐片《山海的交响》震撼问世、走上荧屏,成为老少皆知、获奖无数的“闽东名片”,极大激发出闽东人昂扬向上的斗志,促进了闽东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
在福州期间,习近平对市内名人故居、历史建筑普遍作了政府“挂牌”保护,创设的“福州瓷牌”至今还为人们津津乐道。
习近平治国理政实践中,始终关心文艺事业,始终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的真挚情怀。
熟读文学经典:“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文艺沟通人的心灵,文艺构建礼仪之邦,文艺促进邦国之交,亘古未变。
习近平是一位十分善于讲故事的领导人,他用饱蘸深情的笔墨,动人心弦的演讲,娓娓道来的谈话,讲“红”了中国故事,讲出了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担当、中国精神,具有独特的文艺气质。
担任国家主席三年多来,习近平每逢出访,无论在署名文章中,还是在演讲谈话里,不仅经常采用中国经典名句,还时常引用外国经典名言。无论谈友谊、谈合作,还是谈历史、谈未来,抑或谈机遇、谈挑战,总能巧妙妥帖地援引到访国家的本土话语,打破文化隔阂,促进文明互鉴,拉近与到访国家的距离,树立起大国形象与风采。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习近平出访,很多时候会在到访国家的主流报纸上发表署名文章,畅叙友谊,提出殷切期望,有效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沟通。2016年10月12日,访问柬埔寨前夕,在《柬埔寨之光》报发表《做肝胆相照的好邻居、真朋友》的文章,引用柬埔寨谚语“信任如树”,形容中柬传统友谊始终根深叶茂。
2015年4月19日,访问巴基斯坦前夕,在《战斗报》《每日新闻报》发表《中巴人民友谊万岁》的文章,引用巴基斯坦的乌尔都语诗歌“朋友的美好形象,就在我心的明镜之中,稍一低头,就能看见”,热情歌颂中巴友谊。
2016年1月18日,访问沙特之际,在《利雅得报》发表《做共同发展的好伙伴》的文章,引用中国谚语“患难见真情”、沙特谚语“向急于求助的人伸出援手是最大的善行”,深情讲述2008年中国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沙特第一时间向中国提供援助的温情故事,唤起两国人民共同的记忆。
2016年1月21日,访问伊朗之际,在《伊朗报》发表《共创中伊关系美好明天》的文章,引用中国谚语“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波斯谚语“人心之间,有路相通”,生动阐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间,应该坚持交流互鉴、和谐共存”的道理。
习近平在外交场合的演讲和谈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谈得较多的是历史、传统、友谊、团结、未来和发展,极力倡导命运共同体意识。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引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名句“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深刻揭示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引用哈萨克斯坦伟大诗人、思想家阿拜·库南巴耶夫的名句勉励青年:“世界有如海洋,时代有如劲风,前浪如兄长,后浪是兄弟,风拥后浪推前浪,亘古及今皆如此。”
2014年7月14日,习近平在接受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古巴媒体联合采访时,引用阿根廷史诗《马丁·菲耶罗》中的“兄弟之道是团结同心”,古巴民族英雄何塞·马蒂的名句“团结是全世界的语言”,呼吁世界各国各民族加强团结、同心同德。
2015年10月20日,习近平在英国议会演讲时,引用莎士比亚的名言“凡是过去,皆为序章”,翌日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演讲,引用培根的名言“黄金时代在我们面前,而不是身后”,希望两国面向未来、开辟崭新时代。
2015年11月30日,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这个多边外交场合,在演讲中引用法国作家雨果的名言“最大的决心会产生最高的智慧”,呼吁各国达致共识。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习近平特有的文化底蕴、文艺气质、人格魅力,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源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源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源于学无止境、笔耕不辍、奋斗不息、创新不止!
(责编:郭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