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先扶“智”与“志”
2016-11-26张昭辉
文|本刊特约评论员 张昭辉
扶贫先扶“智”与“志”
文|本刊特约评论员 张昭辉
省委书记罗保铭同志把扶贫工作比作是“输不起的攻坚之战”,非常形象。从我接触和参与过的扶贫实践来讲,扶贫工作中思想扶贫尤为重要。
扶贫对象之所以贫困,经济贫困只是外在表现,思想观念贫困才是内在根源。扶贫应当先扶“智”与“志”。再好的扶贫措施和政策,如果得不到扶贫对象的全力配合,扶贫成效无法持久。如同一个贫血病人,治疗的根本途径不是输血,而是激活病人自身造血功能。
笔者曾多次参加扶贫工作,经历过甜酸苦辣。在第一个贫困村帮扶过程中,我单位请了农科院的专家对该村土地基本情况进行了检测,提供了种植养殖的专业建议。但一些村民对此表现冷淡。后来我单位改变了策略,又联系了一批可供100亩土地种植的免费山柚苗,种苗提供方负责技术支持,意外的是被拒绝了,理由是山柚生长周期长,照料麻烦。如今山柚油等农产品价格飞涨,不知他们有没有后悔。最后我单位只好投入资金改造村里的基础设施,并对反季节瓜菜和西瓜种植在种子和农药等方面提供了补贴。更意外的是,由于部分村民内部利益分配不均,引发了矛盾。这个尴尬的结局说明,“输血式”扶贫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个别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一些基层组织和村干部涣散无力,带领群众治穷根的主观意愿不强烈,致富增收办法不多,村民发展信心不足,使扶贫工作陷入被动。扶贫先治懒,扶贫先扶志。国家的扶贫脱贫政策再好,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如果抓不住、落不实、用不好,也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我们要教育各级领导干部增强脱贫攻坚的使命感、责任感,同时要对因懒致贫、坐吃山空的群众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起“辛勤劳动为荣、好逸恶劳为耻”的荣辱观。对缺乏脱贫技能的群众要进行培训,使之掌握一技之长,增强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
刘赐贵省长强调,在扶贫的道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对贫困户思想上的扶贫,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助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提振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气神。精神状态好了,致富的办法和干劲自然就有了。扶贫又是一项经济工作,要树立产业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以产业经济发展带动就业,从而实现共同致富,是有效激活贫困户“造血”机能,将他们纳入市场经济良性循环中的有效举措。这项工作搞不好,贫困户们尽管短暂脱贫,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仍有可能再度返贫。目前智力帮扶在全省遍地开花,形式多样,因地施策,穷村贫乡脱贫“造血”的内生力逐步增强。这将充分激发出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斗志和决心,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内生出脱贫致富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