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昌江黎族自治县委书记林东:以“多规合一”为主抓手精准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减法”

2016-11-26林东

今日海南 2016年11期
关键词:多规合一合一供给

昌江黎族自治县委书记林东:以“多规合一”为主抓手精准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减法”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中共海南省委关于以创新为引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本刊专门开辟了“市县委书记谈供给侧改革”栏目,介绍推广各市县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为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硬仗,推动海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本期刊发昌江、保亭和琼中的三位县委书记的思考成果,供大家参考。

“十三五”时期,昌江在全省首批通过了“多规合一”审批,明确了“三地一县”(海南国际旅游岛山海互动特色旅游目的地、海南新型工业和新能源基地、海南绿色农业基地、海南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示范县)的总体发展战略,有效解决各类规划矛盾冲突,实现用地需求精准落位,并盘活了存量土地3.86万亩,生成储备了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民生改善等78个总投资达1250亿元的重大项目,为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促转型、优生态、补短板上的“加法”,在降低产能、节约成本上的“减法”,稳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供了明确的顶层设计和重要的科学遵循。

以“多规合一”谋篇布局,加快调结构促转型,打造昌江农业“王牌”

“多规合一”划清了包括林地、耕地在内的不同地类间界线,梳理化解林地与耕地重叠图斑面积8.7万亩,确保了土地属性的唯一性。通过指标挪移,在十月田镇、海尾镇和叉河镇等农业生产要素齐全的区域新增连片集中、优质高效的耕地面积1.3万亩,为农业产业化发展铺平道路。一是着力调精调优结构。到“十三五”末,调减低质低效产业13万亩,基本退出甘蔗生产。按照“多规合一”的顶层设计,构建山区七叉镇、王下乡发展竹稻、桑蚕、养蜂,中部石碌镇、叉河镇、十月田镇、乌烈镇发展冬季瓜菜、热带水果,沿海昌化镇、海尾镇发展冬季瓜菜、海水养殖的立体绿色生态农业基地,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差异化农业供给侧结构体系。大力引进荷兰辣椒、蜜柚、竹稻、雪茄等新型产业品种,力争亩均收益5000元以上的特色高效产业形成规模。集中发展乌烈峨港万亩果蔬农业公园、七叉大仍沧海桑田产业园等农旅融合的农业观光体验游项目,为全域旅游打造亮点、添加助力。二是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以产业主导、企业拉动、能人带头、农民联合方式,鼓励农民依法采取托管、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和入股等多种形式集约土地资源,以土地、劳动力等形式入股合作社参与产业生产经营。在星广地、上谷丝绸、昌江和丰、玉绿宝山猪养殖等重点企业带动下,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08家,入社社员年人均纯收入13800元,高出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近31%。三是大力实施“商标富农”战略。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走品牌化发展道路,全力推出“山海黎乡·纯美昌江”系列农产品地理标识,其中霸王岭山鸡荣获国家地理标识保护产品,七叉木棉红蜂蜜在没品牌前经常滞销,创出品牌后经常脱销。“十三五”期间,着力将昌江芒果、霸王岭山鸡、乌烈羊等一批地标产品培育成国内省内知名品牌,同时创新品牌农产品营销方式,积极参加“冬交会”“农博会”,不断提高昌江农产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四是夯实农业发展基础。通过“多规合一”整合各类资源、捆绑各个项目、集聚各项资金,加快推进全县农田整治和道路、水利等农村“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农田整治项目,重点对“多规合一”重新划分调整出的耕地和低效农田进行开垦、改良,使有限的土地发挥出最大效益,今年已投入2.1亿元开发整理2.2万亩土地。“十三五”期间将投入72.2亿元建设覆盖全县的“大水网”,“引大济石”(引大广坝的水补给石碌水库)等工程,从根源上解决昌江多年工程性缺水的历史难题。“大水网”建成后,全县全年饮水可供水量将提升26.8%,全面解决6个乡镇、12万人饮水问题,新增灌溉面积10.97万亩。

以“多规合一”引领带动,加快建设山海互动旅游目的地,全面提升服务业水平

未来5年,昌江将依托“多规合一”在滨海、滨江、山区和保梅岭山下等重点开发区域预留的1.7万亩建设用地,按照“一线一带一中心”(“一线”即棋子湾旅游度假区至海尾湿地公园沿海一线旅游开发建设;“一带”即昌化江畔景观长廊一带旅游开发建设;“一中心”即以石碌镇为重点的中心城镇建设)全域旅游的空间布局,推进霸王岭、棋子湾、昌化江、海尾湿地、保梅岭五大自然风光旅游景区建设,并重点打造昌化古城文化、海尾湿地渔家、十月田生态农业、七叉木棉雨林四个风情小镇和29个美丽乡村,提高全域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一是打造滨海休闲旅游“风情线”。依托63.7公里海岸线,按照“一带、两镇、三村、四港、多景区”的滨海旅游发展空间布局,着力构建“半小时、1小时”高铁旅游商圈。立足昌化古城文化小镇、海尾湿地渔家小镇的历史人文、海洋资源,统筹推进沙渔塘、新港、咸田等沿海一线的美丽渔村建设,加快推动昌化、新港等渔港向渔业体验旅游转型升级,带动休闲渔业发展。加快推进棋子湾旅游度假区和海尾湿地公园建设,丰富和完善景区“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产业体系,抓紧启动棋子湾国家级海洋公园、南海文化苑、沙渔塘滨海沙漠乐园等国际高端旅游综合体建设,全面丰富滨海旅游高端产品供给。“十三五”时期,昌江将以更加开放的理念、更加高端的定位、更加宽广的视野,充分利用昌化江、珠碧江入海交汇处这个重要海陆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主动谋划、开发、建设集医疗、卫生、教育、文娱等城市功能全要素齐全的西部海岸滨海新城。二是打造山川生态旅游“景观带”。以昌化江为主轴,突出雨林文化、地质文化和黎苗文化特色,依托七叉木棉雨林小镇、霸王岭氧吧小镇,加快推动霸王岭国家级森林公园、昌化江畔木棉红公园、皇帝洞及十里画廊连片景区、昌化江热带河谷溶岩地质公园、“三月三”起源地等一批A级景区规划建设。加快石碌铁矿矿山生态修复,规划建设集休闲度假、科普探险、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海南铁矿矿山公园。加快完善叉河至霸王岭旅游公路等基础设施,在棋子湾旅游公路、石碌至霸王岭至王下等旅游通道沿线规划建设一批乡村旅游项目,把昌江建成山海互动、蓝绿相映、民俗浓郁、海南西线特色旅游目的地。三是打造精品商务旅游“中心城”。全面改善升级现有主城区的功能要素,大力实施城市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强力开展整违、拆违、控违专项行动,使城市“旧貌”换“新颜”。科学谋划推进保梅生态新城建设,依托保梅岭、“四河一渠”(石碌河、东海河、保梅河、南妙河和石碌水库干渠)等山河自然景观,全力推进以“多馆合一”为中轴、宝瑞森林公园和黎苗风情民宅集群为两翼的新城开发,规划建设城市立体景观水系,形成水系纵横、依山傍水的城市空间布局,把保梅新城打造成集高端酒店集群、高档商住用房、富含地方特色的古玩美食一条街为一体的CBD商业新城,使城市发展更加适合旅游产业发展需求。四是努力实现旅游产品全年供给。在巩固提升“昌化江畔木棉红”“山海黎乡·纯美昌江·激情三月三”“芒果飘香昌江情”等旅游主题活动品牌影响力的同时,高标准高起点策划开发自然观光、休闲度假、雨林氧吧、康复养生、黎苗风情、野营探险、海上娱乐、文体赛事、核电科普和“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国际会议等多种旅游业态。同时,做强做特棋子湾棋子、七叉木棉、霸王岭空气、黎锦制陶等内涵丰富、人无我有的地方特产文章,构建“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实现旅游产业提质增效。

以“多规合一”创新驱动,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和新能源基地,积极推进工业提质增效

昌江是海南工业大县,去产能、降成本任重道远。为此,通过“多规合一”压缩水泥、钢铁等传统工业的建设用地供应,倒逼企业技术转型升级,并提高新型工业和新能源项目用地比重,是做足做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法”文章,推动工业向清洁、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一是坚定不移发展新型工业。加快建设矿产资源循环利用基地,推进石碌铁矿资源深部开采项目,推动华盛、华润、鸿启三大水泥生产企业环保技术改造,进一步促进节能、降耗、减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是全面加快新能源基地建设。在促成海南核电一期1、2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营的基础上,谋划推进核电二期工程3、4号机组项目建设,尽快完成“华龙一号”融合示范首堆两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项目前期工作。同时,投入5.4亿元配套建设占地24万平方米集科研培训、物流仓储、机械加工、承包商营地为一体的核电关联产业园。三是大力推进太坡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着力发展芒果、蚕茧、蜂蜜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推进绿色食品加工、冷鲜肉联等项目。瞄准旅游市场需求,依托昌江特色农产品、海产品、山区特产等资源,发展旅游特色食品、旅游纪念品等产业。加快推动昌江现代农副产品物流园建设,打造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西部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和物流配送中心。

以“多规合一”规范建管,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争创生态产品供给新优势

良好生态环境是评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的“风向标”。昌江通过“多规合一”,严格界定了生态红线、耕地、基本农田、林地、其他农用地和未利用地,以及建设用地等9类边界线,不仅解决了在开发和保护中用地边界模糊不清、权属不明的问题,也为保护生态红线、开展生态执法提供了根本遵循。“十三五”期间,突出抓好“五大行动”确保生态产品供给优势不断增强。一是开展生态保护执法行动。落实大气和水污染防治、生态保护补偿、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有偿使用等制度规定,依法依规保护岸线、海岛、森林、河流、矿产、基本农田、湿地等宝贵资源,严守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环境质量底线。逐年提高生态补偿标准,巩固和扩大生态保护范围,确保王下乡、七叉镇等生态核心区得到有效保护。力保2020年全县80%的乡镇建成生态文明乡镇,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4%以上,森林蓄积量保持在560万立方米以上。二是全面开展绿色低碳生产行动。依托昌江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进一步完善铁矿和水泥两个循环经济产业链条,继续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绿色照明等节能环保技术,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推广绿色建筑。加快建设昌江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水平,力保2020年全县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6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电子垃圾收集率和处置利用率均达到60%以上。三是大力开展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编制节水规划,实施雨洪资源利用、再生水利用工程。加快海南矿业等高水耗企业的节水改造,大力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硬化灌溉渠系,有效降低生产生活过程中的水资源消耗。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调整建设用地结构,严格控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全县用水总量控制为2.044亿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3年分别下降25%。四是实施城乡环境治理行动。推行环境卫生责任制,深入开展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活动,将石碌镇建成国家卫生县城。大力推广“户清扫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模式,建成叉河、海尾等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实施乡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逐步实现城乡污水处理全覆盖。到2020年,全县重点监测的流域和湖库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5%以上,城镇、村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分别为100%、80%以上。五是持续开展生态保护修复行动。继续开展绿化宝岛大行动,实施昌化江、石碌河、珠碧江等主要流域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工程,强化水资源环境保护。实施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昌化铅锌矿等废弃矿区等的生态修复,恢复采石采矿废弃地植被,完成历史遗留工业废弃地生态修复。到2020年,退化土地治理率达到70%,历史遗留矿山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和损毁土地复垦率均达到100%。

以“多规合一”精准定位,补齐补强民生短板,下大力提高民生供给质量

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昌江始终把解决农民增收、贫困户脱贫、特困户兜底、提升社

猜你喜欢

多规合一合一供给
“人车合一的体验很奇妙”
人剑合一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开封“22证合一”开全国先河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字经
基于WebGIS的“多规合一”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
“多规合一”,在“争论”中试水
城市“多规合一”应坚持五点原则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