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爱情
——从精神分析角度解读三毛的《倾城》
2016-11-26潘庆丽
潘庆丽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山东 曲阜 273100)
并非爱情
——从精神分析角度解读三毛的《倾城》
潘庆丽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山东 曲阜 273100)
本文试图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结合作者三毛的早年人生经历,以三毛这篇作品《倾城》为分析对象,走进其内心世界,解读作品中流露的孤独情感及对爱与温暖的渴望与需求。论文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潜意识中情感的压抑;二、美丽的爱情-情感的释放;三、病醒后的平静——返归自我;四、结语。
三毛;《倾城》;精神分析;爱情;孤独
前言
三毛的作品多写其自身感受和经历,本文也不例外。在《倾城》这篇作品中讲述了一个关于其自身的故事:一九六九年,一个在德国西柏林(二战后,德国的柏林城因为被分为东柏林和西柏林,东、西柏林以柏林墙相隔)求学苦读的学生,因为度假的原因,要到东柏林去申请签证,在西柏林到东柏林之间的关口,她遇到了麻烦,但是这时一位军官注意到了她,并且对她一见钟情,在位军官的帮助下,顺利进入东柏林,等作者办理完签证要回西柏林时,这位军官在寒风中的关口等她。两人经过两次见面与分手,似乎历经了一场不平凡的“爱情”,可是,这真的是爱情吗?
三毛曾在其作品《雨季不再来》中曾写到这样一段话:“有时候,我多么希望能有一双睿智的眼睛能够看穿我,能够明白了解我的一切,包括所有的斑斓和荒芜。那双眼眸能够穿透我的最为本质的灵魂,直抵我心灵深处那个真实的自己,她的话语能解决我所有的迷惑,或是对我的所作所为能有一针见血的评价。”或许她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人,这样一双眼睛,那就是她的“倾城”,但是,笔者认为这样一双眼睛是看到了她的孤单与无助,与她短暂的邂逅,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爱情”。
笔者尝试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这篇小说中作者的情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曾把人的心理结构看成是一个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组成的系统。意识是指人能明确地认识自己和认识环境的心理内容;前意识是指一度被遗忘,但还可以通过集中注意,回忆起来的遗忘的心理经验;潜意识是指人意识不到、怎么也不能回忆起来、但又确实存在的并暗中支配人的行为的心理内容。弗洛伊德为了更彻底地说明人的心理问题,还曾研究了人格结构。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自我”按“现实原则”行事,“超我”按“道德原则”行事。以下是笔者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这篇作品中异乡学生也就是作者本人所遇见的“爱情”。
1 潜意识中情感的压抑
1.1 生活的单调
三毛求学的地方,是在远离家乡的德国西柏林,从文中可以看出,她所在的“歌德语文学院”,课时比较密集,而作者对学习又比较努力,除了每天去学校修的课程,作者还要在课外学习十多个小时,这样,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中,几乎没有什么娱乐,生活比较单调,在异乡,没有家人和朋友,自己在外所有的欢乐和委屈几乎无人诉说,又不愿远方的家人(台湾的家人)担心。文中谈到,作者在学生村那里有一个德国男朋友在苦写论文,这位朋友的学习更是“刻苦用功”,自律很严,“连睡眠时枕下都放着小录音机,播放白日念过的书籍。他不肯将任何一分钟的时间分给爱情的花前月下,我们见面,也是一同念书。约会也不是每天都可以的,虽然同住一个学生村,要等朋友将他的台灯移到窗口,便是信号——你可以过来一同读书。”作者在那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在窗口张望着等待灯光,仅仅是为了能够一起读书,生活的单调使作者更觉孤苦无依,而这期间“本我”的潜意识情感都在孤独中压抑着。
1.2 经济的拮据,学业的压力
文中讲到,作者在歌德学院学习,学费昂贵,作者每一堂课和作业一定要拿满分,才能减少他依靠父亲伏案工作供自己读书的愧疚感。在学习初级德文时,三毛苦读三月,成绩拿到了最优,而在这每天十六七个小时的苦读期间三个月期间,她大半是吃饼干度日,不然就是黑面包泡汤,由于经济的拮据,作者的物质欲望都减到维持生存了,文中写道,在冬天下雪的日子,作者每天要修补一双开了底并且鞋底有洞的鞋子,每天鞋子总是会渗进雪水,在寒冷的冬天,不愿意花钱去订做一双适合自己脚的鞋子。经济拮据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来自学业的压力,当作者通过初级德语考试后,并没有选择休息一段时间,而是为了节省花费,继续上了中级级德语班。在一次中级德语考试中,作者的成绩不理想,心情难过悲伤,去找男朋友倾诉时,又遭到责备,再到自己回到宿舍修鞋子时,终于抑制不住情感痛哭了一场。从这些可以看出,作者自我在在经济与学业的双重压力下,一直在苦苦支撑自己的痛苦,她在这样的处境中,情感的空间是荒芜的,压抑的。
1.3 冷清寂寞的环境,身体的疼痛。
在异乡求学,没有朋友,没有娱乐,学业的压力,经济的拮据,作者不但没有情感的突破口,反而在窗外冬日的枯树上,每夜都停着一只猫头鹰,作者打开窗户想去望德国男朋友的灯光,它就怪嘷,这种鸟带给作者的是太多寂寞的回忆。而在那个时候,作者身体因为太久坐在桌子边学习而患上坐骨神经痛。这个时候她需要温暖和爱,哪怕是一点点的关心,都会令她感动。
长久来自生活、情感、身体上的种种寂寞、孤单、无助使作者的潜意识的情感压抑着。
2 美丽的“爱情”——本我情感的释放
因为圣诞节放假,作者不愿一个人留在宿舍里过节,怕那种已经太冷清的心情,在放假之前,作者的还在上课,课程紧张,而又不得不自己去办签证,眼看假日就要来临,朋友催促尽快办好,不然就无法同行,作者在两难之间又痛哭一次,以至于,第二天上课起床迟了,敢去乘车又因为鞋子忘了扎橡皮筋,走起路鞋底鞋面一开一合,而左腿因为坐骨神经痛压到神经变成一拐一拐的了,在车站的站牌下,作者反思现在的生活,反思自己苦苦支撑的生活是为了什么。突然便决定逃课,不上课了,“逃课好了,冻死也没什么大不了,死好了,死好了!”由此意外,作者压抑的情感开始了宣泄,憋屈太久了情感,终于在意外的逃课下开始了迸发。在论述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时,弗洛伊德曾经以著名的海上的冰川为例说明潜意识的重要性。人的心理就像漂浮于海上的冰川,精神的意识部分好像露出水面的小小的尖顶,而潜意识部分则是山尖下面藏在海洋深处的巨大冰块。因为课业重,作者本人需要每一天每堂课都要去听,可是不逃课便无法去办理签证。在作者潜意识中,逃课是她内心早就想到的,只是理性迫于实际情况,怕耽误上课才没有付诸于心动。而这次上课迟到,鞋子忘记修整只是给了作者逃课的一次契机,给了作者长久以来本我中压抑的情感以释放的出口,是自己按潜意识中“本我原则”行事,逃课后,作者去往东柏林的关口办理通行证,在等待办理中感到有人在注视着自己,第一次便感觉这是一种不平凡的目光,由于种种原因,作者办理通行证遇到了麻烦,而注视她很久一会儿的这位军官走来帮助了作者,在快照亭子里作者拍照,军官付了美金,保存了一张作者的照片在自己的内衣袋里,这使作者内心受到了小小的震动。而接下来,军官陪着作者排队去东柏林,在关口分别时,军官对作者说了句“你真美”,这句话对作者震撼很大,因为作者听了这句话的感受不是开心,高兴,而是伤感。她的美丽的青春,如花一样的笑容整日无人欣赏,无人留意,陪伴她的只有生活的单调,学业的压力,经济的拮据,情感的孤寂。这么久以来,在这次逃课中,得到了一位陌生人的帮助,关心,赞扬。作者进入东柏林后,在东德外交部办理过境签证,不存希望能不能办成签证,只是还在想着那离别时的军官的眼睛里,在东德外交部又遇到麻烦,潜意识中疯狂的情感又展现,她冒充自己是蒋介石的女儿,居然办成了签证。然后作者在回西柏林途中,遇到麻烦时这位军官,第一次分别后觉的再也见不到的军官在等她,送她去车站,让她回西柏林。这是一次真正的流连不舍送别,二人在车站旁,在冬日的寒风中,每个人都在发抖,看着一辆又一辆去西柏林的车,二人谁也不愿意离开,直到最后一班车。作者的情感在此时此景下强烈地爆发,作者疯狂的抓住军官的衣袖,犹如抓住一颗救命稻草,“‘我留一天留一天!请你请你,我要留一天。’我伸手拉住他的袖子,呀!死好了,反正什么也没有,西柏林对我又有什么意义。”对这位不知名的军官的留恋使作者失去理智一样,因为她觉的自己回西柏林对她没有什么意义,笔者认为,这是作者长久处于孤独痛苦压抑中的原因,她内心深处早已厌倦了那单调的生活,没有温暖和爱,只有孤寂的煎熬的生活,这样的在西柏林的生活,使她想要逃脱,潜意识中的按“快乐原则”做事的本我情感在这一特定情境下得到释放:逃离生活、学业、环境等带来的痛苦与无助,追求帮助、爱与温暖。
3 病醒后的平静——返归自我
作者并不记得如何从西柏林回到宿舍的,醒来时已经是高烧三日后,在医院的病房里,“同住一房的一位老太太,想逗我说话,走上来,指着窗外对我说:‘你看,那边再过去,红砖公寓的再过去,就是围墙,东柏林,在墙的后面,你去过那个城吗?’”文章到此戛然而止,便没有了后续,笔者认为,在这个时候,无论是军官还是作者,都由本我返归了自我,如果“本我”继续在离别后表现出来,那么这一场倾城之恋,在作者病后,军官会来寻找她,看望她,照顾她,而作者也不用每天看着医院的天井里的几个枯树,听着乌鸦呱呱的叫声,而不是去那柏林墙的关卡找寻那位带着美丽爱情的军官。
一次意外的逃课,一次久违的温暖,一次疯狂的置生死于度外,使作者长久以来的压抑情感得到了宣泄。清醒后,生活依旧要继续。“本我”退居,“潜意识”潜藏,不能再按“快乐原则”做事,要按照“现实原则”继续生活。所以,这时,作者内心虽有点儿忧伤,却不再“冲动”。
4 结语
尽管很多认为三毛的这篇作品写的是爱情,而笔者在文中看到的大多是一个学生在异乡无限的孤独及对爱与温暖的无限渴望,一方面,文中有一部分内容确实是有关于作者与德国军官一见钟情的地方,但是,笔者认为这“爱情”首先是从德国军官对以为处于麻烦中无助中疯狂中的帮助开始的,作者写作本篇小说,给其命名,也只是用“倾城”二字,而不是“倾城之恋”这几个字,或许,这里的“倾城”是希望柏林墙的拆除,以供人们在一个国度里自由出行呢?另一方面,人的情感长久处于压抑中,往往在一定时间后,一定程度下,需要释放,需要宣泄,文中作者是在长久的单调生活,经济压力,学业压力,出游困难,上课迟到等多种因素下遇见了一份关心和帮助,这帮助不仅是外在的,更是心灵上的慰藉。但也只是帮助与慰藉,并非真正的爱情。
[1] 三毛(著).三毛作品集[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
[2] 弗洛伊德(著). 精神分析引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潘庆丽(1989-),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14级研究生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H319
A
1672-5832(2016)12-00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