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语》中佛教思想初探
2016-11-26王慧茹
王慧茹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源氏物语》中佛教思想初探
王慧茹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诞生于日本平安时期的《源氏物语》是日本文学艺术与佛教思想结合的最好典范,作者通过一连串恋爱悲剧表达出了因果报应、人世无常的佛理。本文以平安时期的佛教对日本作家思想的影响为主线,集中分析作品中所体现的关于佛教的宿命论思想、因果循环思想、心物解脱思想和无常观。
宿命论;因果循环;心物解脱思想;无常观
《源氏物语》是日本物语文学的代表,其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非常高,是世界上公认的亚洲文学十大理想藏书,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件珍品,被称为日本的“国宝”。作品中的文字细腻,优美,虽然看着简介上的剧情令人扼腕无味,而读起原文却会觉得清秀感人异常。作品中写了大量充满优美的和歌,也描写了大量平安时期女子美丽的穿戴,其中所描写的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每个人身上都有非常明显的独特之处,无需过多描写,一言一语都让人感觉到她们那些或温柔或冷清或完美或高贵,或是如平民般的安详等等的心性,但她们的结局大多都走向了悲剧,让人不忍,直至落泪。《源氏物语》不仅是当时宫廷生活的写照,还反映了当时的生活方式、道德伦理和作者的理想。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很多都具备向佛之心,平日经常诵经念佛,有的甚至出家,浸润着浓厚的佛教色彩。总之,无论从词汇、还是情节内容,或人物的思想来看作品,都烙上了强烈的佛教思想的烙印。
1 宿命论思想的体现
贯穿物语第一、二部的主人公源氏产生出家意愿的因为既有爱情的挫败感,也有与亲人生离死别的痛苦、对政治前途的担心,还有对于“罪障”的恐惧意识以及盈虚思想。源氏既表现出显著的佛教追求,又显露出对现世情感与荣华的执着。他具有浓厚的恋母情结,对母爱的执迷,却用找替身的方式来实现享有母爱的梦想。他先把和母亲长相很相似的藤壶皇后作为母亲的替身,爱上她。这不伦之恋让藤壶皇后一生痛苦不已。藤壶皇后比公子大5岁,酷像源氏公子的母亲桐壶。在公子的追求下,犯下乱伦之罪,还诞下皇子。藤壶皇后在此后的日子中痛苦万分,出家为尼。在她三十七岁时,将幼帝托付给亲生父亲源氏,带着对源氏的思念和感激,安然而哀怨地撒手人间。权势显赫的皇后也有着自己无法排遣和逃避的悲哀。源氏公子也同样在不伦之恋中痛苦了一生,并在紫夫人去世后出家,孤寂而亡。源氏在紫夫人去世后,一样孤独忧伤,思念度日,最后将所有紫夫人的情书焚毁。紫式部在描写源氏身边女性的宿命,也在暗示着源氏的宿命,最终源氏没有逃过一生宿命的安排,这些都暗合着佛教中的宿命观。
2 因果循环思想的表达
佛教主张三世因果论,一切众生的生命,是无限延续的,宛如大河流水,滔滔不尽。众生的生与死,不过是生命之流中浪花的泛起与消散而已,有什么业即结什么果,循环往复。这些思想,在《源氏物语》中都能体会到。例如:源氏与有继母身份的藤壶皇后有了不伦之情,并生下孩子,源氏与藤壶一直处在痛苦之中,最后藤壶皇后出家并盛年早逝。源氏的正夫人葵夫人,受公子冷淡,亦转与东宫太子有染,生下夕雾。而在源氏娶女三宫为正夫人之后,女三宫和柏木私通,后生下薰君,女三宫产下孩子后执意出家,而柏木则英年早亡。源氏生性风流,处处留情,而他的正夫人却屡屡与外人有染,这真是一个天大的讽刺,也应验了佛教的因果思想:因果相依,有什么因就有什么果。
3 心物解脱思想的体现
心物解脱思想的反映厌倦尘世,追求超脱俗世之外,是作品中许多人的人生梦想,也是佛教思想在作品中的一种体现。当时的佛教思想对所有阶层的人影响都非常大,被作为一种逃避现实人生的心灵避难所。明石入道的出家契机是在现世中仕途生活的不遂人意,他出家时毫无顾虑。但他出家之后,最主要的目标不是往生极乐,而是希望在神佛的保佑下实现家门复兴。当这一愿望实现之后,他便彻底背离俗世,一心为后世修行。在他的意识里,追求现世荣华与后世极乐是统一的,二者之间不存在任何矛盾。他的行为中有着虔诚宗教者的体现,其形象接近当时流行的往生传中的人物。他代表了勇于抛舍,才得救赎的观念,他的形象与源氏形成对比。源氏对“身心一致”的出家的理想在他无穷尽的现世执着中失去实现的可能,而看似行为轻率的明石入道才是真正的悟者。
4 无常观的体现
《源氏物语》中有许多关于无常的描写,四季风物、世事情态、人物心境和人生际遇等。比如四级无常,四季变幻,风云雷电,春华秋实,这些季节都给纤细敏感的日本人深深的感动。而他们经常感慨这样的变化无常,甚至看见春花秋月,也会触景伤情,对鲜艳明媚的事物尚存心境哀伤,萧瑟秋冬自然更加愁思绵绵。再如人生无常。源氏是一位光彩照人的皇子,身份尊贵荣耀,可是却一生下来便遭丧母之痛,没有外戚的有力支持,为避免成为宫廷斗争的牺牲品,父皇将他降为臣籍。这变幻莫测的人生,预示着源氏的一生悲剧命运。他曾被流放须磨,经历无数天灾人祸,之后重返京城,荣耀一时。可是到最后,正夫人女三宫的背叛、紫夫人的离世,让他体会到人生常抱恨。
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佛教思想,超越了同时代其他女性作家的作品而独具深刻的思考。紫式部写尽人生之哀,最终想表达就是:碌碌众生,只有实现了精神的回归和解脱,才能脱离现世悲苦,寻得灵魂的最终平静。而这种精神的回归和解脱,在她看来就是皈依佛门了。所以在《源氏物语》这样一个描写宫廷生活的巨著中,很多位高权重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历经磨难、挫折、痛苦、感觉无法解脱,许多都选择了出家,比如包括天皇、皇后、源氏、紫夫人(虽有心却未达成),许多大臣、女官、公主、甚至侍女,他们认为这样可以消除今世的孽缘或罪孽,然把皈依佛门作为最后的解脱。
[1] 陶力.紫氏部和她的<源氏物语>[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3):33-34.
[2] 紫式部.源氏物语[M].丰子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3] 叶渭渠.日本文化史(第二版)[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144-145.
[4] 马彦.源氏物语的佛教思想与表达[R].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8):36-37.
[5] 汤春平.源氏物语的佛教性格[J].名作欣赏,2012,(9):48-50.
王慧茹(1990-),女,汉族,山东枣庄人,硕士研究生,黑龙江大学,汉语国际教育。
I206
A
1672-5832(2016)12-00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