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学后现代发展的价值研究
2016-11-26罗大军
罗大军
(贵州省黔南民族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贵州 黔南 558000)
写作学后现代发展的价值研究
罗大军
(贵州省黔南民族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贵州 黔南 558000)
[摘 要]中国文学如今在接受了西方世界的后现代思想之后,出现了众多意想不到的变化,新时期的文学转型逐渐开始。写作词汇中的众多变化就是后现代思潮的重要表现,写作的特征呈现出一种思维上的随性和灵动。中国的众多文学工作者们也开始拥有了自我创造意识,开始在文学的众多领域内开疆拓土,实现文坛的争鸣和发展。许多人认为充满后现代色彩的写作没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这种观点没有看到后现代主义的写作是在对于现代写作的一种尖锐批判的基础之上展开的,是对于过去写作观念和思维的一种“扬弃”,它是文学史上一次崭新的探索,是人类人文情怀的重要体现。从后现代写作的发展历史、风格变化、价值意义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 键 词]写作学;后现代主义;价值意义
后现代文学的写作可以说从一开始诞生之初就受到了多方的质疑和挑战,很多学者质疑它的文学内涵,很多学者质疑它的现实意义,很多学者甚至质疑它是否在内耗文学的人文底蕴。但是,时至今日,我们看到后现代的文学写作依旧保有它的风格特点,依旧深刻地影响着写作学的理论和实践发展。而接下来,笔者就将从后现代文学写作的具体方面进行论证。
一、后现代写作的发展历史
在20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后现代主义的旗帜可谓是势头正劲,它在西方的哲学界、社会学界、文学界等众多领域都掀起了一阵狂潮,颠覆了人们的传统思想和观念,改变了人们对学界的固有看法。而在写作学这一领域同样如此,人们开始思考,如何能够在科技革命的背景下,信息时代的影响下彰显人类的情怀和价值意义。
通过思想的广泛传播,中国也开始了新的文学时期,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坛可以说是众多风格的共同汇合。超出传统的变化语言,违反常规的词汇搭配,不同寻常的修辞手法等等都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与原来的构思主义相对,新的非构思主义写作风格可以说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二、后现代写作的鲜明风格
进入到全新的后现代主义写作时期,文学工作者的写作就已经不会是充满理性和诗意的风格,而是变得超越原有的现实,运用变化差异的语言去洞悉探寻生命的终极价值和意义了。我们重新在作家的文章中看到了现代主义忽视的那些因素,看到了对人性的再次拷问和思考。
我们看到的是一篇篇追求内心自由和写作开放的文章,我们领会到的是一种去除中心化的,表面散乱无章法但是实质上却又直指人心的文学风格。后现代文学的代表作贝克特的《华特》就是这一风格的突出体现。
在众多作品中,文章的各种结构趋于分散甚至打乱,构成文章的多类成分被颠覆,这是作家们自己独具特色的表演,这是一场全新的文学盛宴。只有融进了后工业社会的大潮之中,我们才能明白其中的欢乐和悲怆。
三、后现代写作的价值意义
对于众多后现代主义写作的支持者来说,这一崭新的写作发展趋势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意义。
首先,后现代的写作可以说是一种文学上的解放,它让文坛有了全新的气象和不同的风格。后现代的作家们敢于向原来的写作传统说不,勇于提出自己对写作的全新感受。让每个看过文章的人都能品味到自由的气息,对人类特有精神的一种追求。
其次,后现代的写作开始建构起来新的写作体系,是一种写作学自身的进步。原有的构思主义写作十分抽象,它强调结构、中心主义,忽视了作家自由的灵魂。而现在的后现代写作不再拘泥于此,而是推陈出新,通过写作活动的深入实践,新体系的持续探索,让写作学的理论不断发展,不断创新。
再次,后现代的写作可以说有意识地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的距离,不再是晦涩难懂、抽象色彩的构思文学。它们是一种普罗大众都可以心领神会的文化作品。走出了原有精英群体、小部分人的文学圈子,我们看到了后现代给文坛带来的全新的活力和生机。文体变得不再连贯,体裁的变化和界限模糊等等众多方面都让我们有了不一样的阅读感受。
最后,后现代的写作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它是一种对人性的不同的思考。身为后工业社会的重要产物,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十分广泛的今天,我们看见后现代主义的文学工作者们对这个社会的思考。他们运用鞭辟入里的写作手法,用自由的抒写风格,向我们追问,在这个时代,什么才是我们最需要的,什么才是我们人类最渴望的。这是终极价值的思索,这是人类文明的进步,这是后现代文学写作最重要的价值意义。
综上所述,写作学的后现代发展从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化,也让我们看到了其中不可忽视的文学价值和时代意义。而笔者也希望通过以上论述能让后现代的写作思想更加耀眼,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魏旭.后现代语境下的语言狂欢[J].电影文学,2008.
[2]邹婷.论当代写作学后现代走向的原因[J].写作学,2011.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8854(2016)02-0063-01
作者简介:
罗大军,男,布依族,大学本科学历,贵州都匀人,毕业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就职于黔南民族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主要研究中国文学史、文学概论、幼儿文学等。从教十余年成果辉煌,培养了大批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和社会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