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在大大理理,,一个美国人实现了他的“中国梦”—林登和喜林苑的故事
2016-11-26刘和明
◇ 文 / 刘和明
在在大大理理,,一个美国人实现了他的“中国梦”—林登和喜林苑的故事
◇ 文 / 刘和明
通过喜林苑小心的维护,人们得以看到中国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2015年1月30日,位于大理喜洲的喜林苑迎来了两批特殊的客人。
一批是美国一所著名中学的学生,他们将在喜林苑住上4个月,完成差不多一个学期的课程后再返回美国;另一批是美国驻华大使马克斯·鲍克斯一行,他们近日在云南访问,喜洲是他们大理之行的重要站点。在喜林苑一处正在装修的客栈里,马克斯·鲍克斯大使发表了简短讲演,并接受了笔者和大理电视台的采访。
和很多人一样,得知喜林苑有如此大的影响,我们感到吃惊。虽然我们知道喜林苑是一个建在大理古宅里的精品客栈,但要以此引起美国政要和教育机构的兴趣,似乎理由还不够充分。其实像如上这类活动在喜林苑举办已非首次。可以肯定的是,喜林苑已经超越了普通意义上的客栈,并在中美之间搭建了一座十分引人注目的桥梁。这次马克斯·鲍克斯大使除了来看一看喜林苑和那些美国中学生,还有一个任务是给喜林苑创始人林登夫妇颁发美国政府的一个奖项,奖励喜林苑为美国所作的贡献——尽管这个贡献某种意义上是让美国人掏钱来大理消费。
“我真正的师傅是中国”
喜洲的喜林苑与林登的故事,媒体已经报道过很多,连远在美国的《纽约时报》都有讲过。不过,林登参与中美文化的交流,远在创办喜林苑之前的若干年就已经开始了。
林登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初进入中国采访、旅行的最早一批外国人之一(始于1984年)。因热爱中国,与太太(华裔)到中国很多开放的省份旅行。
喜洲留下一些很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老建筑,这些建筑已经残破,无法适应现代生活。林登夫妇创立的喜林苑,就是把这类建筑在保护的前提下改造成旅馆
喜洲街头,旅游与日常生活并行不悖
在中国,林登还有一份鲜为人知的工作——演员,曾主演过一部叫《他来自太平洋》的电影,这让他成为 “第一个在中国电影中当主角的外国人”。
林登出生于美国一个普通家庭,母亲高中没毕业,父亲是文盲。20世纪80年代,在家庭的反对下,林登开始学习中文。在80年代的美国,学中文的只有少数异类,因为当时流行学日语,而很多父母也鼓励孩子学日语。这和今天连奥巴马的女儿都在学习中文的情形相差甚远。当然,中国文化在美国地位的提高,也是今天喜林苑在美国成功的重要背景。
“我真正的师傅是中国”,林登对喜林苑和他在中国的事业心怀感恩——他感恩的不是在中国赚到钱,而是让他获得了精神上的丰厚回报以及自我实现。作为一个美国人,他说,他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率先实现了他的“中国梦”。
正是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以及想让更多外国人了解中国的愿望,作为旅行者的林登离开中国若干年后,回到喜洲创办了喜林苑这样一个文化交流机构。
把喜洲变成中国文化的窗口
在决定进驻喜洲之前,林登和他的太太找遍了全国各地的著名古镇、乡村,结果只有喜洲的环境和保留下来的古宅让他最满意,最终喜林苑落户喜洲。
林登决定在乡村创建他的文化交流基地,与他对中国社会的观察有关。通常人们会觉得城市是国际交流的中心,因为它原本就是按照国际化的思路建造出来的,并且那里高校云集,但林登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大城市的文化同质化太严重,以致每个城市都大同小异,而最好体验中国文化的地方,反而是那些边陲之地,那些远离城市的乡村。
在喜洲这样的地方建喜林苑,在林登看来就是要让那些来自外国的学生或者游客能够感受到中国文化,进一步认识中国,“让他们知道中国不是一个大工厂”。
另外,经过多年的积累,喜林苑可以呈现的不仅有大理的历史文化、乡村生活,还有其他各种能够“与国际接轨”的教育、学习机会。林登介绍,喜林苑不仅有图书馆,也有每星期都会开办的各种主题论坛,那些通过免费食宿邀请而来的世界各地的教授、学者会成为喜林苑的嘉宾,跟同样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一起交流思想。
喜林苑的模式,其他人很难复制。因为在创办喜林苑之前,林登有长达13年的国际教育交流经验。1990年到2003年之间,林登利用美国的大学资源,在全球80多个国家做过教育项目。经过这10多年的积累,林登在教育项目的设计、资源整合等方面,有超乎常人的能力。
目前,喜林苑已经跟中国的复旦大学,美国的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合作。合作的教育机构,除高校外,还有中学。2015年1月30日到来的这16个高中生均来自美国的西德威尔友谊中学。据说这是美国最好的中学之一,该校的学生家长很多都是美国的政要,其中也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这些学生会在大理待上4个月。
美国驻华大使
马克斯·鲍克斯谈大理
林登先生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人。他花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在中国各地旅游,不但到过大的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西安,而且也到过好多各具特色的农村。
因此,他发现中国真正的美不在大城市而在农村,尤其是云南的农村。这里有丰富的文化传统,有这么多不同的民族,并且气候非常好,每天都有充足的阳光。所以,他决定不在那些步调很快的大城市生活,而选择这种生活不是那么匆忙的地方住下来,这样就会有很多时间和人们交谈。
同时他也看到这里有很多潜在的机会,比如这里丰富的建筑和习俗。所以他通过与当地人的合作来恢复这些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恢复人们对传统文化尊重的态度。
事实上,他不仅仅要让人们看到大理、喜洲这些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更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共享他们的成果,给他们的生活以新的意义,让他们在人生中反省一下,得到一些更深奥的东西。
我非常非常喜欢这里,喜欢这里的人,喜欢这里的风景。人们在这里非常轻松,有一种很随意的感觉。这里有很多不同的民族,有白族、傣族、彝族和汉族等,我对大理印象非常好。云南其他地区也有很多不同的民族。这里让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他们花了很大努力来打击野生动植物的非法交易和走私,在喜洲,也包括在其他地方。
我特别喜欢吃大理的菜。还有一点,我希望明天我可以剪头发,头发长得太长。我要在喜洲找一个地方剪头发,我迫不及待。
在大理,搭建中美友谊的桥梁
美国家庭对喜林苑的信任,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中国的认可。把孩子们送到中国来,说明这些家庭也感觉“中国有吸引力”,相对30年前,这无疑是巨大的进步。
而这些来到大理喜洲的孩子,几乎全都喜欢上了大理,进而对中国文化有更多的亲近,当他们返回美国后,一定程度上他们会变成中美友好的使者。大理之行的经历,不仅影响他们的人生,也影响他们那些权贵父母。
林登说,这些学生之所以来中国,就是因为对中国的文化感兴趣。他区分中国人留学美国和美国人到中国的不同,认为前者未必是欣赏美国文化,而后者一定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那些从美国来大理的十几岁的孩子,离别时 “都哭了,舍不得离开”。林登乐观地估计,这些学生“以后能影响美国的一些政策”,因为他们已经对中国产生了感情。
林登把自己在喜林苑所做的工作称作“搭建桥梁”。这并不夸张,往大处说,这座桥梁就是中美友谊的桥梁。1月30日,美国驻华大使带来的表彰就是对此的肯定。
喜林苑边上是稻田,林登(右四)很乐于与白族邻居在一起,美国中学生来喜洲体验中国文化的旅程也包含了向中国劳动人民学习的项目。此前,就有一位某大使的孩子在喜洲学会了赶马车
(本文图片由喜林苑提供)
(责任编辑 黄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