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籍中的梧州民俗

2016-11-26赖红柳

西江月 2016年10期
关键词:苍梧县民风梧州

赖红柳

古籍中的梧州民俗

赖红柳

所谓“十里不同风(风气),百里不同俗(习俗),千里不同情(人情世态)”。古代梧州的民俗风情,见诸宋朝以前的文献且流传下来的,只得寥寥数句,而且大多泛泛而论,所涉地域亦较广,具体到梧州的民间习俗,不是没有记载,就是渐渐散佚了。

比如现在还能查阅到的唐朝《史通》中,说苍梧郡“地总百越,山连五岭,人风婐婳(注:人风即民风,婐即勇敢,婳即矜持、文静。),地气歊瘴(注:溽热瘴疠)。”一句话,就把地势、地貌、人情、气候高度概括了。关于此描述,后世历代地方志书也有引用,只不过字句有异——明朝谢君惠的《梧州府志》引的是“人风婐盛”。宋朝的《方舆胜览》说到梧州风俗,其实只有“质直尚信,乐音闲美,为善地”这一句,但行文间穿插引用前人所撰《隋志》《苍梧志》《七贤祠记》等做佐证,则精彩纷呈。

《苍梧志》中所谓的“苍梧”,是指汉晋的苍梧郡。同是宋朝的文献《太平御览》,引用晋代的《广志》,所涉地域也很广,谈及的风俗却颇为具体:交趾和苍梧人都习惯用翡翠装饰头巾。

汉晋的苍梧郡广信县(以今梧州市区为中心的地区),作为交州刺史的治所,是当时岭南的政治中心之一,也成为南下移民的重要集散地。中原移民带过来的歌舞礼乐,在这里盛行起来。但是相对于中原乃至江南地区,苍梧郡广信县还是相当偏远的,移民带来的歌舞礼乐并没能跟随着中原习俗的改变而及时改变。所以在唐宋时期,梧州的“音乐闲美,有京洛遗风”,“梧州乐”成为当地一大特色,那时曾流传“梧州乐,韶州角(注:角,一种民族乐器。唐宋时期,角为竹筒状。)”的俗语。

在古京洛文化的熏陶下,苍梧人“良材好学”,“贵节尚气”,连语言口音都“言平语善”。《岭外代答》谈及广西的“城郭居民”,“语乃平易,自福建、湖湘皆不及也,其间所言,意义颇善”。但这也只限于城厢居民,其民风和城外的“俚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其实不只在古代,即使在现当代,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城区居民和乡间农民的民风,包括生活习俗和语言等的区别,也还是相当大的。宋朝《太平寰宇记》中记载南仪州(今岑溪)的民俗,就是当时“俚人”的风俗习惯,和现代的少数民族习俗有相似的地方。

笔者没能找到元朝有关梧州的民俗史料,在此略过不提。

到了明清时期,流传下来的梧州史料就比较丰富和具体了,而且可以看到,很多习俗到现在还在沿用。比如明朝谢君惠的《梧州府志》记载:“立春先日,厢民扮戏剧,鼓吹迎土牛于东郊。男女竞看,掷以菽粟、麻豆曰‘祈丰禳灾’。”“厢民扮戏剧”就是当代苍梧县鹿儿戏的前身。鹿儿戏以前叫“舞春色”,或叫“扮色”等。有关“舞春色”的文字记载,最近的是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的《苍梧县志》,其次是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苍梧县志》所录的旧志资料,还有就是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的《梧州府志》。

而最早的文字记载还是明崇祯四年(1631年)版的《梧州府志》,和上述三部古志的记载内容,彼此的说法有些许差异。在清朝志书的记载中,扮戏剧的功用更具体为“祈丰熟,消痘疹”。到清末同治版的《苍梧县志》,戏剧有了新的名称——“看春色”。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鹿儿戏演变的一些脉络。

再如清朝《梧州府志》中记载的“三月……三日,取枫叶渍米,炊乌米饭相饷。”农历三月初三日,又称“上巳节”或“上巳辰”。至今还有不少梧州市民在三月三当天会用嫩枫木叶煮水做乌米饭祭神,也作为一种美食享用。农村有“三月三”庙会、祭神、抢花炮等民间活动,苍梧龙岩地区还有“花炮节”。“三月三”炊乌米饭的习俗,在梧州府及苍梧、藤县、岑溪各县志中均有记载。

由于壮族“三月三”歌节的影响,许多人把“三月三”单纯理解为少数民族的节日,这是非常片面的。

现在一直沿用下来的节庆民俗如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庆的梧州当地习俗,历代府志及各县志所载也多有雷同,这里不再细说。

从某种意义上说,考查一个家庭或者家族甚至族群,其节庆家祭是否有明清古志中描述的习俗,基本上可断定其是否为祖居梧州的原居民,但是这也并非考察判断其是否原居民的必要条件。

责任编辑:黄秀瑜

猜你喜欢

苍梧县民风梧州
中共梧州城工委
小小行医记录折射红色卫生事业——苍梧县汇票背后记载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防疫工作
梧州工人运动的急先锋
多彩民风
八十多载后寻访梧州
梦梧州(外两首)
党风与民风形成逻辑的异同
覃士泉:俚俗乡风入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