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对外语教学发展的作用与意义
2016-11-26王弘
王 弘
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对外语教学发展的作用与意义
王 弘
【摘 要】多媒体语言实验室是外语教学中重要的辅助设施,对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外语听说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媒体语言实验室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全新理念,给外语课堂教学拓宽了思路,促进了外语教学及教学改革的进程。基于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的外语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单向教育讲授模式,实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的学习过程,它有利于学生提高其应用语言的能力。本文就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在外语教学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及意义进行探讨。
【关键词】外语教学 多媒体 教学方式 意义
学校外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一个难题,要求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个性化,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的应用,给这一教学目标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全面性的解决办法,它运用全方位的教育教学设施,不断扩展新功能,涵盖多种不同方式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一、什么是多媒体语言实验室
多媒体语言实验室是由计算机、音频播放器、显示屏、和各种辅助设备组合而成的语言学习系统,是将学生与计算机联系起来进行学习的现代化实验场所。[1]
二、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在外语教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一)能够直接建立真实的语言环境
填鸭式的教育方法不如真正的调用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得更为有效果,学生对学习一旦有了动力,许多难点都可迎刃而解。无论教学技术怎样变化,教学方式怎样变化,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果。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可以任意设定情形,以此来作为辅助学生学习的特定手段,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比较枯燥无味,想要学生真正对外语语言感兴趣,需要综合外国的社会环境、风土人情、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等各方面因素来统一告知学生,这样学生才能在了解更多的前提下真正对外语知识的掌握提起主动性,用新奇来打动学生,用专业来教育学生。举个例子而言:在教导学生“万圣节”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播放国外万圣节实况,如面具、礼服、活动高潮等情景来展现万圣节的盛况和人们的心情。这种实实在在的视觉冲击和听觉吸收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与传统教学比起来,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具备自身独有的优势和方法,以此来促进学生所学知识印象的加深和掌握。
(二)满足了教学实际中的需求。
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学习系统由现代教育技术组成,包括电脑系统、声音播放系统、资源库、教学系统等,涵盖了讲课传授、多媒体播放、自动化考试等功能。这些系统功能的使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的方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能接受更为广泛范围内的知识与相关背景文化了解,并且解放教师双手,使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身上,进行教学的改革。
(三)远程教育的实现
老师在台上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已然过时,学生在台下听,这样一种单方向的沟通模式,很难有效地将老师所需要传达的知识完完整整的表现出来,而在使用多媒体语言实验室时,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的教学灌输理念,不必拘泥在课堂上,台上台下的教育方式,身在两地,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学习。学生也不用固定于一位导师的教育方式,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接受不同老师的教导,学生只有接触到最真实的语言,才能真正学好外语,并且为以后与人交流沟通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执教者及时了解外语最新动态,结合实际与学生进行第一时间的分享和教育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合作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题的研究,借助周围人的力量一起研究困难课题,提供不同的意见方法来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能够吸收更多的学习方法,这种交互作用对于学习的过程非常重要。老师组织并参与其中,这样的教学方式所形成的浓厚的学术氛围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和认可,在多媒体语言实验室中,借助有利条件,为师生群体搭建起更为形象化的学习环境,让老师摆脱掉架子,成为学生的一员,在平等的平台上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促进了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使学生更加自觉和乐意的去进行学习。
(五)因材施教的优势
在多媒体语言实验室里,老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进度及学习特点,做出针对性的辅导,不同于以往传统教学方式中全部学生统一进度的弊端,老师可以同时播放不同的视频教学材料和知识点,真正做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由于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大大减轻了教师的任务量,教师也可以在学生有疑难问题的时候有更多的精力单独进行辅导,而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不同进度的学习课件,还能通过呼叫向老师提问。多媒体实验室正是具备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才能真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六)与传统教学对比所具备的优势
传统英语教学的缺点在多媒体语言实验室里完全出现不了,与传统英语教学相比,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的教学效率相当之高,对于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效果非常显著。在此种情况的对比下,当前学校应该积极引入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利用其本身所具有的优势来进行新模式的教学。
所谓新模式的教学是指由老师制定、组织和指导相关活动内容的教学方式;课堂内容不拘泥于一格,在旧有传统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以学生为主的主观性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外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真正实现以多样化的手段为基础,配合知识的传递,做到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与电脑之间的互动等;教学模式丰富多样,教学成果显著提升。
综合来看,多媒体语言实验室与传统语言教学相比,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1、直观性
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由于自身所具备的特性,在直面传达语言背景的方面非常便捷。当前众多的外语教材中都配有相应的学习光盘,光盘本身所具有的信息量非常充足,又具备很多全新的教育设计理念和扎实的基础知识。在教学的同时播放光盘,能使学生观看到最为直观的语言教学视频,又方便了教师的实施教学。在这种环境下,将光盘中的内容与学生本身有机的联合起来,通过刺激感官而获得的知识远比传统教学模式中单调的学习语法、单词更易吸收。就如上面的例子所言,在讲述国外万圣节的各种氛围时,老师虽然不可能身处实地的向学生讲解,但却可以通过播放万圣节的相关视频和英文对话引领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更为直观、全面的感受到国外万圣节的习俗,将学习到的语言知识化为己用,更加贴近生活。
2、交互性
交互性是指双方进行交流互动的特性,在多媒体语言实验室里,师、生、机三者之间高频率的进行交互,将听与说的学习过程贯穿到每一节课里面,从而让学生熟悉外语语言,直接代替传统教学中机械性的背诵单词语句的教学模式,将听说充分融于现代化媒体,显著提高学生真实的外语语言水平,而不是只认识单词,却听不懂语言的尴尬局面。在这样的语言大环境中,将学生语言水平“外化”,使其从被动性的接受知识改为主动的运用。
3、高效性
传统模式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在每节课的讲授之前,进行讲义的准备工作,并将教学大纲列出来,在课堂上,还要在黑板上书写大量的语句单词,并且花费大量时间去教学生准确的发音和重复性的认知工作。而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的出现,大大改变了这一现状,由于多媒体课件具有系统性的知识点提纲,从而缩短了教师教课之前所需要做的准备工作;而在课堂过程中,多媒体自身所具备的视频、音频播放功能,大大缩短了教师书写和讲解的时间,从而让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度与状况,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性活动中去,使学生接受的信息量更加充足;多媒体课件针对教材上每一章每一节的重点难点疑点有精确的解读方式,教师可以着重的将这些重点课件反复播放,从而加深学生印象;多媒体的使用非常便捷,在各个章节中都配有检索,使得教师可以轻轻地点击鼠标就能讲授所需要讲解的知识与信息,这样的高效性工作是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的重要特点。
三、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在外语教学发展过程中的意义
多媒体语言实验室作为现在教学发展的新生事物,配备到学校中去,不仅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也确实可以为学校教学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它自身所具备的成长性无可比拟。
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理念,并通过自身巨大的教学平台为学生和老师搭建了广阔新天地,它已然成为外语教学发展和改革的突破口。
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们带来了多媒体语言实验室这一旺盛生命力的教学发展新模式,它扎根于外语教学的实践,并促使外语教学模式的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我国经济朝着更高更快的发展目标飞速前进,它在外语教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于地位也将更加重要起来。
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应敢想、勤学、勇于尝试,致力于主动参与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进步,一起学习外语新知识,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塑造师生感情,探索现代化教学的规律和教学方法,并且熟练运用多媒体的操作,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四、结语
多媒体语言实验室是时代发展进步的产物,它不仅代表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快速前进,也引起了传统教育方式的改革与促进,使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实现最大程度的交流,促进外语教学的发展,对外语教学的专业化实现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武芳.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作用[J].高等建筑教育,2008(03):134~136.
[2]刘艳晖.基于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的专业英语写作教学模式[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1):126~128.
[3]黄成城.多媒体语言实验室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J].广西社会科学,2006(11):193~195.
[4]杜磊.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02):105~106.
[5]丁桂霞,罗立胜,周咏.多媒体语言实验室与外语教学[J].外语电化学,1999(03):38~40.
[6]栾海荣.多媒体语言实验室与外语教学的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2):172.
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