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传承

2016-11-26董晓楠

长江丛刊 2016年11期

董晓楠



浅析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传承

董晓楠

【摘 要】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达国家城市中传统制造业衰落,发展中国家的传统产业,也正在从城市中向外迁移,于是在城市中留下了大量的工业废弃建筑,带来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而在城市的发展历史中,这些工业设施具有功不可没的历史地位,它们往往见证着一个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历史进程。将工业废弃地重新利用,进行房产开发,是保留历史文脉、延续旧建筑生命、环保再利用的创意手段。

【关键词】工业遗址 创意手段 传承文脉

一、背景

城市的发展必然遗留下大量的废弃建筑群,如新兴城市中因各区发展的不平衡而产生的城中村、城市重工业转移和产业转型后留下的大批旧厂房、资源型城市在开发枯竭后废弃的建筑与构筑物等这些废弃厂房留在城市中的使用价值不大。随着人类历史保护意识的不断上升和城市产业布局的调整大量的旧工业建筑面临着再开发的境地,同时人类的人文思想和环境意识不断得到加强等这些因素都对旧工业建筑的开发模式构成诸多影响。以改造再利用为主的开发思想不断得到加强在内外因素所形成的合力作用下欧美等最先进入后工业社会是最先进行大规模城市结构性调整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最先出现了大规模的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其影响不断扩大波及全球。

70年代:日本从70年代便开始重视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代表作品是浦边镇太郎1974年完成的“仓敷阿依比广场”的改造设计,他将一幢19世纪的纺织厂厂房改建为观光旅馆,巧妙地保留红砖墙的外观。

80年代:从80年代至今,真正掀起一股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热潮,改造的对象多为工业革命时轻工业建筑及少量重工业厂房,改造后的建筑类型也很多,有公寓、商店、艺术馆等等,改造的实践活动也由单一的单体建筑的改造扩展到整个街区的更新和改造。一些建筑师也将自己的才能专注于旧工业建筑改造方面,并有不少优秀作品出现。法国的两位建筑师伯纳露·瑞恩和菲利蒲·罗伯特则是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先驱人物。

90年代:在20世纪90年代的十多年间,旧建筑再利用再创造成为欧美建筑师普遍涉及的业务。据统计,在美国大约70%的建筑项目与此相关,在欧洲更有80%的建筑业务属于此类项目,他们在这方面的观念和手段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许多西方的发达国家对旧建筑的改造性再利用已经成为旧建筑改造的主导模式。

二、理论依据

(一)社会历史学方面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城市中的工业遗产建筑群具有一定的历史内涵,已经成为了当地人心目中的历史承载物,它们是一段特殊历史的见证,具有功不可没的作用。传承了一代人对于那段历史的情愫。

(二)经济和生态方面

大规模拆除工业遗产建筑群无论就城市生态环境还是开发经济性而言都意味着巨大的破坏和浪费。对这些废弃工业建筑群进行房产开发再利用也是生态学思想的引入。是对场地生态发展过程的尊重、对物质能源的循环利用、对场地自我维持和可持续处理技术的倡导,体现了浓厚的生态理念,这些理念在工业之后的遗产建筑群再利用过程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地理位置方面

随着城市发展而遗留下来的旧工业建筑往往位于城市的主城区,具有很好的地理优势,其交通便利且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后期开发所需成本较低,对日后的开发运营和销售都相当有利。

三、武汉汉阳造实例分析

(一)实例现状分析

1、背景分析

龟山脚下的汉阳龟北片,为清代湖广总督张之洞创立的汉阳兵工厂原址,诞生在这里的“汉阳造”曾经风光无两,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大门。新中国成立后,近2公里长的龟北路上,聚集了824工厂、国棉一厂、汉阳特汽等企业,红火的景象让人热血沸腾。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一家家企业改制、外迁,龟北路开始渐渐变得沉寂。

现在的汉阳造,已经成为了一个艺术区——“汉阳造”艺术区,又名“824创意工厂”,地处武汉龟山脚下。“汉阳造”艺术区、824创意工厂,占地100多亩,有4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的绿化面积,现正在向“艺术区”和创意产业聚集区方向发展。

2、特色分析

汉阳造代表着中国的“工业革命”,不论成败它都代表着中华民族的觉醒。而中国的崛起需要经济复兴,更需要“文艺复兴”,只有“文艺复兴”才能推动新的“中国文明”乃至“东方文明”,所以“汉阳造”艺术区借“汉阳造”之名,为中国中部的文化艺术发展点燃薪火。“汉阳造”拥有浓烈的工业遗址气息,包含着大量有价值的历史记忆,是历史变革的重要见证,也是一个城市性格的最好注解。

3、使用情况和社会评价

从2009年,武汉在原824厂区打造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起,就成为江城文化创意的新焦点。“汉阳造”艺术区已多次举办了“不爱红装爱武装”、“10年的老歌、10年的记忆”等时尚“Party”,吸引了很多中青年人。红砖、素混凝土及红瓦屋顶彰显一个时代特性,木格栅、玻璃、钢铁及废砖,拆分出建筑立面旧的肌理。整个建筑是传统工业元素与现代元素的融合。陈旧的砖墙,浓荫蔽日的林荫大道,无不展现其独特的怀旧韵味。在建筑中穿插的冷色现代钢架结构和大面积的玻璃设计,无不体现后工业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碰撞。

艺术区内已有几家店铺小有名气。林馆艺术主题餐厅用60年代的老厂房打造。外表看起来十足的怀旧风,餐厅内的气氛也非常好,有着浓厚的艺术小资气息。可以说“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在成为武汉的知名名片。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二)提出问题

1、宣传力度不够

从“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建成投入使用情况来看,知名度还不是很高。

2、个性化不足

本身具有非常有特色的东西不多,需要不断塑造资深的独特风格,在规划布局上出奇出新,做出自己的“味道”来,而不是只成为其他项目的复制品。

3、文脉特征沿袭不明确

“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本身的“汉味”做的不是很够。

(三)解决问题

1、解决宣传力度不够问题

若要拉起“汉阳造”的人气,应该进一步从各个途径加大对其的宣传,像新武汉天地、花园道等新兴艺术区都是极好的例子。

2、个性化不足问题

“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个性化不足,应该从建筑外部到室内各个方面做到拥有当地文化特色,同时融入“汉阳造”自身的历史。

3、文脉特征不明确问题

“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应深刻挖掘其文脉并体现出来。比如可以将兵工厂主题做成产业园娱乐性参与项目。在对“汉阳造”的开发改造过程中,既保存历史风貌,又不失时代特色,是我们应该深刻学习的。

四、总结与思考

城市中的工业遗产建筑曾经历经辉煌,为城市的发展建设贡献了重要的力量,当完成其历史使命后,面临着全部拆除重建和保留并进行恰当改造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城市工业遗产建筑群适合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造,改变其原有功能属性,给予其新的定位,使老建筑以全新的面貌继续留存于原有的城市与生活环境中,发挥其承接历史的作用。

(一)工业遗产建筑群定位

并不是所有厂房都值得保留,一般而言,只有那些物业质量高或本身具有历史意义的厂房才具有再利用的价值。

从经济角度上来讲,拆掉旧厂房重新建设,可以使开发商和城市利益最大化,但以那些鲜活的事例来看,如果老旧厂房改造再利用得当,或许能产生更大的效益。随着时代进步和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很多城市的工厂或因经济效益下滑或因规划需要面临倒闭或搬迁的命运。而且因为我国特殊的国情,许多土地牵扯到资产流失或者归属,哪些老旧厂房值得保留,如何利用,都成为值得我们好好考究的问题。

(二)再利用创造设计类型

1、从旧厂房到居住建筑

异彩纷呈的现代艺术,为工业之后的改造再利用提供了设计源泉,它重新解释了废弃的工业厂房的价值与含义,从而使工业之后的重新改造思想和手段更加丰富。打造别具一格的居住区,廉租住宅,在当今这个房价过高的时代,并将受到很多人的欢迎。

2、从旧厂房到办公建筑

为了突出现代从工业经济到商业经济再到信息商业经济的发展历程,在城市工业遗产建筑群改造再利用上运用现代的建筑语言,保留老厂房的基本特征,根据地理,历史,人文等因素,进行渗透式的改良设计,打造“穿梭时空”的办公类型改造项目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从旧厂房到文化娱乐与商业建筑

位于城市中心区域的旧厂房改造,打造为文化娱乐与商业建筑,引领城市消费潮流。

4、从旧厂房到博物馆建筑

旧厂房经过历史的洗礼充满怀旧的感觉,用来打造博物馆,实用功效足。艺术氛围浓厚。

5、从旧厂房到工业文化公园

利用原有工业建筑遗址建造具有工业文化特色的工业文化公园,保留一些遗留物。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人们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场所,将新旧建筑进行巧妙的结合,既是工业遗址的展示场所,又是市民娱乐的场所。使旧建筑本身恢复活力,而且也带动了周围地区的发展,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地方。

五、结语

旧工业建筑再利用与再创造,也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建筑观问题,即建筑不再被看作为一个静止的,一成不变的非生命体,而是看作一个能够进行新陈代谢的生命体。以此观点来看,建筑完成时,正像一个新生命的开始,需要不断更新完善,直至完成它的生命的全过程。可见,旧建筑是建筑生命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不断地对之进行更新改造并加以利用,同样可以使它恢复活力,为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龙花楼.采矿迹地景观生态重建的理论与实践[J].地理科学进展,1997.

[2]辛慧琴,张颖.工业废弃地的景观更新[J],天津大学学报,2007,9(2).

[3]俞孔坚,方婉丽.中国工业遗产初探[J].建筑学报,2006.

[4]李林,魏卫.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研究述评[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5]包志毅,陈波.工业废弃地生态恢复中的植被重建技术[J].水土保持学报,2004(6).

[6]关文彬,谢春华,马克等.景观生态恢复与重建是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关键途径[J].生态学报,2003.

[7]凯文·林奇.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8]傅伯杰,陈立顶,马克明,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武汉工商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作者简介:董晓楠,女,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现就职于武汉工商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