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旗袍清艳,翩然花间

2016-11-26◎承

传奇故事(破茧成蝶) 2016年11期
关键词:阮玲玉风姿领口

◎承 彦

旗袍清艳,翩然花间

◎承 彦

喜欢叶倾城描写旗袍的那句话:“穿旗袍的女子永远清艳如一阕花间词”。

花间词温婉艳丽,如繁花,似暮雨,是古典诗词中的一抹艳色,而穿旗袍的女子亦是如此。无论什么样的女孩,只要穿上旗袍便能显出娇美婉约的一面。

穿旗袍的女子是花开正好,所以民国时期的女子才那般钟爱旗袍。一袭或质朴或精致的旗袍包裹住独属于那个时代的女子风情,典雅而知性,开放而内敛。

做工精细、裁剪合体的旗袍是岁月深处的一抹嫣红,点亮了原本凄风苦雨的动荡时代。若离了旗袍,离了着旗袍的女子,那段岁月不知会失去多少风采。

民国时期,无论是大上海的十里洋场,还是江南小镇的巷陌桥头,都可见着旗袍的女子。且无论那女子的年龄、身份如何,都会将自己或清秀或高贵的风姿藏进旗袍,只透过旗袍开叉和领口的缝隙悄悄漏一点韵味出来,娇俏而曼妙。

她们静静坐着,任由光影柔和地笼着,在香软的面料上舞动,妖娆绮丽。或是行走在湿润的石板路上,任旗袍的下摆随风浮动,女子香和着旗袍香在风中弥漫,一时香风细细。

见过许多人穿旗袍的照片,最爱的还是阮玲玉着旗袍的样子。她凤眼纤长,会描红艳的唇色,烫时髦的发型。她穿的旗袍大多高领,领口有两三粒一字盘扣,花色或浓艳,或清丽,无论哪一种,都能衬出她的风华绝代。

后来电影《花样年华》里,张曼玉饰演阮玲玉,旗袍换了一身又一身。虽然每一款都被她穿出旧时光的味道,但到底少了那份迷蒙的愁绪。或许,那份淡淡的忧伤独属于那个时代穿旗袍的女子,现代人再怎样演绎也很难演出精髓。

也正因如此,那时的戴望舒会写《雨巷》,将读者带进初春细雨连绵的江南。在江南雨巷,我们会遇见一位撑着油纸伞的姑娘。那姑娘或许也穿着一身淡紫色旗袍,周身散发着紫丁香般的幽香,结着紫丁香般的忧愁。

旗袍勾勒出的不仅是民国女子的风姿,更是那个时代的风姿。她的样式带着旧时光的味道,她的镶边蕴含了岁月的风霜,她千变万化的风格是那个时代东西方思想碰撞的记忆,而她那一枚枚小巧的盘扣则述说了多少民国女子的传奇。

捧一件传世的旗袍在手,仔细摩挲领口的那枚蝴蝶盘扣,几乎可以想见旧时女子坐在妆台前,仔细整理妆容。拇指和食指轻轻一捏,扣起最后一枚盘扣,也扣起几许情丝。

曾经,旗袍点缀了民国女子的软玉人生;而如今,旗袍带着岁月的剪影,穿过滚滚红尘,再一次与我们相遇。此时她已洗尽铅华,如遗世独立的隐者,在寂寂空山临水自照,独自美艳,独自芳菲,等候有缘人。

有女子循着旗袍的芬芳而来,提笔谱一阕最美的词调。有婉转声音在幽谷轻响,似一壶陈年佳酿,迷醉人心。

云水遥

清代诗人崔华本来无甚诗名,但一句“黄叶声声酒不辞”,为他赢得“崔黄叶”的雅号,由此声名鹊起。

猜你喜欢

阮玲玉风姿领口
7件T恤教会我的事
茶花
摩登基调
阮玲玉:被三个男人毁了的一代影星
新世代
真实与想象之间
——评传记电影《阮玲玉》
无T恤,不夏天
领口风情
两代阮玲玉的尴尬错位
阮玲玉:我是一个好人吗?